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政治明星命运多舛/胡逸山博士

在去年全国大选后,赢获最多国会议席但又各自未过半的两大政党联盟争持不下,以至新的联邦政府一时未能组成,国内外各界都捏着一把冷汗,端看政争结果如何。

在那政情动荡期间,却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显示刚在大选里被逼转换选区而又落败的前卫生部长凯利,独个儿便装拖鞋地坐在许是塑胶椅上低头滑手机,一幅落寞的神态,即使从斜脸也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让无论支持他与否者,都一时不胜唏嘘。

那可不是吗?就在一年多以前,凯利的锋芒可谓一时无两。在冠病最为肆虐期间,凯利的卓越执行能力被充分地展现出来。当时的先后两任被认定为“后门上台”的政府里的其他大多高官们的表现,客气一点可用平庸来形容,不客气一点时常是越帮越忙,“擅长”在不适当的时机讲不适当的话、做不适当的事等,以至本来就已四起的民怨更为沸腾。

委以抗疫重任

但当时凯利从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到卫生部长,一路被委以主导疫苗接种计划的重任。在面对本地史无前例的严重挑战时,他沉着、认真而又务实地推动该项攸关千千万万人命的项目,以科学为本,在浮现难关时不但亲自下场参与服务来了解实际情况,也灵活地去寻找、落实缓解方案,令到全国上下对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禁竖起拇指,也让大家更有信心地共渡疫情考验。

当然,那也不是凯利首次名闻遐迩。早在20年前,他的岳父敦阿都拉当首相期间,30岁不到的凯利被高度倚重,就冒出了他与他的班子被冠以“四楼仔”(当时首相重要助理的办公地点多在首相办公室大楼的第4层)的“雅号”,得以实质上影响本地的发展方向。

后来凯利索性全职投身政坛,选上巫青团长,也出任过青年体育部长,严格来说不算是位技术官僚出身的政治素人,而该算是一位身经百战的政坛“老将”,甚至在2018年巫统首次下野后曾问鼎该党主席高职,不过败在现任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手里。

而日前凯利被巫统开除的消息深夜传出,虽不能说令人惋惜,但他主要因近日来对于党内的一些运作模式高调批评就迎来如此严厉、终极的纪律行动,也着实让人惊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亚洲政党政治模式里,像他那样的政治明星的坎坷命运。

话说当代一个典型的西方政党,不过是一部为该党属下政客们的专业选举机器,绝少严谨的党内组织。如贵为美国总统的拜登,也不是他所属民主党的主席(而是另有名不见经传的政客出任),甚至不能说是民主党的“共主”,至多只是民主党内最能“摆上台面”的领袖之一,与其他民主党籍的国会领袖们集体领导该党。同样的,英国首相苏纳克也不是执政保守党的主席(通常由一位高阶政客出任),至多只能说是最受该党议员们拥护的领袖。

抨击党受对付

而无论是民主党或保守党内都有许多像凯利般能言善道、不留情面地抨击党或党领袖的其他政治明星,但却从来没有听过彼等会因此被采取纪律行动、开除或冻结党籍的。唯有在彼等惹上刑事官非或犯上道德瑕疵时,方会被劝说暂隐政坛,以免牵连该党的声誉。

但在典型的亚洲政党里,虽然可能也有近似民主的党内选举,但却是阶级深严、长幼有序的。以党主席为首的主流派掌握着该党从意识形态以至党产处理的绝对控制权。所以,像凯利般不听党中央指令者,也就会被毫不留情地排斥了。到底哪一种政党运作模式更能促进良性的政治运作,那就见仁见智了。

反应

 

言论

听凯利一席话/章龙炎

巫统刚刚完成改选,成绩一如所料倾向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领导的当权派。

今年初被巫统开除的巫青团前团长凯利最近在播客Keluar Sekejap点评,不否认扎希在巫统势力很强,也指出中选的党中央领导,有好几个是巫统前主席拿督斯里纳吉的中坚支持者。

他因此认为,Bossku虽然身陷囹圄,但其事迹尚未终止,为一股不可忽视并可决定巫统未来的力量。

以凯利的聪明,他的这番言论并不是一些人认为的后知后觉,而是要挑拨。他不突出的是巫统党选成绩反映了巫统基层的声音(扎希与纳吉是同一阵线)。这股声音不同情像凯利这样的前同志以及所谓的“代理帮”。

借纳吉之名增流量

另外一个可能是现实的动机即凯利本身在马来社群的声望地位并远不如纳吉,因此借纳吉之美名或增加其播客的流量。

凯利向纳吉“借光”的行为的意义,还在于已经失去人身自由超过半年的纳吉,为何还让许多敌人与朋友“念念不忘”?

大家马上想到的是,纳吉的社交媒体(主要通过管理员)继续活跃,网络上还要一股支持他的力量替他声援。纳吉与牢外世界的联系并没有完全断绝。

不过,单单有社媒平台而无卖点,成不了气候。

对纳吉的政敌而言, 负面评论纳吉是“卖点”,也就是以抨击纳吉为自己加分。可是,这些抨击的效果却适得其反。

这要如何解释?

看来是他的政绩。我之前曾提到,纳吉后的数个首相的政策,跳不出纳吉的框框。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纳吉时代的基建计划第二捷运(MRT2)正式全线开通。

希望联盟第一次执政的时候,以“省钱”为理由,为MRT2减站、缩小车站规模及更改其他一些原有的规格。希盟在野的时候,指控MRT计划造价太高(意思是涉及“干捞”)。总之,纳吉的MRT计划涉及贪污。

但纳吉的第一个捷运提前完成因而省了大笔钱;差不多在同一个时期推介的槟州海底隧道到现在连影子都看不到。

所以,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为MRT2主持启用典礼,表面上是当今政府的“政绩”,实际上是对纳吉的政策的肯定(如果是以希盟在野时的标准,那就是对挥霍贪腐的肯定了!)。没有前人的耕耘,哪来现在的果实?

接着下来,纳吉时代的大型实体计划会陆续完成。

实体计划(是的,不包括较“抽象”的政策)名副其实是民众看得到摸得着的计划。像捷运这样的公共交通,进一步完善了吉隆坡作为国际都会的形象和地位。

一开始就看得到纳吉计划前瞻性的民众,对纳吉因为政治报复而受到惩罚感到可惜和愤怒:而以前指控纳吉等在这些计划里“刮人民血汗钱”的人,我倒是希望他们在使用这些设施时,摸摸良心(前提是良心还没被狗叼走)。

凡走过都留下痕迹

如果安华还继续当首相,照理会继续以这些计划为自己加持,对许多民众而言同也是对纳吉政绩的肯定,值得一赞。

凡走过的都留下痕迹。对一个政府前首脑而言,夫复何求?凯利现在只能以局外人评Bossku,情何以堪?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