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是你让自己空手而回/黄春梅

美国不久前公布的6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到吓死人的9.1%,远高于市场预期,更是自1981年11月以来的最大值。

当晚消息一出,投资群组哀鸿遍野,惨了咯,这么可怕的数据,股市又要大跌了啦!

咦?不对咧,所有的美国股市只是轻微下跌,跌幅都不到1%,对起利息特别敏感的纳斯达克指数,跌幅更是轻微,事有蹊跷哦。

其实,原产品价格在这几个星期已经开始下挫,但通货膨胀数据被滞后效应所限制,所以无法即时反映最新状况。

而原产品价格的下滑,让市场已经意识到接下来几个月的通货膨胀将趋缓,所以这次即使是如此“高不可攀”,市场也没有什么反应。

经典的投资者迷思

那这就好玩了,之前美联储拼了命的加息,是为了什么?还不是要控制通货膨胀?那现在通货膨胀缓下来了,它还需要这么拼命吗?

如果不需要这么拼命了,是不是有另一个可能,开始减息,以挽救不断下滑的经济?

那如果加息对股市是毒药,减息呢?

答案不言而喻。

可是,很多人还是不相信。

建议顾客Z加码投资拉低均价时,他就告诉我说:“我觉得还会跌。”

喔,基于什么再跌呢?股市不是靠猜的哦,虽然短期会受不可理喻的市场情绪影响,但它始终是个就事论事,讲事实摆数据的地方。

当然,他讲不出来,然后匆匆就把电话挂了。

这就是很经典的投资者迷思,处在一个剧烈往下波动的市场里,就觉得这个状态会一直发生下去,诚惶诚恐,完全不敢行动。

投资不是靠直觉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说过,投资的诀窍在于,不要相信你的直觉,管好自己不要理会它。只要你所投资的公司基本面没有改变,就一直与它同在。

但99%的投资者,都没有办法做到这点,所以为何全世界的财富会集中在1%的人手中,那是有原因的。

接触过成千上万名顾客的知名理财顾问兼作家尼克默瑞就说过,你的财富不是投资表现所决定的,而是投资者行为。

这些恐慌的投资者忘了,牛市都是在坏消息声中悄然而至的,当好消息出现时,股市已经飞天了。

所以每次顾客告诉我,等稳一点时,我才入场,我会睁大眼睛问回他,等稳一点时,你觉得还有这个价钱吗?

而且,股市有哪一天是稳过的?100年前到现在,无时无刻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风波出现,让它剧烈晃动,你说它几时不动了?

如果你都知道一些好公司未来会腾飞到100令吉,那现在它大减价跌到30令吉,你愿意买吗?

等到最后赚不到钱

也许30令吉之后,它真的再下跌到20令吉,但最后都会去到100令吉,那买在30令吉,和20令吉,有需要那么在意吗?

尤其20令吉根本是个不知道会不会出现的“幻像”。

当然,没有人叫你在30令吉show hand,但至少你要明白投资的现实,它不是靠你的直觉,而是策略,你可以分批进场,而不是等等等,等到最后,又是那个赚不到钱的人。

在股市里,从来都没有人阻止你赚钱,让你空手而回的,其实是你自己,你到底知道吗?

 

 
 

 

反应

 

柔佛

坠高回酬投资陷阱 男子2个月被骗62万

(新山26日讯)六旬男子误信高回酬投资骗局,在不到两个月内投入逾62万令吉,最终血本无归。

新山北警区主任峇维尔星助理总监今日发出文告说,62岁的受害者于今年3月通过WhatsApp收到一名自称“淑珊”的陌生人信息,对方声称有一个可获得15%回酬的投资项目。

他说,受害者随后被邀请加入一个聊天群组,并被指示下载一个用于投资的陌生应用程式。

他指出,受害者信以为真,在3月22日至5月19日期间,分16次将总计62万5250令吉的“投资款项”汇入5个不同的银行户头。

“然而,当受害者尝试提取利润时,却被对方要求投入更多资金,这才惊觉受骗,并于周日(25日)报警。”

他说,警方援引刑事法典第420条文(诈骗)展开调查,一旦罪成,可被判监禁最高10年以及鞭笞或罚款。

他补充,当局将对那些出租银行户头的“钱骡”采取行动,并呼吁民众在进行任何投资或金钱交易前务必提高警惕,切勿轻信那些声称能轻易获得高回酬的投资机会。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