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岸

学习舍心/明吉法师

文:明吉法师

布施是培养舍心的方法之一,一个人如果能乐善好施,那么可以肯定他的福报非浅,而且烦恼也会比较少。我们的问题其实不是拥有物质的多或少而已,更重要的是在于是否执著这些东西。

例如一个拥有1亿家产的人捐出1万块钱做慈善,跟一个全部家财只有1000块钱的人捐出100块钱做善事来比的话,两个人的福报肯定是不一样的。有人会以为捐出1万块钱的富翁的福报比捐100块钱的普通人来的多,其福报也应该比较多,其实真正的情况恰好相反,因为对于只有1000块钱的人来说,100块钱等于他的财富的十分之一,是非常大的数目,而1万块钱对富翁来说只占其财富的万分之一,可说九牛一毛。正因为捐献100块的人的舍心明显比较大,因此他获得的福报比富翁来的多。

佛世时,有一位吝啬的富翁在听闻佛陀对于布施的开示后,心生欢喜,也想要学习布施。可是因为他从来都没有布施的习惯,所以,始终无法进行布施的行为。于是,他就到寺院里请教佛陀如何进行布施。佛陀了解他的情况后,就教导他先练习把想要布施的东西从自己的左手交到右手,然后,再从右手交给左手,等两手习惯了给东西,再练习把东西交到别人的手上。经过反复的练习后,富翁好不容易习惯了把东西交给自己不同的手上,最后终于成功练习到把东西交给别人的手,学会了布施。

假如有人和这位富翁一样没有布施的习惯,不妨试试佛陀的这套方法,培养自己布施的行为,也同时培养自己的舍心及福报。

 

 
 

 

反应

 

东海岸

吉兰丹佛牌公会举办供僧法会 弘扬佛教文化凝聚善心

(哥打峇鲁25日讯)马华吉兰丹州联委会主席蔡福光赞扬吉兰丹佛牌公会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佛教文化,通过佛牌结缘,弘扬正信佛法,并透过供僧、佛牌展览等活动,凝聚社区向善的力量。

他说,无论是佛牌文化的传承,还是供僧法会的举办,都体现了“以法利生”的菩萨精神。这种精神也契合马来西亚多元文化共荣的理念。

他是在吉兰丹佛牌公会主办的“2025年吉兰丹供僧殊胜法会”上致词时,如是表示。

他指出,佛牌是南传佛教中象征信仰与智慧的圣物,不仅具有护身意义,其背后的经文与加持也提醒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佛法核心。而供养僧人,则是佛教徒实践慈悲布施、累积福德的重要修行方式。

“佛经云:‘施僧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此次法会邀请30位高僧接受供养,正是让大众以最直接的方式亲近佛、法、僧三宝;通过供养袈裟、饮食、日用品等,种下清净福田。”

“我们今日的每一份布施、每一次合掌,都是在种下善因,未来终将结出善果,改变命运,使生活更加美好。”

“佛陀曾教导: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道理,我们应时刻铭记。若人人行善,社会将更加平安与和谐;反之,只要有一部分人作恶,我们都难以拥有理想的生活环境。”

吉兰丹佛牌公会主席许邦富感谢州内30余位僧人莅临法会,也感谢各协办单位的鼎力支持,使此次活动得以圆满举行。

他表示,若无台前幕后工作人员的全力配合,本会难以顺利完成此次殊胜法会。

他说,供僧是积累福报的最佳方式,每一笔捐献都是在种下善因,将来必结善果。不论是财富的增长、身体的健康,或是事业的顺利,皆为福报所致。

许邦富的讲话由秘书曹健富代为宣读,当天共有约300位善信出席这项活动。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