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多重负担压垮事业心? 助力女性重返职场

报道|郑美励

摄影|房子康

时代大不同,但有些事情依旧没变,比如:照顾家庭以及家务的责任。

长期以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困扰许多职业女性,“隐形负担”和“多重负担”导致大量女性退出劳动力市场。

有什么方案能打破这层无形的束缚,帮助她们重返职场?拟或即使没有返回职场,但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能发展自己的事业?

对于许多同时兼顾家庭与事业的女性而言,下班时间并不是劳动的结束,回到家中,等待她们的常常是堆积如山的家务和需要照护的家人。

你有注意到吗?照顾责任的范围正在扩大。过去,女性回归家庭主要照顾对象可能是孩童,但随着社会老龄化及趋于少子化,照顾年迈的父母或其他患病家人也成为许多女性需要承担的责任。

这种“双重负担”甚至“多重负担”影响女性的个人福祉,也限制她们在职业上的投入和晋升空间,甚至导致她们退出就业市场回归家庭。

拟提高女性就业率至60%

大马人才机构(TalentCorp)Wanita MyWira项目主管娜塔莎阿里亚斯指出,截至今年,约有500万名女性不在劳动力市场内,其中,将近400万人将照顾家庭列为主要原因;其次,是就业市场缺乏弹性工作安排;第三,女性对健康方面的顾虑。

“如果我们能解决这些后顾之忧,就能更容易吸引女性重返职场。”

退出劳动力市场诚然是个人选择。但对政府而言却是悠关国家整体劳动力参与率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为56.3%,远低于男性的82.9%,政府已将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列为重要政策目标,计划到2033年将其提高至60%。

从政府政策的支持、科技带来的新机遇,到职场内部同理心文化的构建以及弹性工作安排的推广……各种方案都在努力要扫除障碍,吸引女性回归就业市场。

助力1:政府激励措施

政府提供不少奖掖或激励措施,包括为雇主和再就业女性提供税务优惠、技能提升和再培训、提高女性在领导层的比例、推广弹性工作安排并给予雇主奖掖、改善育儿和养老设施、财政支持等,希望通过多方面的支持,减少女性投身职场的障碍。

善用所提高资源

娜塔莎阿里亚斯促请大众到大马人力机构官网查询各项可利用的资源和奖掖措施。她解释,要善用资源的前提是必须知道有哪些可用资源以及如何利用,身为过来人的她也是在打算重返职场时,才察觉到政府其实提供了很多资源协助。

尽管取得一定的进展,但重返职场有时并不简单,譬如对科技的掌握是否跟得上步伐,离职一年或许便已存在了落差,更何况是离职多年?

或许是重返传统职场面临挑战,她观察到越来越多参与该机构职业回归计划的女性中途转换跑道,开始创业,而餐饮业是常见的选择。

另外,今年3月举办的Wanita MyWira女性职业大会上,该机构首度重点介绍虚拟助理(VA)和远程工作岗位。“数据表明,并非所有女性都准备好或希望回到传统全职或企业工作环境。”由于可提供极大弹性,许多女性对虚拟助理工作很感兴趣或已经从事这项工作。

减轻照护负担

国库研究院(KRI)助理研究员张艾妮博士补充,上述工作对于在传统就业市场难以找到弹性工作安排的女性来说,虽然是很好的替代方案却非最终解决方案,皆因这类工作普遍缺乏社会保障、员工权利保护不足,以及工作的成长和发展空间可能有限。

她认为,仍应积极寻求解决限制女性在传统就业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比如照护工作的负担,以及一些雇主即使有条件,也未能或不愿采纳弹性工作安排的问题。

娜塔莎阿里亚斯指出,该机构正努力制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与一些企业测试可行性,例如,允许女性员工在白天有几个小时处理家庭相关事务,而确实有一些小型企业成功实践弹性工作安排。

助力2:科技赋能

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减轻女性负担、重返职场或发掘其他可能性如创业、参与活动方面带来新的机遇,例如:

大马人才机构举办女性职业大会期间与业者合作提供“临时保姆”服务,搭配专属应用程式让家长安排孩子的接送,方便必须照顾孩子的女性参加上述大会。

娜塔莎阿里亚斯指出,疫情后男女待遇大不同,男性大多已经恢复工作并重返劳动力市场,而被解雇或因家庭原因选择中断职业生涯的女性中,许多仍处于失业状态或继续从事疫情期间开始从事的小生意。该机构找了企业合作推广弹性工作制度,去年推出弹性工作制的指南和工具包,鼓励企业采纳。

她指出,科技在弹性工作安排上扮演要角,“怎样才能远程工作?远程工作需要连接,你必须与雇佣方或合作者保持联系,正因为有科技提供的连接、管理和追踪,使到弹性工作制度得以开展。”

有效管理时间

连锁洗衣店品牌dobieQueen联合创办人兼执行董事陈怩霓举该公司的服务为例,包括通过扫描二维码通知洗衣进程,或在雨天发送提醒,这些看似简单的功能,却能有效管理时间和带来便利,让家庭照顾者(女性为主)有更多时间可以独处或和家人间拥有高品质的相处时刻。

在农业领域,情况大不相同。张艾妮指出,大多数女性,特别是在贫困和不平等现象更为突出的沙巴和砂拉越等地,在获取科技、机器设备上面临更多困难,渠道不如男性畅通。这种基础技术的可及性限制,局限了她们的农场作业能力,妨碍了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使其难以达到像拥有更好设备条件的男性那样的效率水平。

另外,许多农业工具和设备在设计上主要以男性的人体工程学和人体测量学数据为依据。这源于农业长期以来由男性主导、以及设备应迎合男性的传统观念。她认为,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任何有目的性的设计,都必须具备包容性,充分考虑不同人群(包括男性和女性)的差异化需求。

居家创业和微型创业

在创业领域,科技对女性的赋能尤为明显。各种数字平台和工具的涌现降低创业门槛,使得居家创业和微型创业成为可能。

“20年前,如果你是个烘焙师,要卖蛋糕可能需要找人拍照、打广告,或者通过超市等零售商来销售。现在有了科技,你可以自己拍照、上传,甚至拍摄15秒的短视频来介绍,放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就有机会看到。”

在陈怩霓看来,由于进入市场的门槛大为降低,让很多女性可以居家创业同时照顾家庭,但低门槛也意味着会涌入更多竞争者且竞争激烈,想要继续生存下去便得持续进修与提升。

懂科技但不会应用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由万事达卡包容性增长中心亚洲基金会(The Asia Foundation)合作的Strive Malaysia项目所展开的一项数字素养技能研究发现,虽然大多数女性都对社交媒体的操作十分熟悉,但只有约60%女性企业家懂得将这些技能或数字工具应用于商业。

Strive Malaysia项目负责人刘立扬指出,这清楚表明在微型和小型企业,如何将科技专门应用于商业方面存在数字素养差距。

根据该项目掌握的数据,截至2022年,微中小企业总数占全国企业的97.4%,总计有117万3601家,而由女企业家拥有的企业(至少51%所有权、管理权和控制权归1名或多名女性所有),占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总数近21%,相当于全马约有24万1767名女性企业家。

助力3:同理心领导

除了科技工具的支持,职场内部文化的转变同样关键。哈佛商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当领导人被评价为更有同理心时,他们的团队更有可能创造性解决问题。当领导者表现出同理心时,团队的创造力会得到增强,因为它创造了一种安全感,让团队成员富有承担风险的勇气。

陈怩霓把同理心定义为全身心地倾听、关注员工的个人目标、发展和面临挑战,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支持和弹性安排,同时也推动公司目标的实现。例如,员工要照顾生病的家人时,有同理心的领导人在了解他们的情况和工作职责后愿意做出灵活安排,包括允许员工通过电话或视频在医院工作。

她解释:“有时候,知道有人在关心自己,就能提供重要的支持。”

避免被滥用

当然,同理心也有可能会遭滥用,因此她认为必须设定清晰的界限和规则。在刘立扬看来,大马职场的同理心领导的实践仍有进步空间。虽然许多领导人可能有意愿表现同理心,但结构性的压力(女性既需要工作,又需要承担家庭和照护责任)和业绩目标有时会成为阻力。

他主张,同理心领导需要从企业最高决策层发起,并在整个组织中营造性别敏感和包容的文化 。当员工(尤其是女员工)面临家庭或个人困难时,领导者提供的弹性支持,例如允许远程工作或调整工作时间,都能极大地缓解她们的压力。

助力4:分阶段落实

尽管科技和同理心领导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女性在职场和创业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中小企业乃至微型企业受限于预算以及一人身兼多职,要落实弹性工作安排极有难度。

娜塔沙阿里亚斯披露,该机构正与联合国妇女署合作设立“企业行动实验室”,首批参与的10家企业来自跨国公司、中小企业以及上市公司。

她指出,上述项目将根据企业具体需求,帮忙制定和实施各种政策,如多元化或弹性工作安排,向雇主展示如何从小处着手,不必一次性实施弹性工作制的指南和工具包中所有建议。

“虽然我们认为弹性工作安排应该是最低限度的要求,但有些企业确实难以提供这种灵活性。这种分阶段落实的方法使得吸引女性加入公司变得更容易,例如有时候女性只需要……比如错峰上班,以便处理孩子上学等事务,这是一个可以在政策中实现的基本需求。”

 

 
 

 

反应

 

财经新闻

佩通坦提出3建议 加强东盟对女性领导力支持

(吉隆坡25日讯)泰国首相佩通坦提出3项建议,以加强东盟区域对女性领导力的支持,并呼吁各国共同打造一个更具包容性的领导与发展平台。

她指出,首要之务是深化区域女性合作,建立横跨各领域的女性领导人网络。东盟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机制,尤其在数字经济、气候行动与和平建设等关键领域加强协作。

“第二,我们必须加大对女性及相关领域的投资力度,特别是那些由女性主导的项目。聚焦关注解决女性在教育、健康及经济参与方面的实际需求与挑战。这不仅有助于减贫,也将促进更强大的社会、经济与制度基础。”

她接着说,第三项重点在于采取更积极的战略,确保女性能平等获得经济资源,同时全面消除制度、社会与法律上的障碍,让她们能够在政治、经济和公共事务中,全面参与各层级决策过程,并拥有平等的领导机会。

她今日在2025年东盟领导力与伙伴关系论坛(ALPF)开幕礼上,通过预录视频发表主题演讲时,发表上述建议与呼吁。

她强调,推动性别平等不仅是公平正义的体现,更关系到区域的复原力与永续发展。

“女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关键的变革力量。我相信,赋权女性就是激发一半人口潜力,为整个社会带来真正的改变。”

她也指出,虽然女性在经济与社会层面长期扮演重要角色,但在许多关键领域中,女性的代表性依然严重不足。她呼吁东盟各国应将推动性别平等作为区域发展的优先事项之一。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