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美国毁北溪管道为欧洲掘墓?/霍咏强

波罗的海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4段管线在一天内遭受破坏,确认出了严重泄露,并且被记录下两次明显的水下爆炸。但是谁制造了“蓄意破坏”?事情刚发生,各国政府仍未就事件提出指控时,彭博社就发表评论说,“北溪泄露看起来是普丁的破坏行动”;德国的传媒竟然附和,北溪管道被破坏是俄罗斯的自编自演。

同时出事的“北溪-1”和“北溪-2”是两条大致平行的天然气管线,连接俄罗斯与德国,途经丹麦、瑞典附近海域,长达1000多公里。1999年时,俄罗斯重铺了一条经白俄罗斯通向德国的陆地管道后仍然不足,于是到了2005年时,通过波罗的海,修建著名的“北溪-1”并于2011年11月正式开通,成为通往欧洲的最大天然气管道,年输气量目前达592亿立方米。

“北溪-2”是第二条相同规模的管道,于2021年完工,但“北溪-1”目前因为故障有限度使用,“北溪-2”则尚未输送天然气,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与欧盟停止了管道的营运。

美国“一石四鸟”行动

从俄乌冲突一开始,世人其实都明白这是美国想要转嫁国内高通胀问题,并且中断欧洲和俄罗斯关系的又一次“一石四鸟”大行动:制裁俄罗斯、斩断欧俄关系、提高美国燃油产品收益、压制德国影响力。到今天,局势明朗得很。

去年美国开始出现通胀压力,物品涨价其实主要因为特朗普策动的贸易战,对中国产品实施额外关税,推高了货品价格,连带因为应付疫情采取宽减措施推动消费而引起的;但同时间,经济发展的动力却仍然疲弱,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经济已经陷入滞胀的边缘。本来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在拜登上任后取消额外关税,从而引导价格趋向平稳,但这种理性行动却受制于美国政界针对中国的极端气候。

在美国不得不调升利率之时,但又深恐如果未能成功令美元回流,引起经济连锁反应而造成严重衰退,于是拜登政府决心采取风险更高、但效果更好的方法,就是加剧地缘风险,通过“避险”来强化美汇。于是采取双线发展,一方面挑起出台海冲突制造亚太区地缘性冲突;另一方面驱使乌克兰对东部顿巴斯地区压逼当地俄罗斯语系族群,结果成功令普丁出手。

各国汇价几近崩溃

当俄罗斯发起对乌克兰的攻击,如果欧美真正本着维护乌克兰的决心,道理上北约应该作出反击,但这样会引起外界忧虑美国投入的军事开支带来长期影响,于是美国选择袖手旁观,又联同欧盟发起对俄罗斯的制裁。此举非但令北溪项目的作用自然化为乌有,欧洲原来苦心经营出来的发展势头,又因为能源价格急升而彻底泡汤,欧洲并因而出现严重的恶性通胀。

美国这时候就以遏制通胀为名大幅度加息,迫使资金回流到国内。但现实是过去的通胀并不是由经济过热引起,而是因为各种针对中国以及俄罗斯的制裁行动所引致,所以加再多的息也无法遏制通胀,于是全世界、除了中国、也只能跟随美国的步伐、不断加息,结果导致各国汇价几近崩溃,部分储备较低的地区、资产大幅度贬值。当美国完成增加资本储备后,未来又可以通过逐步减息、美其名为推动经济发展,降低投资成本来扫入这些被打残的平货。

美国的连串行动还令欧洲国家经济动荡,演变成大量政权更迭。由于目前执政的党派,在国内都无法阻止通胀恶化、挽回经济,加上汇价崩溃、人心惶惶,欧盟更没有能力和美国抗衡,于是偏偏在明知自己的执政时日无多下,仍然要唯美国是从。继续要联同美国军政界,来掠夺自己国民的资产,这是何等悲哀的命运?从欧盟的不作为,也充分表明欧洲明知跟随美国进行各种全无效果的制裁,只会对国家造成伤害,但都无法挺直腰骨作出理智选择,所谓选举轮替上台都不过是愚弄人民的手法。

金钱收益同样令人垂涎,单单在爆炸事件后,液化天然气价格急升,在已极高昂的基础上再上升两成。俄乌冲突的半年,美国向欧洲出口天然气激增3倍,而美国的能源企业在2022上半年,盈利数以倍计增长,额外的收入以十亿计,这些实际的巨大收益,不难想像可以轻易成为干犯战争罪行的驱动力。

北溪管道被破坏,令欧洲国家再没有回头路,也令战争变得更卑鄙。

废了北溪管道,欧洲国家只能一条心支持乌克兰,也只能继续受美国摆布;至于俄罗斯想要固守成果又试图恢复和欧洲的关系,恢复油气收入,自然随之而成为泡影,也代表著俄乌冲突,势将长期延续下去。

反应

 

灼见

韩国总统难逃被清算/霍咏强

韩国总统能善终的不多,不是自杀就是坐牢,谨慎如文在寅也在离任后避不过政敌的侮辱,尹锡悦更与国民和历史对着干,搞出“自行赔偿”日本企业罚金的屈辱行为,未来恐怕也难逃被清算的命运。

韩国总统的悲剧命运,究其原因,离不开韩国门阀互相倾轧,以及背后美国和日本算计的阴影。

2018年,韩国最高法院裁定三菱重工等日企,对强征劳工受害者有赔偿义务,但日本政府一直拒绝为二战侵略承担责任,更认为日企赔偿意味接受判决,立场上无法接受,更限制对韩出口半导体材料,两国因此出现争议、关系紧张。

3月6日,韩国外长朴振举行记者会,正式公布韩国政府就二战期间被日本强征劳工对日索赔问题的第三方代赔方案。韩国行政安全部下属官方团体,将代替被裁定有赔偿责任的三菱重工等,就三项索赔案代替日企缴纳赔偿金。

朴振表示,希望韩日两国发展性地继承1998年发表的《21世纪韩日伙伴关系共同宣言》,克服不幸的历史,基于和解与睦邻友好精神,发展面向未来的韩日关系。

尹政府代赔等同卖国

占尽优势的日本就事件率先表示正面回应,表示“若韩国正式敲定解决方案,日方也将作出可能的回应”。

待韩国政府公布由韩国财团代替日企支付赔偿金的解决方案后,日本政府将允许有意愿的日企向财团捐款,并表明继承过去的政府谈话,向原被征劳工展现“道歉之意”。之后,日本政府将撤销2019年发动的半导体材料对韩出口管制,并重新把韩国列为安全保障出口管理上享受优惠措施的国家。

表面上,这是日韩两国正在探讨方案,解决两国之间因为二战期间被日本强征的韩国劳工的诉讼问题,在两国间产生的一系列麻烦。实质上,尹锡悦政府将国家置于地缘政治威胁之上,并且抹煞历史上的侵害和屈辱,已经等同卖国、态度令人震惊。

过去百年,朝鲜半岛一直在日本军国主义下痛苦求存,被侵略、被殖民,“慰安妇”和“强征劳工”这两个名词, 甚至应被视为日本修饰出来的产物,真实的形容词应该是“性奴”和“奴隶”。

作为日本侵略和殖民统治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韩国不去向日本讨回公道和正义,反而接受屈辱的“自行赔偿”,真不知道在韩剧里的“硬骨头”,到底丢到哪里去?尤其是在全力支持乌克兰“抵抗被侵略”的姿态相比,这又是何等的荒谬? 

美政府率先领导风向

早在3月1日,尹锡悦已有先兆,在三一抗日独立运动104周年纪念仪式上发表惊人言论,称日本已经由军国主义侵略者,转变为韩国各个领域的合作伙伴。

在日本从未对占领和殖民朝鲜痛悔、道歉,从未就侵略行为认错和赔偿、领袖一再参拜靖国神社、重新进行军事武装、准备重走军国主义道路的情况下;作为韩国领袖的尹锡悦,却表态称日本已经由侵略者转变为韩国的伙伴。

出卖韩国利益和尊严,背后却又是美国人的身影,美国政府率先领导风向,总统拜登几近同步发表声明,称赞韩日两国关系突破。

“韩国和日本宣布的方案,标志着美国最亲密的两个盟友之间的合作与伙伴关系,翻开了突破性的新篇章”,国务卿布林肯对这“历史性方案表示赞赏,韩国和日本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所做的努力让美国鼓舞”,刻意强调韩日是美国的重要盟友。

韩国政界恐低头接受

整个事件中最重要的启示是:美国的热烈、日本占尽上风及韩国的屈辱。反映出的是美国要求韩国解除矛盾和日本合作,联合起来围堵中国,又或者说是日本要求美国解决韩国的阻碍,作为全力对付中国的代价。

无论如何,这都对世界的和平稳定造成损害,尤其在于日本长期把持军国主义的态度、以及不曾承认侵略责任的巨大危险。

尽管韩国在野党共同民主党领袖李在明迅速发声抨击,谴责尹锡悦政府“选择了背叛历史正义的道路,这决定是外交史上最大的耻辱和污点”,但是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韩国政界人士人恐怕也只能低头接受。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