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性犯罪的成因/周若鹏

近两周爆出好几宗和性相关的罪案,大学教授涉嫌性骚扰学生、心理医生涉嫌性骚扰病人、本地出现色情演员,以及警方侦破线上贩卖儿童性虐待材料。有时我会想,这些恶行是自古如是,抑或越来越猖獗?

警长的说法是色情网站太多,让人成瘾,诱人犯罪,故此性罪案越见猖獗。这是大多数人想当然的线性推论,然而可有证据支持呢?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结果兼而有之,有说看色情网站会提高暴力倾向,也有说全无影响,甚至可减低暴力倾向,没有绝对的结论。

再者,造成性犯罪的成因复杂,不能排除人格因素;是色情网站造就色情狂,抑或本是色情狂所以才沉迷色情网站呢?我冰清玉洁,从未看过(希望你信),但我也有我的推论,这东西是很难让人沉迷的,因为看了3分钟后通常就兴趣缺缺了。那些能痴迷更久的人,不是身体机能太好,或许心理本就有点毛病。

从另一角度来看,也许这类罪行本就存在,是网络让它增加曝光。根据马大女权俱乐部的问卷调查,在校园内每5个学生就有一人经历性骚扰,乍听夸张,但我是相信的,因为我听过受害人对我陈述在大学受骚扰的经验,那是在网络时代之前的事,相关讲师逍遥法外,因为无人相信举报有用。

滥用职权占人便宜

无论是教授还是心理医生,都是以职权之便占人便宜,以前无人对付,现在不同了,就算有关当局怠慢,受害人可借助网络力量讨伐;据闻教授涉嫌传送的色情图片被张贴在校园,并公布上网。我真纳闷,凡经过电子传输的资讯都会留下“数字足迹”呀!这是很多没当教授的人也晓得的常识,除非真的是精虫攻脑变蠢。事情闹开就不可忽视,于是教授停职,医生吊牌。

既然问题的根源无法确知,扑灭色情网站也不能治本,那只得从执法下手了吧?欣闻警方认真对待儿童性虐待罪案,近日逮捕13人。然这恐怕只是冰山一角,尽管和国际执法单位合作收集了10万涉案IP,6年前还特设软件追踪色情网站用户,却因人力不足无法尽查。

警力毕竟有限,也许更重要的是教育和辅导,提高民众自我保护的意识,莫让自己或身边的人成为受害者。

 

 
 

 

反应

 

要闻

张念群:零容忍校园性犯罪 你碰,你走!

(新山13日讯)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指出,对于涉及校园性犯罪的教职员,应该采取“你碰,你走!”(You touch, you GO!)的零容忍立场。

她说,此举是确保学生权益受到最严密的保护的同时,也是对学生的责任和义务,父母们的心愿和教育者应该共有的立场。

她昨晚在脸书发文表示,在担任副教育部长期间,只要接获学生投诉教职员涉及性骚扰案件,都会第一时间采取行动,立即将涉案人员调离学校,避免继续与学生接触。

张念群也是行动党古来区国会议员。她昨日陪同宽柔中学古来分校6名女校友召开新闻发布会,揭露曾有男同学盗用她们的照片,并利用深伪技术合成不雅照片的事件。

她郑重表示,将全力协助受害者捍卫权益,追究涉案者责任。

她也指出,教育部已于2023年11月3日制定新的处理指南,涵盖校园性骚扰与性侵案件的标准作业程序,适用于中小学及大专院校,旨在确保案件能被透明、公正及迅速处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