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依斯迈马哈迪皆上榜 慕尤丁国会出席率最差

(吉隆坡16日讯)你知道从去年迄今,哪个议员在国会下议院会议的出席率最差吗?答案是巴莪国会议员丹斯里慕尤丁。

慕尤丁也是我国前首相之一,根据MYMP部落格昨天发布一篇题为“缺席监督:猜猜哪位前首相在议会出席名单垫底“的文章,从去年至今所监督的84场国会会议里,他是录得最低出席记录的议员。

MyMP是马来西亚宪政与人权中心(MCCHR)的一项计划,旨在监控国会议员的表现。

该组织列出的“B15”名单,突显自去年7月以来,国会议员出席议会的表现。

除了慕尤丁,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在国会的出席率也差,同样名列“B15”名单,其中,马哈迪的出席率是38.10%,惟所列的名单只有14人。

另外,文章表示纳吉的出席率为50%,并预料他的出席率会下降。

相信这是基于联邦法院五司于8月23日,一致驳回纳吉针对SRC国际公司洗钱案的终极上诉,维持高庭对他挪用SRC国际公司4200万令吉罪名成立,判入狱12年和罚款2亿1000万令吉的刑罚有关。

 

 
 

 

反应

 

灼见

【灼见】土团如意算盘打得响?/杨善勇

土著团结党的仓促成立,是顺应当年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罢黜副揆丹斯里慕尤丁之后的时局发展。显然,土团党当时旨在替代巫统。一旦琢磨党名,大家想必觉察:“土团”对应“巫人”,“团结”则寓意“统一”。

但土团党终究不是巫统2.0,无论兵力、组织、财力、党产,稍加比较,便可看出两党的南辕北辙。更何况,土团党出师的定位本就尴尬:对外面向巫统,有心无力;对内则处处要看伊斯兰党的脸色。

想靠非巫裔臂膀壮大

理解这一点,就能明白土团党为何试图通过“非巫裔臂膀组织”来壮大自身。

马青柔佛州森布隆区团团长林耀进、马青柔州前副团长黄玉盈、柔佛马华青年团秘书汤良福,以及马华前总会长丹斯里廖中莱的前政治秘书梁捷顺,皆先后加入。此外,民政党马六甲前主席蔡连财也已转投土团党。

显然,这些接二连三的动作并非偶然,而是提前部署,对准本届国会下半场可能出现的契机,希望争取上阵机会。

此言非虚,细读土团党柔佛州非巫裔臂膀组织主席邓烈康的谈话便可见端倪:土团党锁定来届有胜算和上阵空间的国州议席,因此求才若渴,广召志同道合的非巫裔人士,尤其青年才俊入党。

然而,母体如此,非巫裔臂膀组织岂能轻易走出“红海”?况且,不论外部环境或国盟结构,都处境艰难。夹缝在行动党、马华、民政党之间,胜算到底还剩多少?

话虽如此,现实是:此时此刻再加入民主行动党,已为时已晚,难有被重用机会;留守马华,恐怕最终连一席都无法上阵;至于民政,连前总秘书麦嘉强也已投向马六甲伊党拥护者大会党(DHPP)麾下。

门面“橱窗”稍微好看

尽管如此,有了非巫裔臂膀组织,就有了制衡势力的可能。那些原属马华的国阵传统配额,如今不再理所当然地划归民政,黄佳祯的“侥幸”未必能重演。而通过臂膀的旗帜和诉求,土团党自然也能从中获利,争取一定的国州议席。

更何况,有了非巫裔臂膀,门面上的“橱窗”也自然更好看。这笔算盘打下来,不论怎么看,对土著团结党都是一桩划算生意。

只是,一切不能一蹴而就,一切都要等到票箱打开之后再定论——如果一席不赢,啥都别谈。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