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大马羽总祭出大企业“无情手”/黄詝瀚

“没有谁是无可替代的”。自幼,我就被灌输了这个价值观,特别是针对工作岗位的保障。

我母亲在美国跨国公司就职多年,每一年的年头,她都会比较焦虑,因为公司会公布新的架构。在她就职的12年里直到退休,总共换了6位领导,而且每一年,人事架构变动是惯例。

我还记得当时无知,问了母亲“您在公司服务这么久了,对公司的贡献不少,难道工作会不保吗?”母亲很耐心地回复“美国企业福利好工资高,但非常无情,经营管理方式都和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的著名前总执行长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理念相似,只要现年工作表现不达标,都可以革职。过去业绩已是历史,绩效评估里不会纳入考量。

后来,自己踏入社会工作,也在本地上市集团任职,后来也在中国跨国企业打拼,领悟到母亲当年的教诲。无论是本地企业,或是中国企业,全部也仿效了美国企业的经营理念,只要表现不佳或员工无法融入,就可以被替代。在攀登企业阶梯的过程中,即使升职上位,我从来都不敢位不期骄,反而无时无刻都担心会被替代。其实道理很简单,位高权重,别人都虎视眈眈,稍有不慎,取而代之,何等容易。

就在我打工最后的日子里,提出呈辞时,还记得一位资深领导对我说,“您今日的地位,都是公司造就了您,没有公司的平台,您的事业不会发展得那么好。如今离开公司,您想清楚了吗?相信以后的路非常难,所谓的朋友也会少了一半。”

90后球员不一样

由于年轻气盛,我也很有底气的和这位领导说,“在企业打工,除了业绩的压力,公司政治等挑战非常耗青春,想到外闯,即使知道没有组织为靠山,会很辛苦,最起码最后的成果是自己的。”

这让我联想国家羽坛近日的风云。

关于一哥李梓嘉和女单天才吴堇溦,媒体报道和文章都不少。其实,也不想蹭热度,但从事件中,我认为有很宝贵的人生经验可以供年轻一辈学习。或许从大马羽总的视野,没有一人可以大于组织,即使是李梓嘉或是吴堇溦,所以选择了杀鸡儆猴的手法。这和任何大企业是一样的,从来不认为没了谁就会倒闭。可是,大马羽总忘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它非商业组织,人民国家利益大于任何商业条款或考量。

另外,90后和当年拿督李宗伟那一辈的球员不一样,今日的年轻人追逐个人梦想和开辟自己的道路欲望,往往都放在组织的综合利益之上。再加上,当组织里的成员一一离开,宁可到外冒险也不留在安乐窝里,羽总是不是该自我反省,而不是手握鸡毛当令箭呢?

国家付出金钱和多年的栽培,说白了都是双方你情我愿的安排,如果一方不愿意继续下去,何苦咄咄逼人?运动员也用了青春、泪水和身心疲惫换来一个代表国家的机会。他们也冒着被革除的风险如詹俊为,难道选择离开是忘恩负义吗?

够底气胆量可外闯

之前,我得知吴堇溦想以自由人重返羽坛,尝试联系并成为赞助商,好让她能继续职业道路。我对李梓嘉和吴堇溦,都很敬仰。想借此机会表达,无论是天王、首富或世界顶级运动员,个人与组织博弈,非易事。世界本是残酷无情,即使出发点单纯,但人性错综复杂,在社会历练多了,以后会应付得更好。这也适用于想要创业或追梦的年轻一辈,只要够底气和胆量承担任何后果,那就敢敢去吧!

反应

 

财经新闻

KAF财团或成收购目标 陈志远觊觎数字银行?

报道:林迪陞    

(吉隆坡28日讯)市场人士推测,成功机构(BJCORP,3395,主板工业股)在金融业的收购目标,应该是规模较小的数字银行业者,而最有可能的对象,则是规模最小也有需要引进投资者的KAF投行领导财团。

Tradeview资本总执行长黄詝瀚接受《南洋商报》电访时指出,成功机构放眼收购的金融机构,或许是收购难度较小的数字银行,其中由KAF投行牵头的财团,是最有可能的目标。

“根据我的猜测,在5家获得数字银行牌照的财团中,KAF财团是最有可能的目标。该财团不仅规模最小,在丹斯里陈志远的财力负担范围内,同时该财团也需要新投资者加入。”

黄詝瀚通过分析,指KAF领导的财团,在财力方面远不如其他数字银行财团,所以也最有可能需要新投资者注资,来满足资金需求。

“之前没有人想到,KAF财团这匹黑马可以赢获数字银行牌照,其财力和其他得标财团相比,差距悬殊。除了Carsome,该财团的其他成员如MoneyMatch和Jirnexu都是中小型企业,而且Carsome目前还没有转亏为盈,无法提供资金。”

除了KAF财团,今年4月杪获得国家银行颁发数字银行执照的财团,还包括Boost-兴业银行财团、GXS银行-郭氏兄弟财团、杨忠礼数字-冬海集团财团,和永旺金融服务-永旺信贷-Money Lion财团。

黄詝瀚相信,成功机构的目标不是传统银行,主因是传统银行的收购规模,超出该公司的可负担财力,其次是各家传统银行目前都没有额外的资金需求。

不过他也点出,由土著富豪丹斯里赛莫达通过多元重工(DRBHCOM,1619, 主板消费股)间接持有的Muamalat银行,倒是有微小可能成为被收购对象。

“据传赛莫达有意私有化多元重工,或许会成为他脱售Muamalat银行的因素,但我还是不认为赛莫达会舍得脱售相关银行。”

成功机构在周二(27日)宣布,有意收购一家本地金融机构的51%股权。

而为了满足国家银行的《2013年金融服务法令》,该公司创办人兼大股东陈志远,已承诺会削减持股至19.60%以下,避免触犯个人投资者不得持有10%以上金融机构股权的条例。

针对《南洋商报》的询问,成功机构公关发言人并未正面回应,仅称该公司将在适当时候,对此事作出公告。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