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成为深圳2.0的梦想起点/勤保伟

提到新柔,大多数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每日繁忙的关卡和成千上万为了新币收入跨境工作的马来西亚人。然而,在柔新经济特区(JS-SEZ)协议正式签署后,这片区域或许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转型契机。

几十年前,中国深圳凭借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成功从一个小渔村蜕变为高科技城市。而今天,新山是否也能凭借与新加坡相似的地理关系,再次书写属于自己的经济奇迹?

作为柔佛州的首府,新山与新加坡的地理关系与当年的深圳和香港极为相似。新加坡作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其国内生产总值远远超出新山。然而,这种不对称关系恰恰是新山可以借力发展的最大优势。

深圳的成功经验表明,南方邻国的经济外溢效应可以成为一个区域崛起的催化剂。深圳凭借香港的资本、技术和市场,吸引了腾讯、华为等世界级企业的落地,并迅速成为中国的创新中心。而新山,同样有潜力通过新加坡的经济外溢效应,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基地向高价值经济中心的转型。

柔新经济特区的成立无疑为新山实现“深圳2.0”的愿景提供了重要平台。要实现“深圳2.0”的梦想,新山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并弥补当前的短板。

吸引龙头企业落户

以下是几个关键方向:

柔新经济特区不仅涵盖传统制造业,还重点发展半导体、数字经济、医疗设备和新能源等高附加值领域。新山应专注于吸引这些行业的龙头企业,通过产业聚集效应形成高科技生态圈。例如,深圳成功吸引腾讯和华为落户,为其数字经济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同样,新山应积极推动类似的企业在特区内设立区域总部或研发中心,强化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改善交通  留住人才

新山和新加坡之间现有的关卡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每日塞车的场景不仅对跨境劳动力造成压力,也可能影响未来投资者对特区的信心。因此,提高通关效率或增加其他跨境交通设施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区域流动性,为特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深圳化”的核心在于创新,而创新离不开高水平的人才。目前,我们面对的一大问题就是人才外流到新加坡。首先在想如何吸引人才到新山来之前,应该先想如何留住人才,之后才通过吸引外州和其他国际市场的人才到来,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要成为区域经济中心,新山必须建立一个国际化且高效的营商环境。这不仅包括提供有吸引力的税收激励和融资政策,还需确保法治的透明和政策的一致性。通过与新加坡的合作,新山可以学习借鉴其在法律、金融和城市管理上的成功经验,为国际企业提供更安全和可靠的投资环境。

柔新经济特区的成功不仅将改变新山的经济格局,还将为马来西亚整体经济带来深远影响。通过与新加坡的合作,新山有望从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地,转型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经济枢纽。而特区的发展也将增强马来西亚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为国家迈向高收入经济体奠定基础。

柔新经济特区的签署为新山书写“深圳2.0”的梦想,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在这一平台上,新山必须通过提升产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培养人才和优化营商环境,最大化利用地理优势和政策红利。

只要能够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性的机遇,新山不仅有望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引擎,也将为马来西亚的未来经济发展,树立一个全新的标杆。

 

 
 

 

反应

 

灼见

【灼见】筑起数字金融的防火墙/勤保伟

过去的星期四,多家股票交易平台无法登入,投资者苦等数小时无从交易。随后,真相揭开有骇客攻击数家证券行后台系统,非法操控交易账户炒作个股,高峰控股与大马邮政股价短时间内大幅拉升,估计相关人士非法套利逾千万令吉。

这起网络袭击并非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对整个金融市场诚信与国家数字化基础建设的一次正面冲撞。马来西亚若想要迈向高端数据中心枢纽、数字金融强国、人工智能(AI)技术投资热土,这类事件必须成为转捩点,而非被草率掩盖的一页插曲。

这次骇客攻击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并非简单的账户密码泄露,而是直接利用了证券行系统本身的漏洞。这揭示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即使用户未开通线上交易权限,也难逃被系统操控的风险。一旦这类漏洞被复制至更大规模的平台,例如银行、电商或身分系统,后果将难以估量。

股市诚信根基受挑战

这些事件若发生,将重创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谁能保证下一个爆炒股不会是因为后台有人远程打单?谁又能确认,自己的资金不会在不知情下被利用来完成一场精心设计的操控游戏?这并不仅仅是交易系统的问题,而可能会导致资本市场的诚信根基遭到挑战。

此类事件若发生在美国、日本或新加坡,监管机构往往在短时间内就会提出初步调查结果,并迅速冻结可疑账户、限制相关股票交易,甚至暂停整个平台,以确保系统无后门。然而,大马机构目前的反应却仍有待观察。

或许政府可以考虑建设金融数据安全监管独立机构,资本市场同样需要一个专注于交易平台信息安全的专责机构。交易系统审计机制,强制所有证券行定期提交后台系统审计报告,并对外公布高风险技术漏洞的改进进度。同时制定灾难响应标准作业程序(SOP),一旦发生攻击,是否暂停交易?是否冻结账户?是否延迟交收?必须有透明机制,而非让交易者在混乱中自求多福。

未来科技成潜在风险

政府推行国家数字身分(MyDigital ID)、推动AI、鼓励线上实名认证(eKYC)和无现金交易,诚然是国家发展的方向,但如果背后缺乏一套完善的网络防护系统和数据主权保障机制,只会让这些未来科技变成潜在风险。

系统被骇客袭击,在离不开网络的今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件,世界各地已有前车之鉴。多个先进国家的金融系统也曾发生过被骇客入侵。包括知名加密货币的平台,也屡次传出虚拟货币被盗的新闻。

马来西亚若要吸引国际科技巨头在本地设立区域总部或数据中心,必须展现出我们不仅有廉价土地和绿电,更有安全环境。否则,任何高科技投资都会对本地缺乏网络韧性的基础架构,打上问号。

马来西亚也该仿效一些先进国家的网络安全策略,包括设立国家级金融科技沙盒测试。在推行新型交易系统与AI模型时,需通过网安压力测试。同时拟定交易平台技术最低标准包括IP追踪、两步认证、异常交易警示、可疑登录冻结等功能。安全透明评级机制让投资者清楚知道平台的安全等级,就像食品卫生评级一样。

这次袭击只是冰山一角。骇客在测试我们的底线,而国家的反应,将决定未来国际市场对马来西亚的信任。我国正处在数字转型的分水岭,要么向前建立可信赖的数字金融架构,要么就在一次次的骇客袭击中面临各种损失。

网络安全不是IT部门的事,是国家未来生死攸关的事。只有建立真正全面的数字防火墙,马来西亚才能安心迎接AI、大数据、数字经济的全面到来。因为没有安全,何谈信任,没有信任,又何来投资?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