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东盟峰会期间 居家办公仅具短期效益

吉隆坡每天约有150万辆车进出市中心,市区内全天约有600万辆车行驶。
(吉隆坡12日讯)第46届东盟峰会即将于本月26日至27日于吉隆坡会展中心(KLCC)隆重举行,预料将吸引各国领袖与代表团齐聚首都,政府正为届时可能再现的严重交通堵塞状况绞尽脑汁,包括计划推行居家办公与居家学习措施,以疏缓车流。
不过,新加坡《联合日报》报道引述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专家吴木炎指出,居家措施虽具临时效益,但无法从根本解决巴生谷长期存在的交通压力问题,并建议政府从改善公交与协调相关政策等方面对症下药。
首都圈的交通问题不仅局限于吉隆坡市中心,附近地带包括安邦、蕉赖、八打灵再也、梳邦、蒲种、巴生等市镇的通勤族同样深受堵车困扰。
据吉隆坡市政厅(DBKL)2023年报告分析,巴生谷地区通勤族每年平均在交通堵塞中消耗580小时,相当于每天浪费约2小时15分钟。
研究也发现,堵车每小时的耗油量约为2.6公升。
虽然政府近年来积极扩建公共交通,巴生谷综合运输系统总长达528公里,但使用率却仅为25%,显示大多数民众仍倾向依赖私家车。
目前,全马每天约有150万辆汽车出入吉隆坡,市区全天车流量高达600万辆。
加拿大网络市调公司Visual Capitalist去年的调查显示,我国是东南亚拥车率最高的国家,每1000人中就有535辆车。
马来西亚国防大学副教授吴彩冰早前表示,唯有持续投资公共交通建设和分散市区功能,才有望在未来十年内缓解巴生谷交通压力。
鼓励用公交又续建高速公路
吴木炎:大马政策存矛盾
城市交通专家吴木炎进一步指出,马来西亚公共交通规划缺乏协调性,政府一边鼓励使用公共交通,一边却继续兴建市内高速公路,政策本身就存在矛盾。同时,轨道系统之间也互不相连,加上行政规划滞后,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人流与物流需求。
因此,他认为,现有的扩建道路与公交系统方案基本上属于“亡羊补牢”。
此外,马来西亚拥车成本偏低,再加上政府长期补贴汽油,造成民众更倾向使用自己开车出入。
为应对交通压力,政府已计划在吉隆坡、槟城乔治市与柔佛新山引入“拥堵费”机制,首相署(联邦直辖区)部长拿督斯里扎丽哈表示,该机制有望降低隆市车流量达20%。
不过,吴木炎认为,征收拥堵费并非万能解药,政府应同步推行更严格措施,如提高拥车门槛、减少市区停车位、调高停车费等,多管齐下方式促使民众转向公共交通与共乘服务。
峰会应顾民生/陈金阙
东盟峰会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在巴生谷一带居住或工作的人民,不用媒体大肆宣传,自本周一开始,从塞车的情况就可以感受到这场盛事所带来的影响。
巴生谷以外的居民可能很疑惑:峰会在26至27日才举行,我为何如此说?难道雪隆地区为了迎接峰会张灯结彩,营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围?
峰会加剧交通堵塞
其实无需这些铺排,只要观察雪隆周一的塞车情况,便能察觉峰会所带来的直接影响。警方为东盟峰会的交通安排演练,已提前在本周于多个地区分阶段封路,导致雪隆一带的交通堵塞进一步恶化。
周一下午一场豪雨过后,情况更甚,尤其某些低洼积水路段,行程大幅延误,司机怨声载道。平日所需的车程,往往要额外增加30分钟至1小时才能抵达目的地。
塞在车龙里的乘客,最不愿听到的,恐怕就是那由远而近响起、呼吁让路的警笛声。大家心里嘀咕:若是救护车因抢救生命需要,那当然愿意让路;可若是为不知来历的大人物开道,我们不让,会不会被对付?人人平等,难道不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
总的来说,自5月20日起,人民在路上已开始感受到东盟峰会带来的压力;再加上即将同期举行的海湾合作委员会会议,塞车情况恐将一日比一日严重,直到会议结束为止。
犹记得早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时,大家同样担心交通问题,不过由于当时只是一位国家领袖,所造成的影响尚在可控范围。而此次是多国代表团齐聚,交通冲击无疑更为显著。
东盟峰会在我国召开,的确是无上的荣耀,全国上下理应感到荣幸,齐心协力展现爱国精神,全力协助会议顺利举行。
这话说得没错,爱国精神人人应有,但理想归理想,现实是:当你困在车阵中,一边计算时间流失,一边苦思迟到的理由时,心中只会浮现一个念头——“为什么我要承受这种折磨?”而这折磨,可能还要持续5至7天。
其实,在筹备峰会的过程中,政府是否认真考量过人民因塞车所承受的痛苦?早前针对吉隆坡长期塞车问题,内阁部长还提出“入城收费”的建议。他们真的以为,收费就能解决塞车问题吗?如果金钱能解决这一切,那我们20年前就不该有塞车现象了。
公交欠完善 逢雨必淹路
这一切,是政府长期推行国产车政策的连锁反应。巴生谷地区的公共交通系统未能有效解决人民的出行问题,民众只得依赖私家车代步,造成车辆激增、塞车日益严重。
同时,道路排水系统的不完善,使得一些低洼路段每逢大雨必积水,进一步加剧堵车问题。尤其当警方实施封路时,人民的行程更是雪上加霜。
峰会举行固然是一项国家荣耀,但前提应是在不干扰人民日常作息的基础上顺利举办,这样的峰会,才称得上圆满成功。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