外国车辆添RON95 贸消部今年迄今接18宗投诉

亚历山大(右三)指着一个放置在油站,专门引导外国注册车辆到指定油泵添油的指示牌;右二为阿兹曼尤索夫,左二为阿兹曼阿丹。
(新山27日讯)从今年1月1日至今天为止,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接获18宗外国注册车辆我国添加RON95汽油的投诉,该部已开档调查其中的9宗投诉。
贸消部长拿督斯里亚历山大南达林奇指出,这18宗投诉案件皆发生在柔佛州境内,且多数发生在新山一带的油站。
他说,若最终调查结果显示是油站业者允许外国注册车辆添加政府补贴的RON95汽油,业者在将面对罚款的惩罚。
他是于今日巡视位于新山内环公路的国油油站后的记者会上,如是表示。

亚历山大(右)在油站张贴一张提醒外国注册车辆车主在大马添油所需注意的条规,由阿兹曼尤索夫(左)陪同,中间为阿兹曼阿丹。
他指出,贸消部已援引1961年供应控制法令,针对其中9宗投诉案件展开调查。
任何违反1961年供应控制法令者,将被罚款不超过100万令吉、监禁不超过3年或两者兼施;而违例的公司,则罚款不超过200万令吉。
他说,预计接下来开斋节连续假期会有大量新加坡车辆进入柔州,除了油站业者必须加强监督外国注册车辆添油的情况,贸消部也会加强执法,而外国注册车的车主们也必须自律,遵守我国法律,不能添加RON95汽油。
亚历山大南达林奇指出,首相署(经济)部长拿督斯里慕斯达法在去年的财政预算案中,将每年的汽油津贴拨款,从50亿令吉提高至每年300亿令吉,占了预算案总额的10%,因此他强调,若没有落实有关禁令,政府津贴将随之增加,同时会出现漏洞,以致更多外国车辆享有RON95汽油津贴。
出席者包括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秘书长阿兹曼尤索夫、执法组总监阿兹曼阿丹、柔佛州贸消局局长凯鲁安华等人。
贸消部考虑油站业者建议 贴禁外国车打RON95通告

阿兹曼(右)检查边境的一家油站。
(巴东勿刹15日讯)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将考虑油站经营者的建议,即在我国边境关口张贴禁止外国车辆打RON95汽油的通告。
该部秘书长阿兹曼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旨在防止外国车辆使用只给予马来西亚公民享用的补贴汽油。
他今日访问玻璃市巴东勿刹关税、移民和检疫中心(ICQS)后向媒体表示,有关通告可以以马来文、英文和泰文书写,以便外国旅客在入境前可以看到这信息。
除外,阿兹曼说,在今年1月1日至4月期间,贸消部共侦破94起在边境走私受管制和补贴商品的案件,总额达788万令吉。
他也认为,为安全起见,贸消部执法人员在边境履行职责时,需配备枪械。
“目前需进行初步研究,以确定需要多少枪支,同时考虑到标准作业程序、许可证、规定等等。
我们还打算要求拨款以提供机动车辆,以方便执法员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