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岸

因果观念很重要

文:明吉法师

在佛教来说,由于无明(不懂得世间及出世间的真理)会让我们做出一些错误的事情,造成我们陷入六道轮回,无法脱离生死苦海。从最基本来说,我们必须具有因果观念才能够懂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理,因为凡是所做过的善恶业都会随著我们轮回转世,只要遇到适当的因缘,就会呈现果报让我们吃苦或享福。

有了基本的因果观念,我们就知道该做及不该做的事情,也明白自作自受的道理,因此,我们不敢肆意为恶,以免自己承受巨大的苦果。当人们了解到在行善助人之际,也可为自己累积福报,是助人利己的事,那么自然就会乐意行善,使到社会的福祉提升。一般人只要具有因果观念的世间正见,自然就能远离恶业的愚痴,而获得造作善业的智慧,为自己的幸福指数加分。

缘起空性

过去,曽经有人问虚云老和尚,能不能把佛法的精华浓缩成最简单的几个字,老和尚爽快地回答说:“可以,最简单的佛法就是因果”。

是的,因缘果报,都是缘起缘灭,无常无我的现象,只要我们能透彻其理,必然可以解脱烦恼;就算无法体悟“缘起空性”,至少怀有浅薄的因果观念,也能让我们懂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至少可以远离造恶,而累积人天善道的福报。

 

 
 

 

反应

 

登彼岸

七种慢心

文:明吉法师

我们要对治慢心,首先必须认识慢心,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下略为大家介绍七种慢心:

(一)慢:以自己与他人相比较,发现他人比自己差,则强调自己优秀于他人,因内怀“高举”之心,所以叫“慢”。

(二)过慢:他人于自己相等者,硬说自己胜。他人本来胜过自己,而偏说与自己相等。这种过分的慢心,所以叫“过慢”。

(三)慢过慢:他人本来胜过自己,而却颠倒是非,说自己胜过他人,这叫“慢过慢”。

(四)我慢:这是七种慢的根本慢,执着五蕴为我,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这就叫“我慢”。

(五)增上慢:因“我慢”未除,于精进修行之时,得一种“相似境界”,其实并未开悟证果,而宣布自己已证圣果,这叫著“增上慢”。

(六)卑慢:这有两种人:一种人,对于他人多分胜者,亦承认自己卑劣,但是还要“傲慢”一下,说是自己不过少分卑劣而已。另一种人,知道自己比别人差,内心自卑,却装作自己很厉害,爱表现,其实这是自卑的伪装行为。

(七)邪慢:执著不正确的见解,欺凌侮慢他人,例如:恶人作恶,犯法坐牢。他不但不以为不名誉,反而以为坐监牢的次数越多,代表他在黑社会的地位越高,越有影响力。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己是否有这些不良的慢心行为,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忏悔改过,这样才不会被慢心所牵引,以致造作恶业,而产生恶果。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