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可用于制毒 马六甲海岸起1500万麻黄硷

(马六甲5日讯)大马海事执法机构破获全国首宗从国内输出的液态麻黄硷(Ephedrine)走私案,起获179公升毒品制造原料,总值达1500万令吉。

该机构代副总监莫哈末查华威指出,这批液体可用于制造冰毒和电子烟毒液,估计足以生产约150公斤毒品,供30万至80万人次吸食。

他透露,执法人员于本月1日晚上9时40分,在马六甲彭加兰峇叻海岸发现15箱,共179瓶包装完好的麻黄硷。初步相信这批化学品已在当地存放两天,准备由邻国不法分子经水路取货,行动中无人被捕。

“这批麻黄硷液体可能源自我国北方某国,经本地转运再输出至需求更高的邻国,因当地毒品售价更高。”

他强调,这是海事执法机构首次查获尚未加工的毒品液态原料。过去所破获的多为成品毒品。

他也透露,麻黄硷可用于制造电子烟液体,在我国五金店也能购买。

甲州彭加兰峇叻
称走私毒品海岸据点

此外,莫哈末查华威说,甲州彭加兰峇叻也是走私毒品海岸据点之一,而且与邻国距离不远,风险和海运输送成本较低,所以是走私热点区。

他说,马六甲海峡除了甲州海域,该机构、海警和军方由北马至南马海域都有巡逻艇执法巡逻,打击一切海上违法走私活动,这次破获的麻黄硷,是从国内转运到邻国后制成毒品供应当地市场,相信毒品不会再输送到我国。

他透露,海事执法机构已援引1952年危险毒品法令,及毒药法令跟进调查此案。

 

 
 

 

反应

 

要闻

扎希:反毒宣传计划获通过 滥毒问题令人担忧

(布城19日讯)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说,随着滥用毒品趋势和打击毒品的挑战日益复杂,全面及具针对性的2025至2027年反毒宣传计划在今天获得通过。

他指出,该计划着重于通过各机构之间的协同作用,采取改变态度、提高意识和提供准确信息的举措,以推动全国反毒运动。

他今天主持打击毒品内阁委员会会议后发文告说,在加强治疗与康复方面,国家反毒机构(AADK)旗下的毒品评估和筛查中心(DAC)采取单一入口的方式,加速被扣留者的筛查和介入程序,无需等待病理结果。

“截至4月5日,在吉打瓜拉慕达的毒品评估和筛查中心,有261名被扣留者接受评估。”

阿末扎希说,打击毒品内阁委员会也关注国家毒物中心(Pusat Racun Negara)的调查结果,即具蘑菇味的电子烟含有含有精神活性化合物,例如赛洛西宾及赛洛辛,会导致幻觉和精神受干扰。

“这物质对儿童和青少年具高风险,需要采取快速及更积极的执法行动。”

15-39岁成滥毒高风险群

他指出,内政部利用犯罪数据网络分析来更详细鉴定与毒品有关的犯罪模式,从而协助制定更具针对性和更有效的策略。

他提到,目前滥用毒品问题处于令人非常担忧的程度,并对公共安全、经济稳定和国家社会结构造成重大威胁。

他说,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国内有19万2857人滥用毒品及吸毒,年龄介于15至39岁占61%。

他也说,在这群体当中有96%是男性,同伴影响及尝试新事物的念头促使他们涉毒。

“吉兰丹是滥用毒品率最高的州属,每10万人口就有1130人滥用毒品;接着是登嘉楼(974人)、玻璃市(965人)及吉打(898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