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放眼看新教长的表现/亦鸣

来自人民公正党的新任教育部长法丽娜,抨击塔利班禁止女性上大学的政策落后且歧视性,证明这位新女教长具有捍卫女权的决心。

大马的女权运动成功奠定了女性的权利,若是因为宗教的限制,而禁止女性在大学追求学问,是一种开倒车的作法。新教长具有推广女性权利的责任,以便让男女获得平等教育机会。

以前中国旧时代不鼓励女性求学,于是假借“女人无才便是德”的意识形态,限制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前那种三从四德的社会观念已经成为落后的代名词,如今的华人社会已经对这种歧视女性的思维嗤之以鼻。虽然马来社会比其他回教国家进步,但相信如有不慎,这个国家的女性将会被限制自由。

检讨前朝教育措施

法丽娜作为新科教长,对时势相当关注,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女性。她在处理教育课题必然有她的新风格,正在检讨前朝政府所定下的教育措施。尤其是前朝政府的教育部长拿督莫哈末拉兹,把假期时间表弄乱了,这位具有慧眼的教长持有不同的看法,认为1月开学的旧措施应该给予还原,深信不久她将把假期时间表给予纠正。

新人新作风,她也可能会检讨小六(UPSR)与中三(PT3)考试,她认为这两项考试是否重启,取决于教育部对《2013年至2025年教育大蓝图》结果的评估。自从这两项考试被废除后,产生了不同的回应,有些人认为学生应该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但另一些人则坚持考试成为一种压力,可以产生比较优质的学习成果。

从教育界人士的反应,许多学生因为没有了考试而显得提不起劲学习,作为家长的也希望学校正式考试来鉴定学生的进度。尤其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学生失去了追求更佳成绩来做比较。那些通过学校课堂评估,产生了偏差的现象,于是许多家长更期待新教长恢复以往的考试评估方式。

承认统考胎死腹中

虽然法丽娜来自希盟的主要政党公正党,该党却无法实践希盟所许下的承诺。如今的政府是团结政府,希盟所承诺的宣言已经无法成为团结政府所须承诺的宣言,于是承认独中统考文凭是胎死腹中了。虽然法丽娜拥有开通的思想,没有种族主义,但却碍于团结政府不是单独由希盟掌权,于是看来这个华社所紧张的教育课题只好搁置一旁了。

但从她处理分配民众华小的师资问题,这所华小的6位教师因山崩殉职,教育部没有拖延,而是立马就给予处理。她是处于诚恳型的政治人物,不但亲民,而且和蔼可亲,完全没有架子。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安插她成为教育部长是得体的,深信她不会搞出黑鞋白鞋的笑话。马智礼的黑鞋白鞋至今都成为大家无法磨灭的话题,如今的学校多数都穿上黑鞋,似乎家长也都认同黑鞋比较适合他们的孩子。

法丽娜一上台,并没推动任何足以让人觉得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论,虽然平平凡凡,但却让众人都觉得这位新教长可胜任愉快,不会搞出新花样。加上教育部副部长林慧英的互相配合,必然不会让教育部成为大家所诟病的对象。

 

 
 

 

反应

 

要闻

2025年教育修正法案 保障孩童受教育权

为全面提升国民竞争力和实现全民教育,教育部拟议的《1996年教育法令》(第550号法令)修正案,将义务教育阶段延伸至中学。此举旨在切实提高学生入学率,有效降低辍学率,保障每个家庭的子女都能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确保他们未来的社会竞争力,从而推动国家教育的整体转型升级。

政府于2002年通过《1996年教育法令》第550条文修正法案,正式将第29A条文纳入法规,明确规定国家义务初级教育,小学阶段教育平等权益也正式受到法律保障,并于2003年开始实施小学义务教育。 

中小学列义务教育

教育部总监拿督阿兹曼在日前召开的媒体汇报会上指出,此次除了进一步修订现有的第2条(第2条款)和第29A条(第3条款),将义务教育范围扩大到包括小学和中学教育,也增加一项新条文,即第32A条(第4条款),将中学教育明确规定为国家义务教育。

这意味着,除了6年小学教育,政府也强制所有公民家长必须让孩子完成中学教育。

目前,这项修正法案已完成总检察署审核程序,并在今年提呈国会下议院。 

秉持教育民主化的理念,每位大马公民皆享有教育平等的权益,这项公民权益也受到宪法保障。

他说,通过修正法案将中学教育正式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不仅是当局为实现全民入学所做的努力,也是大马昌明政府推崇“教育培养德行”价值观的体现。

教育部长法丽娜强调,修正法案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中小学生的入学率,并解决中学辍学的现象,尤其是高中。

教育部持续推动多项努力和升级举措,包括提供与时并进、质量卓越的教育纲要和机会,积极解决学生辍学问题,以确保每一名大马公民,无论其背景如何,都能平等获得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以基础教育为主,中学阶段则着重于培养知识、技能和品行兼具的新世代公民,进而缩小社会差距,提升整体福祉,并为国家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力资本。

法丽娜强调,政府将义务教育延长到11年的举措,旨在确保学生能够完成中学教育,并至少获得大马教育文凭(SPM)或政府承认的技职领域资格。

支持B40 减少辍学

深化教育改革

1996年教育法令修正法案旨在落实教育部《2013-2025年马来西亚教育蓝图》(Malaysia Education Blueprint 2013-2025)中提出的解决学生辍学问题以及为B40群体提供教育支持。

教育部的数据显示,在2003年至2024年间,全国小学学生的入学率已从92.90%显著提升到99.39%,远超95%的普及入学率标准。

教育部相信,通过实行中学义务教育,将能延续这个目标,而这也是积极推动修正法案,实现中学教育全面普及的最终目的和最佳途径。

提升家长对教育认知

确保学生出席率理想

在推行《1996年教育法令》修正案的过程中,教育部将优先致力于提升家长对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以及确保学生出勤率达到理想目标。

对于未能依法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或对子女学业疏于管理的家长,教育部将首先进行深入了解与耐心劝导,只有在沟通无效,且确属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慎重考虑启动法律程序,将其作为最后的辅助手段。

法丽娜说,在修正法案中,当局将以实施小学义务教育的经验,优先考虑社区内的宣传、意识和责任,确保政府提供所有必要的教育设施、改善入学机会、确保学生真正得到援助。

当局也将通过“家访计划”(Ziarah Cakna)等举措,识别辍学和跟进学生出勤率,监督团队将通过系统中记录的的学生出勤数据,深入基层社区,确定缺勤的原因,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长对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重要性的意识等等。

“只有在采取所有这些努力之后,如果依然有家长忽视子女的上学出勤率或没有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才会对家长采取法律行动作。”

她强调,所有马来西亚公民皆享有免费的义务教育,并且有各种援助计划可帮助低收入家庭,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孩子因家庭经济问题而辍学。因此,经济挑战不该成为学生缺勤甚至辍学的因素。(资讯)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