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陆兆福祖父首创推出 捞生的“前世今生”很缤纷

报道:许世平

(吉隆坡27日讯)很多人都知道交通部长陆兆福祖父陆祯发是大马“第一鱼生王”,但大家是否知道,这道工序繁杂的美食,当年可非人人捞得起,鱼生的“前生今世”同样七彩缤纷。

捞生是大马华族拓展式的文化模式,从调配制作到享用的过程,这个饮食文化链条也展现了全民的共享性。

新年期间,大家聚集一堂,热闹欢腾的捞生宴,犹如马来西亚的“国宴”。友族在华人农历新年也一起用筷子“捞起捞起”,讨个“风生水起”的好意头。

趁着人日捞生,《南洋商报》特别专访陆祯发的儿子陆志就(84岁),了解鱼生的创始和发展事迹。

作为创新发扬鱼生的后裔,陆兆福于2020年觐见森美兰最高统治者殿下端姑慕赫力兹时,还特地将鱼生带入宫,与殿下及王室成员一同捞生。

他还向殿下介绍祖父研创鱼生的事迹,通过脸书分享多张照片及撰文,讲述祖父经营的陆祯记如何传承中国广东南海的“古早味”鱼生。

陆志就说,早于1947年书社报人吴宇康通过报刊写过一篇稿,介绍了他的父亲首创推出捞生的饮食文化,只因年代渺远,那些历史资料都散落了,他只能凭着记忆一点一点去挖掘珍贵的往昔。

他说,父亲战前从中国南来,在森美兰州芙蓉定居,并创立陆祯记,经营餐厨,二战结束后,就给客居的乡里调制广东南海的鱼生,以解思乡之情。

“那是简单的鱼生粥,还有独创及颇通销的冈州鱼肉面,用的都是鲩鱼的食材,后来应市场需要,父亲就改良传统,增加配料,推出大良鱼生、雪梨鱼生,和杂锦鱼生。”

他说,那时初二至初四,及初十三至元宵节才有卖捞鱼生,当年一卖4令吉,半卖2令吉50仙,少半卖或单人座1令吉。

“50年代普通员工月薪约20令吉,吃鱼生可谓高档消费。”

没用机械 用刀细切

在没有机械的年代,凭着人力、刀功,打开捞生美食热潮。

陆志就忆述说,鱼生制作繁杂工序都要用人力,要用刀细切,没借用机械,一般在新年前一两个月就须要准备妥当。

他说,70年代捞生文化才在国内普遍流行起来,有越来越多餐馆竞相推出各式鱼生,有三文鱼、鲍鱼、龙虾、干贝,还有素食鱼生,水果鱼生,新年前就提早掀起节庆的捞生潮。

2012年,新加坡的陈维政教授在脸书倡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将魚生列为新加坡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果掀起马新两国饮食界的口水战。

对此,陆志就表示,60、70岁以上老一辈的人,十之八九都认识陆祯记这个老字号,其实在大马的年节捞生早于新加坡独立前就创生了。

各族一起捞生
形同大马国宴

陆祯发的孙子陆兆意建议国内的姑苏慎忠行及餐饮厨业公会领导,协助为马来西亚的捞生美食文化正名提出申遗。

他说,早期人们没有什么专利意识或品牌概念,更没有像肯德基家乡鸡连锁加盟的经营概念,因此没有计划申遗。

他只是感到惋惜的是,他阿爷那个时代,没有手机,没有脸书,也没有留下什么实物图照,可供后来者追溯的解说资料。

“但是最懂得吃的华族,却应该向世界推崇捞生的经典元素,因为捞生是一种社会习俗,用于庆祝佳节及欢聚团圆,和各族一起捞生的热闹场景更形同马来西亚的国宴。”

当世界各地美食都在跃跃欲试申请“身分证”的时候,他认为我们更应该致力为捞生美食文化正名,把捞生美食的申遗做成一项国家事业,将捞生成为非遗目录中全民名下的共同财富。

希盟执政初期,时任国会下议院副议长倪可敏建议,把捞鱼生列入大马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防他国捷足先登。

随后马来西亚文化遗产基金会成员吴恒灿辩说,早于2009年,大马就已将捞鱼生列入了国家文化遗产。

对捞生问题掀起马新两国争议的舆情,有学者则认为大部分华人饮食脉络于中国原乡,变革创新在‘马来亚’或是东南亚。

资料还说,鱼生源自中国广东珠江三角洲的民间料理,后来随着南来的广府祖辈引入东南亚,“鱼生粥”则较普遍。

后来衍生发展为‘七彩捞生’文化,综合了潮州、客家与闽南人的饮食文化。

马来亚华人的籍贯融合也随着南来祖辈生活在一起混搭起来,相互影响。

以生鱼条搭配腌姜及各色蔬果丝

“捞鱼生”是以生鱼条,搭配腌姜丝及各种有颜色的蔬菜丝及水果丝,如青红椒、西芹、红白萝卜丝及柚子肉等,还有一堆堆蔬菜丝排列在大圆盘上,然后洒上白芝麻、花生碎、五香粉及胡椒粉等。

“捞生”时淋上特制的麦芽糖及酸柑汁酱汁,然后一起高喊“捞起!捞起!捞到风生水起!”

捞鱼生的食材别具深刻的含义,如寓意荣华富贵的芝麻花生、满地黄金的薄脆片、鸿运当头的红白萝卜丝、青春永驻的黄瓜丝、财源滚滚的香油、大吉大利、甜甜蜜蜜的桔子汁和苏梅酱、招财进宝的五香粉。

反应

 

森美兰

鱼生销量涨3倍·元宵后仍热卖 捞生宴订单源源不绝

报道:熊力恩

(芙蓉17日讯)阔别了几年无法群聚捞生的农历新年,今年终于可以“大捞特捞”,使到鱼生成为餐桌上最受欢迎的“前菜”,在元宵节后,订单还是源源不绝!

一向来,在元宵节后,新春活动也随着告一段落,可是今年在年廿补天穿后,新春活动继续接踵而来,特别是华团组织,直至如今还是继续庆新春捞生。

仍有社团组织捞生订单

餐饮业者纷纷表示,今年鱼生的销量非常好,平均至少涨超过20%,一些甚至披露,鱼生销量比过去两年暴涨3倍,成为新年餐桌上的“主角”,更是一碟可以营造欢乐气氛的贺年菜。

芙蓉餐馆披露,由于还有许多社团组织捞生宴会的订单,所以还是会继续卖至本月杪。

捞生越来越普及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加上象征好意头,且充满吉祥的意味,所以深受华裔的喜爱,甚至成为许多大型团拜活动的“主角”,大合照都是以捞生为主。

捞生已成为新春活动的主要仪式,同时也成为打破种族藩篱的贺年食物,友族也喜欢捞生,所以捞生似乎成为了我国文化之一。

芙蓉包山包海餐馆董事经理萧国栓:库存售罄为止

过了元宵节也会接捞生宴的单,一直到本月杪。

比起过去的两年,今年的捞生宴销量增加了3倍,甚至是比疫情之前来得还要好,出现报复性消费的迹象。

过了元宵节,除了社团的团拜,只有周五和周末才会有较多的捞生宴,而初一至元宵节几乎每天都有捞生宴。

比起之前,今年的消费者都以家庭为主,从初一至今已卖出3000桌。

目前还可以上门点捞生,一旦仅剩的300份的库存售罄,将不再售卖。

芙蓉大好运酒家总厨吕国良:新春高朋满座

过了元宵节,已不接受上门的顾客单点捞生,因为要保留给之前的订单。

由于过去两年因疫情的关系而无法让群众一起捞生,所以今年可以看到鱼生的销售量节节上升。

除夕到元宵节,几乎每天都高朋满座,而在元宵节后,宴会都是以社团为主。

芙蓉永香楼海鲜酒家业者兼行政总厨沈元文:不再接受订单

目前的捞生宴订单都是在元宵节之前预订的,所以担心捞生的材料不足,无法补货,所以不再接受上门的订单。

今年鱼生的销量非常好,除了堂食外,也有许多打包的订单。

我们接到最迟的捞生宴订单是在3月,由于是在元宵节前已经预订,所以还是会上菜。

视频推荐: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