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学界的不良现象/廖文辉博士

在大专院校教学和科研近20年,经手的研究项目和出版约有数10种。在这过程中,常会碰到一些非学术、自以为是的干扰,我本身也听闻一些例子。

在这些例子中,由林水檺、何国忠、何启良和赖观福主编的《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在出版后,被要求下架回收,或许是其中一个较为显著的例子。我当时也买了一套收藏,不久后收到来电要求退款回收。

政治干预学术

好奇心加上“雨夜读禁书”的乐趣,自然回拒。事后打听才知道书中论及华人政治的一章,由于事涉批判马华公会,才被要求回收。这无疑属于政治干预学术的例子。

还有一种是资助单位闹双包,支持计划的一派与另一派意见分歧,或者是事前没有很好的协商沟通。最后只好将进行中的计划搁置。

另有一种是外行干预内行。一位曾任职于出版社的女士坚持其舅舅专著的封面必须放上“博士”的学历,理由是这个学位是其舅舅千辛万苦,寒窗苦读而获得,所以必须要放在封面。问题是有哪一位的博士学位不是历经各种考验方才取得,我只好将新加坡国立大学出版社的网页链接给她,让她看看有哪一本著述是将“博士”“教授”挂在封面的,最后她才无话可说。

这是自以为内行,来干预学术的操作,这个还比较好处理,只要拿出具体事例,坚持到底,只要对方通情达理,基本可以解决。

最麻烦的是合作或出资的单位已经有自身的议程和套路,无法沟通,这种情况最好及早抽身,免得最后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曾经谋村镇有心人让我协助策划当地的资料收集和整理,给他提供了许多意见,也安排了学术人员。结果对方坚持要扩大收集其他周边村镇的资料,同时还附上一些奇怪的条款,有理讲不通,完全不理我们的意见和顾虑,最后只好退出。

不利学界发展

以上属于外力干预而形成的问题,另有一种是明知故犯,或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为之。曾经看过一种学术出版品,“执行编辑”4个斗大的字体,以及执行编辑的名字,竟然与作者的名字同时出现在封面。本应只能出现在版权页的信息,却以紫夺朱,与作者同列,如果我是作者,肯定要求回收重印。

还有一种,明明就是一本编辑的书刊,结果却从编者摇身一变为著者。至于巧妙的剽窃学生作品,由于手法高明,碍于老师的权威,只好屈服,降为第二,甚至第三作者,这中情况又等而下之了。

上述的情况,相信不少学界同仁或多或少都曾经面对,这些不良现象,确实不利学界的发展。

反应

 

言论

学术界的游戏规则/萧婉思博士

如果不是法国历史学者Serge Jardi把事件放在社媒,而又如果本地媒体没有将之当成新闻报道,相信一般普罗大众也不会关注那些只有一小撮人才会看的学术论文。

我指的是最近博特拉大学学术人员把中国福州帆船变马来帆船事件。

很多人说博特拉大学两位学术人员有扭曲历史之嫌,否则身为该领域专家,怎么会搞不清楚两艘帆船之间的差异,况且这篇论文还通过了匿名同侪盲眼审核(blind peer review)。

论文的作者之一坚称她有亲自在印尼的博物馆看过该船模型,然而印尼有关当局已经否认那是他们的典藏品。难道是罗生门?

这起违反学术伦理事件可以从两个层面去讨论:学术人员的研究态度以及大学的升迁机制。根据个人经验,博特拉大学两位作者说不上故意窜改历史,顶多只是学术态度不严谨而已。两位的学术水平我不敢斗胆评论,毕竟不是来自同一领域。

另外,该期刊的匿名同侪盲眼审核也大有问题(假设该期刊有同侪盲眼审核机制),但问题不在机制,而是匿名审核者本身,他们也同样犯下不严谨的过失。

我曾经审查过一些期刊论文,先说,这是无偿的工作,最后那次我花了一周写了9页评语。期刊主编会找我审查,因为那是我的研究领域。

为发表而发表

初步快速浏览完那篇论文后,我就知道作者群显然不专长于此,因为他们犯了一堆低级错误,包括不正确使用专有名词和乱套用参考资料。我建议作者群大幅度修正,否则无法刊登。

我跟友人提起这件事,她问我为什么不干脆把文章拒绝。我回说,我知道这是他们的“找吃”工具,如果他们愿意花时间修改,让他们出版也无妨。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个道理我懂。

不过坦白说,那个研究我真心觉得没价值,明显就是为了发表而发表。在学术界,这种水准的论文多如牛毛。

发表学术论文是象牙塔里那些人主要的升等方式。一般上,只要论文在学术期刊的发表达到一定数量,基本上就符合大学升等条件。当然,论文发表在什么等级的期刊也是有差别的。不过,大学要求旗下学术人员大量发表,并非只是用来审核升等申请,这些论文发表数量会影响大学的排名和信誉,所以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因子。

为了能在大学继续生存,这些学术人员唯一能做的就是依照游戏规则,玩好玩满。

另一边厢,为了提升排名,高等教育机构掌权者也乐于接受这些来自西方的规范,反正做研究的不是他们。

付费即可出版

出版博特拉大学学术论文的期刊被列为掠夺性期刊,换言之,这些期刊是纯粹以商业盈利为目的而发行的低品质期刊,毫无诚信和水平可言。

发表论文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设计研究、收集资料、分析数据、撰写文章、投稿期刊、等待回应、修正到正式被期刊接纳,少说也要一到两年的时间。人文和社会科学类的会更长,因为需要长时间进行田野调查。

大学里一般新进的学术人员会被要求在5到7年内提出升等申请,一旦升迁不过关,助理教授合约到期后就要sayonara,升上副教授等同拿到一张长期饭票,实现真正的“学术自由”。

所以大家可以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只需付费即可出版的掠夺性期刊,全因市场所需。

必须说明,以上只是一般国内外国立大学的情况,国内私立大学是做生意的,可能有不同的游戏规则。

最近英国威尔斯一位生物学者趁转职休息期间,逐一检视英文世界发表的科学论文。

他在著名的科学论文讨论区PubPeer标记了约2000篇有问题的论文,大部分都是图像操纵问题。

他说,针对他的疑虑而回应的作者、大学、研究机构和期刊少之又少。要这些人面对自己的错失其实很困难,因为这攸关学术人员的仕途以及大学的信誉,因此不难想象即使多么的不合理,博特拉大学依然还是会大力捍卫自己的学术人员。

严惩以儆效尤

大马国立大学员工的薪水全来自纳税人的血汗钱。博特拉大学的两位作者被指错误使用照片和把论文刊在付费即可出版的期刊一事,若经属实,高教部理应严惩,以儆效尤。

例如两位作者几年内不能申请研究经费或冻结他们现有的研究经费,并且重新审查他们至今所发表的论文。

若上新闻这篇论文是其中一篇他们用于职位升迁申请,则必须撤回已授予的新职位头衔和一切福利,打回原形。

大家以为象牙塔里面那些人都很崇高,对吗?博特拉大学事件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虽然这说不上是学术界的日常,但也算常见,只是一般社会不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