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冠病后体能不继 桃田贤斗彻底沉沦

桃田贤斗(左)爆冷不敌齐科。
东京奥运周期,桃田贤斗统治羽毛球男单3年有余,长期占据世界第1的他打遍天下无敌手,动辄将其他前10的单局得分限制在10分之内。
彼时,球迷都认可这样的观点:桃田的统治力甚至不逊色于巅峰时期的中国名将林丹,东京奥运会主场夺金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脚步移动迟滞
然而,2021年1月3日桃田被确诊感新冠病,那时候带来的后遗症还是比较大的。果然,病愈后的他体能骤降,疯狂的脚步移动变得迟滞,成绩一落千丈。9月东京奥运会,他小组赛就被淘汰出局,此后渐渐沦为二流选手,在任何赛事,都不再是夺冠热门。
这次亚洲锦标赛,依然高居世界第2的桃田并不被看好,但很少有人能想到,他第一轮就倒下。面对世界排名第52位的印尼新秀齐科,他以1比2被逆转淘汰。其中,决胜局被打了一个7比21,冠病后遗症确实将他的体能上限压缩得很低。
桃田第一局的表现还算正常,然而,到了第二局后半段,明显感觉他的体能已经接近极限,结果被对手扳平。决胜局,桃田更是力不从心速败。
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犹记得去年的法国公开赛,他半决赛对阵队友常山干太时,打了一半选择退赛,他气喘吁吁地说:我太累了,打不动了。对他而言,冠病带来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他能坚持继续参加比赛,已经不容易了。
赌球被剥夺奥运资格
车祸冠病损身体机能
这位1994年出生的羽毛球天才,运动生涯堪称一部伟大的悲剧。
他是日本第一位全英赛、世锦赛、世界第1的男单球员,第一位蝉联世锦赛冠军的非中国队球员。
2014年崛起后,他曾被认为是里约奥运会的夺冠热门,可是因为赌球被日本代表团剥夺了那届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2017到2019年期间,他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盛世,被赞“羽坛哪里有什么新四大天王,分明是桃田一个人的江湖”。但奥运前,他先在2020年初马来西亚比赛出车祸,奥运延期后,又在2021年1月感染冠病,直接导致状态飞流直下,原本被认为提前刻上他的名字的男单金牌因此旁落。
球迷期待东山再起
如今,身体机能已受到损害的他已经不太可能重回巅峰,只留下了2017-2019短暂而无比绚烂的辉煌时代。
当然,部分球迷坚定地认为,桃田仍然拥有世界顶尖的水平,目前是心理出现了问题。桃田能否“东山再起”,就让时间证明吧!
平均每周600冠病病例 卫长:低于警戒门槛

祖基菲里
(吉隆坡17日讯)卫生部持续密切关注国内外的冠病疫情发展,并强调马来西亚目前的病例宗数仍低于国家警戒门槛。
卫生部长拿督斯里祖基菲里阿末博士指出,大马注意到邻国如泰国和新加坡通报的冠病病例上升趋势。
他今日在其X平台发文说:“在此期间,大马每周平均录得约600宗病例,仍低于国家警戒门槛,并且今年尚未出通报何死亡病例。”
他指出,根据曼谷邮报的报道,泰国在5月4日至10日期间新增1万6607宗病例和6宗死亡病例,而海峡时报则报道,新加坡在4月27日至5月3日之间估计新增1万4200宗病例,较前一周的1万1100宗有所上升,并录得133宗住院个案。
祖基菲里指出,相关预警已传达至全国危机准备与应对中心(CPRC),以便持续进行风险评估与应对准备工作。
另一方面,卫生部疾病控制组在文告中指出,截至5月10日的2025年第19个流行病学周,全国一共累计通报1万1727宗冠病病例,其中今年初的病例最多,分别为第1周的960宗,以及第2周和第3周各有1229宗。
“单日新增病例呈持续下降趋势,并在第15周降至210宗,在第16周至第19周期间,每周平均病例维持在600宗左右,仍低于国家警戒门槛。”
文告强调,根据1988年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法令,冠病依然是强制上报的传染病。
“公共与私人医疗机构的病例通报均通过e-Notifikasi系统实时更新,该平台是由卫生部疾病控制组负责监督,旨在确保能够及早发现病例并迅速采取应变措施。”
它提到,卫生部也透过“舆情监测系统”进行疫情动态监控,借助来自社区、媒体及其他可靠渠道的非正式资讯,实现对潜在突发事件的早期预警,从而强化国家的预警系统。
文告指出,卫生部将适时通报任何可能危害公众健康的威胁,社会大众应持续遵守公共卫生措施,在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并以负责任的态度保护高风险群体。
卫生部也呼吁民众继续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尤其是高风险群体应积极接种冠病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可能性。
有关冠病的最新资讯可浏览卫生部官网www.moh.gov.my。
病例略有上升
卫生部数据显示,冠病确认病例略有上升,从4月30日的8488宗增至5月3日的8609宗;今年5月12日至18日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马共录得1230宗冠病病例。
据报道,专家将今年病例增加归因于免疫力下降,出行频率增加以及检测减少,但大马的疫情仍在掌控之中,无需恐慌。
然而,邻国如泰国、新加坡和台湾近期的病例激增更为明显,部分国家及地区在过去数周内录得数万宗感染病例及数宗死亡案例。
自2024年7月15日起,确诊冠病的民众已不再需要接受居家隔离令,也无需通过MySejahtera手机应用程式进行通报。
新病例症状较轻
根据国大(UKM)卫生经济学及公共卫生专家莎丽法医生说,大多数新病例症状较轻,不会导致病患需插管或出现呼吸衰竭。
“许多病例仅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轻微症状。”
她告诉《马来邮报》:“这是因为人们已接种疫苗以及或者通过感染获得了完全或部分免疫力。”
然而,她提醒免疫力较弱者,例如年长应求诊,因为他们可能需要抗病毒药物和支持性治疗。
她指出,若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接受检测以排除流感的可能。
尽管,整体上人们减少对冠病的关注,但多个亚洲国家在今年首季度经历了疫情反弹,不过,莎丽法指出,除非出现具高度传播力和致病性的全新变异病毒株,否则大马人无需为此感到担忧。
“多数人都已完成疫苗接种并接种加强针。”
鼓励感冒时戴口罩
根据卫生部临床实践指南,被归类为第2和第3类的冠病患者可接受冠病口服药Paxlovid治疗。
大马公共卫生医药专家协会(PPPKAM)前主席拿督再纳阿里芬医生说,公众仍可在诊所检测或进行自我检测,标准作业程序与以往相同。
“冠病自检快速抗原检测试剂盒(RTK Antigen)仍可在药房购买。”
尽管不是强制措施,他仍鼓励民众在出现咳嗽或感冒症状时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就医,前往人多或通风不良的场所时。
在泰国,今年1月至5月10日,泰国共录得5万3676 宗病例及16宗死亡病例。单在曼谷,4月27日至5月3日的一周内,便录得1万6723宗确诊病例,随后的一周数字下降至1万2543宗。
新加坡方面,4月27日至5月3日期间,冠病病例从1万1100宗上升至1万4200宗;台湾在5月4日至10日的一周内通报约1万宗相关病例,当中包括6宗死亡和34宗重症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