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安华有王安石张居正之风?/甘德政博士

拿督斯里安华担任副首相时,非常推崇中国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并以“王安石变法”为榜样。

但是,众所周知,王安石失败了。他辛苦几十年,最后狼狈下台,草草收场。

安华的际遇,比偶像王安石更惨。他走IMF改革路线,遭到反动势力的猛烈反扑,被打入万丈深渊,沦为阶下囚。

改革更成熟稳重

如今,安华经历无数苦难,峰回路转登上首相大位。最黑暗的政治迫害,最无耻的身边人出卖,他都遇过,这使他对人性的洞察更为透彻,在执行改革方案时,比以往更加成熟稳重。

从最近安华公开声明拒绝LGBT、共产主义和世俗主义等一系列动作来看,他有超越王安石、朝向张居正务实路线的倾向。

明朝的张居正,是中国古代少数能改革成功的政治家,他是怎样办到的?

张居正从底层做起,吃过苦头,见过世面,深懂人性。改革第一天,他就抱着一个原则,让自己活,也让别人活。具体而言,就是我不砸大家的饭碗,大家也不要造我的反,我去改革,大家少贪点,改而不革,是为改革。

改革风险非常大,归根究底就是两个字——利益。旧机器虽破,但很多人要靠它吃饭,若有人大刀阔斧修理,搞不好就砸掉很多人的饭碗。

张居正既不清正,也不廉明,拉党结派,打压异己,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朝廷上的奸人都被他整掉了,你说谁最奸?

张居正刚好碰上什么都不理的懒皇帝,所以可以放手去干。他把所有不服的人都打服,谁敢出声就灭谁,所有人都认他当大哥,这就叫实现团结。

一条鞭法简化问题

张居正改革,事实上只做两件事:一条鞭法和考成法。

一条鞭法是税制改革。古代百姓上缴税赋,通常不是给现金,而是给实物。但实物不耐久,放进官库很快烂掉。有时官员发现,粮价还不够运输费,那就别折腾了,干脆放着喂仓鼠。这种制度既没效率又浪费,还有很多中饱私囊的机会。

一条鞭法规定全国从实物税变为货币税,说白了就是不收东西,统一改收钱。这命令看上去很简单,执行起来不简单,因为既得利益集团必定反抗。

张居正知道无官不贪的定律,就留给大家一些后路,实物折算会根据不同地方情况来调整,于是皆大欢喜,朝廷拿到真金白银,老百姓也不用听官员糊弄,贪也好,抢也好,说好了宰一刀就宰一刀,至少日子好过点。官员好处少了,但日子还过得下去,那就妥协吧!

事实证明,政策越复杂,漏洞就越多,执行越困难,王安石的青苗法因此失败。反观一条鞭法看似简单,却是智慧结晶,把复杂的问题搞简单,就是张居正的能耐。

另一个考成法,用现代的说法就是KPI绩效考核制度。

张居正很清楚,要指望懒惰官僚突然良心发现,努力工作,那是天方夜谭。他反复思索,想出一个办法,具体来说就是记账。各级官员每年开头,把要完成的工作列明,抄录成册,自己留一份,朝廷留一份,到年底一对,如果没有达标,那就准备降级吧!

张居正讲到做到,考成过关,才能升官,逼到各级官员一改作风,认真干活,兢兢业业,只求年底考核合格,那就菩萨保佑,整体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改革政绩获认同

张居正一路混上来,官场的歪门邪道、贪污伎俩,他比谁都清楚。当年他老人家捞钱时,下面的年轻官员还在啃烧饼,如今最奸的老滑头当权,没人敢跟他玩花样。

当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政治腐败不堪的情况下,张居正以深不可测的心计、阴险无比的手段,夺取了最高领导权,并发挥不世奇才,在尽量不得罪人的情况下,把事情给办了,国家迎来新的生机。

他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怕风险,不怕威胁,是伟大的改革家。他也有缺点,他专断独行,待人不善,表里不一,声色犬马。一句话,他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而是复杂的人。

张居正死后被抄家,长子自尽,次子充军。无论如何,史官没否定其改革政绩。他推考成法,整顿吏治,贪官闻风丧胆;他推一条鞭法,百姓为之欢颜,天下丰饶,仓粟充盈。

如果安华在任内能完成税制改革和公务员体系改革,对国家而言已是功德无量,对他个人而言,也完成了从王安石到张居正的人设蜕变。

反应

 

灼见

【灼见】魏家祥在安华心中的地位/洪东水

行动党雪州行政议员拿督邓章钦年前祭出“退师表”,原以为他真的准备把棒子交给年轻人,然后从政坛上退隐,但他却学到敦马哈迪医生的退而不休,对着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随团访问中国的课题穷追不舍。不论魏家祥是被邀请或自荐,然后花费公帑或自费,都是邓章钦想攻击的话题。

魏家祥随团访问中国,其身分是比较特殊,他是团结政府的一员,却没有内阁部长的光环。于是魏家祥仅能以政党身分出现,不能代表内阁部长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对话,也就是说没有国家对国家的参与权。魏家祥在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的心中,具有同僚的认同感,但安华依然尊重行动党陆兆福与倪可敏是带着内阁光环出席政府与政府的会晤。

魏家祥有机会参与,也仅是客串性质,懂得扮演本身屈就的角色。若魏家祥是自荐,却能够与首相、陆兆福与倪可敏一起出现在清华大学与非官方场合,足见首相有把魏家祥看在眼里。若是魏家祥没有代表性,那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就不会与他讨论政治与经贸合作课题。首相是非常尊重行动党的领袖,但也稍微照顾依然是团结政府一员的马华,虽然有厚此薄彼之势,但魏家祥肯委曲求全,让首相放下了心头大石。

若是自荐就能参与中国团,那么邓章钦可以试一试,向首相自荐随团访问中国,就可以证明原来首相中国访问团是可以自荐的。既然是可以自荐,那么行动党领袖都可以自荐,尤其行动党是名副其实的执政党。但看来有些高层人物似乎没有在被邀请的名单,而邓章钦却没有质疑他的领导被忽略了。

共同促进马中关系

显然有很多“内幕”不是外人所能够理解,而当事人也明白没有被邀请的原因,聪明的政治人物保持缄默,就不会让自己感到尴尬。

邓章钦可能有政治意图,他想借此攻击魏家祥,恢复自己在雪州的政治地位,但他还须顾忌大家都是同在一条船的份上,给马华一点面子。首相都懂得给马华一点面子,也就是容许马华扮演政党对政党的角色。

他应该明白“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意义。原本马华与中国共产党关系密切,马华一向来推崇一带一路的思维,被中国视为可以合作的对象。行动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就没有那么融洽,他们曾经质疑一带一路的方针。

如今随着安华确定一带一路可以带来经济效应,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安华执政不久,就趁着斋戒月内访问中国,对其诚意深表认同,于是行动党也必须随着首相的意愿,开拓对中国官方的互惠互利政策。行动党是时候展现促进双方良好关系,并让马华也共同扮演撮合的角色,共同为进一步促进马中良好关系,做出贡献。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