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谈华小采国小马来文课本/小二

最近有消息传出政府有意统一华小和国小的马来文课本,结果引起华社的大力反弹,理由是国小马来文课本内容比较深奥,华小马来文授课时间比较少,且马来文不是本身母语,在这样客观的环境下,简直就是把华小生当成了牺牲品。

然而,话说回来,华社有没有想过,每当政府提出这个建议,华社又是用同样的理由反对,也没有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宁可接受华小生马来文程度永远比国小生低一等,难道华社已江郎才尽?或是要矮化自己。

年复一年,这些华小生升上中学后,他们多数马来文程度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试问这些可怜的华小生,又怎能应付得了中学采用的统一马来文课程纲要呢?

笔者认为要提高华小马来文的程度,达到和国小的马来文一样水准,就要有一套全盘详细计划。笔者建议董教总的马来文专业人士当领头羊,联合各华社或教育界精通马来文人士,与教育部沟通,共同商讨、合作、研究,拟定出一个可以提高华小马来文程度的方案。

不可揠苗助长

笔者觉得要提高华小马来文程度,就要按部就班,不可揠苗助长,必须用6年的时间来进行。也就是说从一年级开始,每年在华小马来文课本内加入一些国小马来文的元素,这样便会逐年潜移默化,积少成多。到了六年级,华小生就可以和国小生读相同的马来文课本。也好让这些华小生把马来文基础打稳后,踏踏实实地升上中学。

万事起头难,为了华裔学子的前途,华社一定要为华小生找出一条出路。况且这是一个大问题,牵涉的不但只是华小生,而是千千万万华裔生升上中学的问题。我们不希望每年华裔学生因为马来文不达标而牺牲了读高中的机会,提早进入社会而埋没了多少人才。

希望董教总诸公及华社各马来文精英分子能集思广益,精诚合作,早日完成一个解决方案,来救救我们的华裔学子。

 

 
 

 

反应

 

东海岸

文冬玻璃口华小旧设施修需5万维修

(文冬22日讯)文冬玻璃口华小部份设施年久失修,如学校围墙漆面脱落,草场司令台屋顶破旧,每逢下雨漏水, 更因白蚁咀蚀导致横梁受损,

董事长李文发表示,除了建筑设施陈旧,草场旁也有多棵枯树日渐腐朽,在风雨中摇摇欲坠,学校担心危及学生安全,因此校方决定展开维修工程,估计费用需5万令吉。

家协主席陈天才指出,校方已聘请工人把枯树砍伐。他感谢旧玻璃口财神庙主动伸出援手,支持维修工作,这种热心公益,扶助教育,更显其大爱精神。他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维修工程定能顺利完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