粿角这样炒最销魂!
乡镇味觉|黄碧贤(烹饪老师)
我从小沉迷武侠小说,响往在现实生活里,寻觅我书里的武侠世界,这是我童年的乐趣。
如当我在厨房发现那位不用打座,也可以进行冥想练内功的老妈,就像极了小说里描述少林寺里武功最高强的,不是方丈,而是那个大半辈子在厨房里隐姓埋名的苦头陀,在切食、挑水、劈柴、起火、炒炸中,摒绝一切俗虑杂念,练就了绝世“九阳神功”;但老妈练的可能是“玉女心经”。
还有老家附近的早市,放眼望去,根本就是一个集各路武林高手于一处的华山论剑之地——卖麻芝的阿伯,个子瘦小,站在摊子前弓起双手,练的是“千手如来掌”。掌到中途,登时一掌变两掌,两掌变四掌,10秒之内“切、滚、挑、绑”,速如电,疾如风!
而卖kiya 粿的老伯,穿着无袖白汗衫,手绕一根细线,切粿于无形,练的是武当“绕指柔剑”,柔丝不断,轻盈灵巧,粿体以落英缤粉,四散而下。

灭绝师太耍鸳鸯刀
还有一位用细线切糕的高手,是卖“炒粿角”的安娣,这位一头卷发、身材硕壮、不苟言笑的女侠,就是我心目中峨嵋派“灭绝师太”的形象。
看她左手捧着比手掌还大、四四方方白色的粿,右手绕起一根细线,轻轻滑过粿体,界成一条条状落入平底锅内,接着左右手各持一镬铲,练的是“鸳鸯刀”,却在圆大的平底铁锅上,用双刀施展打狗棒法中的“封、缠、转、绊、劈、戳、挑、引”字诀!
但见她在呈条状白粿上,用双铲“锵锵锵”几声响后,粿被切成菱形状,再撒下几勺特制黑酱油膏,顿时白雪公主变黑美人,先把它推至一边,待顾客前来购买时,才爆香菜脯蒜茸,把鸡蛋往锅边“咔嚓”一声,单手打蛋.
这时菜脯己在锅里跳跃,接着把少量粿角推至锅中央,撒下一勺黑酱油,然后在一桶子里挑出些油汪汪的东西,那是猪油渣,是炒粿角其中一个灵魂啊!
她左右开弓,舞动双刀,铲子与铁锅短兵相接,在铁镬上擦出“铛铛铛”的声响,如马蹄狂奔,整个市集最“吵”的就属她这一摊,但在我听来都是生活的回声,充满了生命力!
外焦内嫩镬气十足
看那粿角在锅里翻腾起舞,色泽满分,镬气十足,关键是每一边角都煎炒得外焦内嫩,那非累积数十年的功夫不可。
“锵锵铛铛滋滋”一顿响后,成就了一盘焦香四溢,干爽绵软,乌黑油亮的粿角,用蕉叶和报纸卷成一甜筒状包上。
我买罢手上己挂满少说7、8个袋子了,这时就必需施展我的“大力金刚臂”,力贯双膀,脚上踏着“凌波微步”,快速回府。
回家后马上打开“甜筒”,叉一小块放入口中,以为是粿角,却是猪油渣,一盘“乌乌”炒粿角,粿与猪油渣己傻傻分不清了!油渣在嘴里爆裂,油脂充溢整个口腔里,让你一刻销魂!
p/s:要炸出质量好的猪油渣,必须先用盐水沸熟再加入清水一起熬制,这样的炼制出来的猪油颜色雪白并且猪油渣也耐脆,炸至水收干,油冒出来。待油出尽,猪油渣由白色变成略焦,未冒泡时捞出。

做粿材料:
150g粘米粉
70g 澄面粉
10g木薯粉
300g水
1/2茶匙胡椒粉
1/4茶匙盐
1汤匙葱油
制作方法:
i.将所有材料放入一个大的平底锅中拌匀。用小火将面糊煮至有硬块即可熄火,再继续搅拌到面糊光滑。
ii.用大火蒸30分钟左右,冷却备用。

【炒粿角】
材料A:
300g粿
3只虾,去壳和肠
80g 肉,切片
50g菜心
50g包菜/芽菜,切段
1一2粒鸡蛋
材料B:
蒜茸2汤匙
菜蒲2汤匙
材料C:
酱油1/2汤匙
蚝油1油汤
胡椒粉1茶匙
制作方法:

1.先将粿切成自己喜欢的大丁块;调味料拌匀,取一半腌肉和虾。
2.用约3汤匙油去爆香菜蒲和蒜茸,再加入虾和肉,炒至虾转红 。
3.加入粿角,菜和另一半调味料。(炒粿角要用大火炒才香,如果要在炒前先煎一下更好)
4.再加入打散的鸡蛋拌炒即可。
用一种粄 回忆一场雪
乡镇味觉|黄碧贤(烹饪老师)
最近一部大马电影在台湾金马奖获得9项提名,让我特别留意在心,片名就叫《五月雪》。
第一眼瞅到片名,就想起数年前在这专栏里,曾以“人间五月雪”为题,写的是客家人的粄,说的是那白色米团子,衬以一片绿色蕉叶,就像台湾苗粟一带5月开花的油桐树,彼时满山遍谷的铺上一层霭霭白雪,那是洒落一绿地的桐花,故苗粟客家人把他们喜爱的粄,形容为“人间五月雪”。
那是餐桌上的浪漫,但在戏院里播映的这部《五月雪》,诉说的却是一段尘封的往事,一个充满遗憾的历史,也唤起了我遗忘许久的一段回忆……

电影《五月雪》剧照。
对飘雪的憧憬
我记得那一天老妈一早买了椰丝回来,说是要给老爸做他最喜欢的“甜粄”。
椰丝是向村口的友族买的,我唤他作Pakcik,是老爸杂货店的老顾客,每逢过年都会来店里吃年糕。他家后院一大片椰林,从摘到剥榨椰丝椰汁,一手包办。我最喜欢看他剥椰子的动作,在那锋利的刀刃前动作利索,游刃有余。
午后,老妈把一筐装着甜粄的竹篮交给我,吩咐我送去店里。天色灰蒙蒙下,我加快了脚步,但经过一处小山坡时,不禁停了下来,本来清明节过后开满山的小黄花凋谢了,眼前是一大片一颗颗白色的小绒球,起风时,小绒球随风漫天飘扬,我兴奋地跺着脚,嚷着:“飞吧!飞吧!”那是一个生于热带未曾看过雪景的孩子,对于飘雪的憧憬,及对自由的向往!

雪白米糍。
天边响起雷声
“轰!轰!”天边响起了雷声,我拎起篮子赶紧往店里飞奔,远远就看见两位大叔正匆匆忙忙把店门板一一栓上,是老爸与卖椰子的Pakcik,只听Pakcik神色慌张的对老爸说:“快回家吧,快回家,这几天都不要开店了!”
相对镇定的老爸一边把门锁上,一边说:“没事的,没事的!”当他转身一看到我,楞了一下后,马上抓起我手臂,几乎是用拎的丢我在脚车后座,我还想俯身去拾掉在地上的甜粄,老爸已经跨上铁马,一路往家里飞奔。
当时,天微微飘着雨,我一阵惊慌中只知道紧紧地环抱着老爸的大肚腩,且不断回头望向Pakcik,他一直站在店门口目送我们离去,直至他的身影在我视线逐渐中消失,我才回过神来,这才发觉我双手紧抱的身子,也在微微颤抖……
种子与希望
那天之后,家人与老师都三缄其口,我是在许多年以后,才知道那天发生了什么事。
以后的岁月里,偶尔吃到粄时,总会想起当天那一筐掉在地上的点心——Pakcik 那不知所措的眼神,和老爸的一路狂飙,还有那满山谷的蒲公英,迎风起舞,如果你侧耳聆听,它在风中轻语:“如果流离飘荡是我的宿命,我不认命,愿带着种子与希望,继续在这蕉风椰雨的土地上播种,开枝散叶,无所畏惧”。
今日,再做一道烟烟韧韧的“人间五月雪”,致敬那一部在国外引起很大迥响的《五月雪》。
“雪白米糍”食谱
椰糖椰丝馅材料:
椰糖125克
水70 克
盐1/4 茶匙
班兰叶2 叶
鲜嫩椰丝150克
玉米淀粉水(1 1/2 茶匙玉米淀粉 + 3 汤匙清水)

椰糖椰丝馅材料。
制作方法:
1.把椰糖、热水和香兰叶放入小锅中,以中火煮至椰糖完全溶化。
2.加入玉米淀粉水,拌匀再加入椰丝拌匀。用中火把椰糖椰丝炒至酱汁收干,备用。

糯米糍皮材料:
糯米粉200克
粘米粉20克
澄面20克
玉米油20克
温水350克
糖10克

糯米糍皮材料。
制作方法:
3.把材料放入蒸碗里,搅打均匀至无颗粒状态。
4.盖上碗盖,入锅,隔水蒸熟。
5.在蒸时,另取一些糯米粉(不是皮料用的,约100克),放锅里用小火炒熟(可多炒些,放凉装瓶里,以后备用)。

6.蒸熟的粉团用大一点的勺子从碗里取出,放案板上,用勺头底部压在案板上来回推搓至光滑细腻有弹性。这样省去手揉。
7.搓好后的粉团非常光滑细腻,切分小块(约25g 1个), 取一块皮料包入馅料(约12g 1份)成圆团。
8.放在糕粉(熟糯米粉)里滚一滚,即可上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