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圆筒滋滋作响 湿重鱼味灵魂出炉
报道|吴梅珍 摄影|王宥文
潮州鱼炉煲不是爆点,爆点是鱼炉煲肯下重本,采用新鲜龙趸、扁鱼、槟榔芋、咸菜、番茄、豆腐,奶白的鸡汤,上桌时可搭配白饭,也可佐以米粉,随心随意。
一行5人,要了一份大的鱼炉煲,3人份的米粉。若不是嘴馋,想要试一试店里的其它风味,5人,一个鱼炉煲足矣。
可是一行人,远从柔佛、巴生、八打灵和吉隆坡郊外岭来到吉隆坡华联花园(Taman Overseas Union)“如意潮州鱼炉煲”共聚一堂。第一次探店自然想要深入了解它,故又加点了:布袋豆腐、牛筋猪脚尖、夏果琥珀拌炒水芹香。
铜制长颈火锅炉里,圆筒备长炭在中央滋滋作响。
说了是潮州鱼炉煲,心想也不可能跑出“老虎肉”吧?加上鱼肉上撒了一大撮的芫荽,也没去细看炉中的内容。一碗汤食,汤色永远是关键和品鉴好坏的第一步,盛了一勺,有一股“湿重的鱼味”蕴藏在汤色中。
鲨鱼骨炖黑鸡,多食材聚于一盅的鲨鱼骨汤,值得!内有明目鱼、黑鸡、火腿、鲨鱼骨和小排翅。只是当鱼头炉碰到鲨鱼骨,瑜亮情结油然而生。
扁鱼才是灵魂
“湿重的鱼味”这形容词是不是有些疑闷?
一般上“鱼”在室温下搁置太久,就会有一股浓重的鱼体味。带着满肚子的疑惑,举箸夹了一块鱼肉,鱼是极度新鲜、鲜美。那就奇了,这一股湿重的鱼味来自哪儿呢?答案就是:扁鱼。不说不知,正宗潮式鱼头炉一定要下扁鱼,这才是鱼头炉的灵魂。
鱼炉是一份需要慢食的料理,千万不要拿着汤勺一锅子的挖空。浅尝一口汤,就让锅中的汤料在炭火中一分一秒的烹煮,其它鱼会煮老,龙趸却是耐煮的鱼类,愈煮愈入味和津香,厚厚鱼皮下的胶原软化了,套老板黄广发的话:“吃起来像花胶。”
鱼头炉搭配的“潮州蒜米醋”成分有米醋、蒜米、辣椒。厨师是说有开胃解腻之效。但印象中看过一则报道,是指醋含有蛋白質、淀粉以及脂肪分解酵素,有助肉類及淀粉的消化。
龙趸万勿弃皮
店里的龙趸来自吉胆岛,属于养殖鱼,每一只重达20公斤以上,养在塑胶池,厨房一缺货就宰,新鲜度无庸置疑。说到龙趸,懂的人自然知道,皮才是龙趸珍贵之处,可是,也有不识货之人,看到皮厚,心怯,取肉弃皮。
当然,饮食之道就是,取你舒服的来吃,如果你也是怕肥皮一族,大可用汤匙拆解鱼皮,让鱼皮遗留在锅中待识食之人发觉它,千万不要暴殄天物弃皮在桌,懂吃的人会很心痛。
如意开业20年,却是在5年前才和潮州鱼炉煲挂上勾。
20年创业,15年默默无名,却在第15年与一熟客聊天,熟客听说总厨张子康曾在新加坡待过,好奇一问:“我在新加坡吃过潮州鱼头炉,回来一直思念,你的厨师会做吗?”
老板黄广发回后厨房一问,张子康娓娓告诉:“我以前在新加坡潮州菜馆做了五六年,他们家就是出名潮州鱼炉,我当然会做啊!!”
黑松露核桃炒带子,每一样食材都是额外处理,核桃以蜜糖增加甜脆口感、带子取鲜、黑松露酱咸香,芦笋脆绿,烹调精致在每一道细节里。
15年寻招牌菜
随后就是——试菜,推出。初期没有把握“鱼头炉”会被市场接受,连菜单上都找不到这道料理,是领班在点菜时会额外问一句:“刚推出新菜鱼头炉……”。最初的用鱼是龙虎斑,一直都红不起,怎知去年疫情下,龙虎斑缺货,换了龙趸,逐渐有媒体发现、采访,潮州鱼头炉自然而然成了人在如意必吃的生招牌,没有之一。
所以对于店终于找到了“招牌菜”一事,黄广发感概良深地说:“做了20年,最近才找到店的代表菜,陆续有回头客,真正要说一句:不是每一间店都可以找到招牌菜的,我都是做了15年,一直寻找,终于才有一道菜让人家记住了:如意,不容易啊!”
看到“潮州鱼头炉”,不熟悉这家店的人,必然以为这是一家潮州菜馆,还真的不是。全店没有一个潮州人,但菜单中潜藏了数道潮州菜,潮州鱼头炉是生招牌,其它潮州老菜还有:海参蹄根焖猪手、芋泥(需要45分钟加热)。除此之外,就是粤菜。
浅尝汤味 欲罢不能
鱼头炉,分为:小、中、大。鱼肉数量分别是400克、500克和650克。
龙趸鱼切成好大块状,新鲜无需油炸,切记,鱼炉上桌浅尝汤味,就让炭火徐徐的煮到它更出味,最后的那一口汤混合了水梅酸咸、扁鱼深沉、番茄果酸、芋头芋香,欲罢不能啊!
龙趸鱼皮煮久,假如你第一次吃龙趸,可以先尝一块微煮和一块久煮,感觉两者皮肉间的差异,就能晓得下回遇到龙趸应如何品尝。
汤不用省着喝,可以加汤。
老板娘谢瑾雁(左起)、黄广发、张子康和林毅钦。
主厨无用武之地?
餐厅要成功,主厨和老板的理念一致非常重要。张子康对品质有着极端要求,食材不新鲜绝对不行。黄广发虽然频频摇头感叹:“他有时真的过度要求,可是,站在另一个立场,我又很认同他严谨把关的态度。有一回试过,鱼稍微不新鲜,他将3大炉倒了,要求重做。”
张子康是在7年前加入如意,现在50岁的他,擅长粤菜,30年前跨国到新加坡一家潮州餐厅出任粤菜师傅,却没想到,反而学了一手潮州好菜回国。
回国后,张子康游走于雪隆一带的星级酒店,据食客向黄广发透露,张子康很会烹调鳄鱼尾。所以黄广发有感而发地说:“我只开发了厨师一半的功力,很多食材难寻,他一身好工夫没有用武之地。”
潮式蹄筋焖猪手,取用猪手最丰胶质部位,猪脚筋和东马乌丸参焖煮至透软。所谓潮式就是带有淡淡的胡椒清香,与福建人的焖海参比起来,潮派的色泽比较浅,不像福建派,整个就是“厚黑学”。说一下它的猪脚筋,坊间的猪脚筋都不带肉,它的根部留了一块嫩肉,好与不好?很见人见智。个人倒喜欢吃滑润润的猪脚筋,多了一块肉,碍事。
十年功炒鲜奶!
蟹皇炒鲜奶是用两个蛋白混入高比率鲜奶拌炒,凡是色泽清清白白,淡色的菜系,反而非常考验厨师的手艺。这道料理,要如何刻印出蛋白和鲜奶的清香,吃蛋白还要有蛋白香,可是又不能乏味,才是这道菜的成功标准。
螃蟹是现拆取肉,混了一些鲜贝、火腿,绝对不能吃出油味,其实吃这类食物第一口一定要大口直接吃。先试口感,滑吗?含在口里的是水感还是油感?如果太油,那就扣分了。
不要小看这一道炒鲜奶,全店只有张子康会炒,他说:“没有十年功,师傅都不会让你下手炒这道料理。”
蟹皇炒鲜奶的构思让人想到“赛螃蟹”,这类的蛋白料理,加一些老醋有提鲜之效。
【如意潮州鱼炉煲·Restaurant Rue Ee Teochew Fish Pot】
43-45, Jalan Hujan, Taman Overseas Union, 58200 Kuala Lumpur.
11am-3pm / 5:30pm-10pm(周一休)
注:周六、周日与公共假期晚餐时段有限制(两轮用餐时段6PM-8PM/8PM-10PM)
012-2233262
现下要找到芋泥,本来就不容易,如意的芋泥值得一吃。厨师懂得做最古早的风味,可惜碍于现下人们轻油轻甜,因此在复刻传统芋泥时只能去掉原有的猪油糖浆。很多人不明白,猪油糖浆的存在是保温、留香和让芋泥保持湿润,传统吃法在拿芋泥时,是避开糖浆的!印象中的芋泥组合只有芋泥和白果,后来加上南瓜版本?是节约成本的“变版”?
178道菜肴供选 一道菜“扒”完饭
娘惹双鲜:娘惹煮法就是酸辣,一股的清新酸味乃是实实在在的酸柑,可以煮鱼、煮虾、煮啦啦,新鲜的明虾,开胃。
报道|吴梅珍 摄影|陈奕龙
饮食分成两种形态,一是家常便饭概念店,一是精致饮食店。
天上天美味园就属于“日常生活”的饮食,天天都在消费的可负担餐厅。比起“精致料理”店,人们对“日常饮食”的要求更高,因那是天天或者一周最少前来一次的店,除了食物要达标,很多时候,服务员是否可以聊两句,有人情味,往往才是这类店的加分题。
老板卓凤萍说:“天上天美味园卖的是家乡菜,怎么都吃不腻的,菜单上有178种菜式,要腻?哪里有这么容易?”
蟹肉鱼翅:一盅20令吉的蟹肉鱼翅用上小鲍翅、蟹肉也蛮多,可惜就是上汤不够浓郁,单用鸡汤略嫌提味无力。

避风塘蒸非洲鱼:世人喜欢避风塘就是爱它一碟的“杂碎渣渣”,蒜蓉、豆豉、辣椒干,传统避风塘是下米糠,用做蒸法,米糠遇水会糊开,主厨换成虾米,保有米糠的脆感,但虾米不会糊。不喜欢非洲鱼,还有八丁、白须公、石班等鱼。
各有各招牌菜肴
印象中,挂上“总部”的名字或者同名餐厅的名字,不就意谓能吃到和总部一样的食物?这才是“挂名”的意义?但这家“分店”却告之,他们只是“挂名”餐厅,与“总部”各有各招牌菜肴。
先解释一下,天上天美味园是吉隆坡康乐一家小有名气的中菜馆,经营了十多年,累积了一定名气,总店天上天(康乐)最出名就是蒸鱼,酸柑蒸鱼、养生蒸生鱼、招牌猪手、姜葱鹿肉等等,正好经营者是卓凤萍的妹夫,就邀约一起合作开分店。
当然,总部一些招牌菜,分店必然也有,只是中餐是不能刻板复制,分店主厨有自己的想法和技艺,分店就会顺应客人口味,研发出一系列社区菜色。
分店主厨黎俊伟分析,这一带的客人都较重口味,咖哩鱼头、娘惹双鲜、避风塘蒸鱼、蒜香花肉、风味豆腐、四连豆莲藕都是卖得好的菜色。

咖哩石班鱼头:只要用石班煮的鱼头,不管是下椰浆或者淡奶,基本上在选鱼这方向就值得一试了。该餐厅是一半椰浆一半淡奶,蛮浓稠。
极味菜园鸡:试想一下,将潮式炒鱼酱用来炒鸡,就是这风味啦!
光是酱就很开胃
所谓家常菜,很讲究一家一味。例如,福建籍贯的记者口味偏清淡,咖哩鱼头、娘惹双鲜或太刺激,反而爱上风味豆腐的海鲜元素混和了臭豆,光是酱就会让人很开胃。
喜欢峇拉煎的人应该都会喜欢风味豆腐,臭豆和猪肉都剁成碎粒,以小辣椒、峇拉煎、蒜米、虾米炒成一个咸香臭辣于一体的浓酱,超和饭的!
另一道香味四溢的是“四连豆莲藕”,也是肉碎虾米小辣椒在“作威作福”,四连豆切到细薄、莲藕也是细切,吃起来就是脆爽,火候掌握得当,虾米和猪肉碎的香味可以绕梁很久不散。
四连豆莲藕:肉碎、四连豆、莲藕都切得很薄碎,摊上虾米、蒜茸,香味传三里远。
风味豆腐:四川有开胃的代表豆腐叫麻婆豆腐,马来西亚现有一味风味豆腐可与之媲美,用本地特有的峇拉煎和臭豆,综合两者之臭煮出遂臭之人最爱的“臭味”豆腐。
菜肴入味很下饭
由于每一道菜都很入味,几乎可以用一道“菜”扒完一碗白饭,这就是我对“天上天美味园”的印象。
后来,菜太多,卓凤萍又太热情,临走前,还问说:“要不要来一道泰国猪手?”很多客人喜欢喝两杯配泰国猪手,就像韩国人啤酒和鸡翅,泰国猪手也和啤酒很配。但不管有没有酒,脆脆的猪皮永远是百吃不腻的,但猪皮之后,会发现它的猪肉很入味,吃了一口就停不了口,应该是有腌制过。
后来的我都不敢说:“听说……!”因,只要能说得出菜名,好像这里都有。泰国炸猪手之后,差点又试多一道猪脚醋,听说也不错……178道菜,选择好多!
泰国猪手:皮脆“卜卜声”,吃完皮,再沾它的瘦肉,卤过的风味愈吃到深处,咸味愈勾人!
蒜香花肉:一进口是甜的,黎俊伟解释说:下糖是要让它的脆度更好,因此从蒜皮、一颗颗的蒜头至切得丝薄的花肉都是很轻脆可口的。可是比起只追求脆,个人更好咸口的花肉,但现下很多人都爱甜的那一口。
今日营销:把顾客当朋友
卓凤萍一年前褪下“传销”行业,选择了饮食业,也因为亲戚之故,借了“天上天美味园”之名做号召,并请他担任顾问。
但,一家店要成功,只是徒有虚名哪里够。
卓凤萍最大的资本是“人脉”。
她说:“没发现我很会讲话吗?我本身做传销多年,人脉很广,认识很多朋友。我觉得做餐厅就是服务性行业,只要笑容好、招待周到、食物佳,顾客没有理由不来第二次啊!讲真话,有客户还一周光顾二回呢!”
老板喜欢与人为伍,她说:“开餐厅很过瘾,就坐在那里点菜,一点都不累,哪里会累,点菜聊天是我的兴趣啊,我喜欢啊!”
我想,这就是人格魅力吧!
周六采访时,她就是从客人群中“钻”出来的,有些人就是喜欢一位如此热情、把客人当朋友的老板。
天上天美味园的另一优势就是价廉物美。省省吃,平均一个人头可以做到20令吉。

餐厅设有附属“宴会厅”供预约,可容纳20-25人的小型厢房,可当成培训会所、庆生会所,食物由他们供应。主厨黎俊伟(右)拥有20年厨艺经验也懂得烹调老菜,厢房订户3天前预约可以品尝到他的私房老菜如:梅子鸭、火腿扣津白、白玉藏珍宝、鲍鱼冻鸡、古法鸭、金砖豆腐等等。左为卓凤萍。
【天上天美味园(分店)】
6-0-1, Queen's Avenue,
Jalan Bayam, Maluri, 55100 K.L.
11.30am-10.30pm(下午3时至5时小休/周三休)
011-51099991

门口有限泊车位,建议将车子泊进NSK,走路3分钟就到,不用烦停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