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印尼初试啼声,中国展翅G20/蔡元评

印尼总统佐科在各国鸡争鹅斗,一刀一枪的背景下,奉行中立原则、不拉帮结派、不站队。俄乌烽火交加时,佐科卓异不凡,出访交战国调和,敢当鲁仲连。

佐科响当当的主持了G20风云人物会,提升了国家形象,为印尼经济注入了高能量,也为其领导的改革加增了新动力。“小巨人”佐科豪气廓然,给东盟提示了典范。

佐科启动“亚洲时间”

峰会前,印尼推出闪亮的雅万高铁亮相。这段中印合作、连接首都雅加达和万隆,全长142公里、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是东南亚的先河,印尼突飞猛进的表征。

在主办国运筹帷幄,佐科魅力领导,以及各国克制的氛围下,峰会圆满的落幕。

《彭博社》评语:“佐科以谨慎的外交手腕和灵巧的幽默,成功地给危机折腾的世界带来了合群与祥和!

《经济学人》推出“被忽视的亚洲巨人”(Asia’s overlooked giant)专题,看好印尼的爆发力;也同时指出,佐科一定要确保国内政治稳定。

11月是“亚洲时间”。14日,G20在巴厘岛召开,紧接着17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在曼居开幕。巴厘岛上,“共同复苏、强劲复苏”的主题旗帜飘扬;曼谷街头,到处都是鲜明的,印上“开放、连通、平衡”的APEC 会标。亚洲在奔腾!

2019年以来,世界被许多事故折腾:冠病疫情、“反中”运动、贸易战、制裁战、科技战、俄乌战等等。一连串的人为事件,把国际关系搞得乌烟瘴气,呼吸困难;可随之出现的经济压力,扑面而来的现实,使各方不得不放松意识形态,寻找出路。

G20和APEC给骄傲的领袖铺建了“下台阶”,也同时递出了一道“上台阶”。黔驴技穷,无计可施后,大伙只好涂脂抹粉,笑脸相迎!

拜登急智破乌克兰

峇里岛峰会格外热闹,非常异样;中国从容自若,稳坐主场。一群经常站队美国,挑衅北京的国家,主动的和中国对话,情况延续到APEC。

习近平与拜登时隔5年后首次会面。拜登轻松赴会,以“两相好”的姿态开场。双方表示管控冲突和稳定关系的意愿。此刻,一哥和二哥都表示以和为贵,其他哥儿们就不好多说了。

另一个剧变,是拜登不再随乌克兰起舞。会中传来消息,指俄罗斯飞弹攻击波兰。波兰是北约一员,按约定,任何成员被攻击时,全体成员须立即连手助战。乌克兰见猎心喜,认为终于可以把北约拖下水陪战。可拜登当机立断,指情报显示,是乌国反空飞弹落在波境内,与俄无关。

一句话,戳破了有心人设的局。

拜登迅速的回应“罪魁非俄”,显示其“斗而不破”的战略。白宫一清二楚,乌克兰在玩“狼来了”游戏。而强棒对强棒,美俄正面开火必不能善了;拜登不糊涂,上兵伐谋,由代理人出战是上策。

拜登在习拜会“笑盈盈”的起手式,各方都看到了,也投射了一种新的接触模式。

两会期间,和中国对话还包括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法国总统马克龙、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以及荷兰、南非、韩国、阿根廷、西班牙等十多个国家领导人。

不要只是奔着吵架

“反中”火热的澳洲和意大利,这回“蛙跳”转变。

澳洲新总理阿尔巴尼斯表态:“怀着善意、不设先决条件、期待和中国进行建设性的对话”;习近平回应:“超越分歧,相互尊重,是稳定彼此关系的关键”。

一上台就表示要对“中国下手”, 限制中国在意大利“经济扩张”的新总理梅洛尼,会见习近平时喜眉笑眼,表示不赞同阵营对抗。还说,中国是大国,意方希望同中国密切合作。她又表示,意大利正寻求加强两国贸易关系,包括增加对中国的出口。而且很高兴,明年要到中国访问!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希望中国在就近期间,解调俄乌冲突,并表示明年初访问北京。

日相岸田文雄与习近平在APEC会面时表示,日中作为近邻,互不构成威胁,应该和平共处;“日本的发展繁荣离不开中国,反之也同样”;习近平强调,“中日应以诚相待、以信相交,台湾问题涉及两国关系的基础,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不接受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干涉中国内政”。

印尼《雅加达邮报》在会前呼吁各国:来峇里岛请“不要只是奔着吵架”,不要浪费宝贵时刻相互批评攻击。印尼希望大国为世界和平多做贡献,更不要把意志强加给较小或贫穷的国家。

“不要只是奔着吵架” 成为G20的金句,鲜活的描绘了当前的国际生态!

两会对国际斗争的情绪、凌乱的秩序、疲软的经济,提供了现实的思维。合作、交流、放下、彼此尊重,即便无法清除各种是非,也至少可以把障碍一件一件的拆除!

反应

 

灼见

科技决定中美谁至尊/蔡元评

白宫对中国越来越贴近的经济总量(GDP)很在意。2022年,美国GDP现价达26兆美元、中国19兆,落后7兆。但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30兆,美国25兆,中国已领先。一般上,衡量GDP以现价为准,PPP只作参考。

GDP是国家经济活动的总值,高低受人口总量影响。GDP居高不一定表示竞争力超群,准确的说明是劳动力丰盛。人口大国例如印度和印尼,GDP都高过许多发达国家。

强国的基因是科技。科技是国之大脑、国之重器、郅治之世的根本。

资讯普及的21世纪,决定大国位阶的是科技实力。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水平牵动政治、经济、民生与军事方方面面;科技水平高,国家综合实力肯定高强。白宫刀砍华为,显示其警觉风雨欲来,萧萧入户;非戮力拦阻中国科技进阶,打响这场没硝烟的战争不可!

美国科技仍居全球首席,其龙头地位是二战完胜,延揽全球精英扎下的根基。没有侥幸。

当年,美国政治人物比各国领袖都想得深,看得远。二战结束,美国看准了法西斯高科逸群,并不要求战败赔偿,而将目光转向科技与人才搜罗。

海纳百川沦德不配位

白宫定下人性化的待遇,把德国、意大利等的军工与科技精英都落籍到美国本土。这些以超厚条件引进的一流科学家,和当地精英联手,建立了全球无与伦比的科技团队。上世纪后半期,龙与象再添其翼,为数不少的精英从中国与印度前往补强,再扩大美国的阵容。

白宫食髓知味,2022年底,拜登依样画葫芦,把台湾芯片皇冠企业台积电工厂,包括技术人员,连根拔起迁移美国,以防战略重磅的半导体技术落入中国手中。

当然,也不是有了人,一切都安了。美国的魅力,在其生活环境、民主思维、自由风气、一流的教育制度。移民眷念的,是美国营造的“厚德载物”政治文明。可是,物换星移,美国当年海纳百川的大气,已急速的转化为德不配位,尖酸刻薄的外交脸相!

中国这边并未闲着,也清楚了大国之道。2015年,国务院出台“工业4.0”规划,提出打造“中国制造三步走”的三个十年战略。

 第一步:到2025年,大幅提升整体制造业素质,强化重点行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

第二步,到2035年,实现全面工业化,打造优势行业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力。

第三步,到2045年,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美担忧与华差距速缩

天道酬勤,时至今日,中国科学家卓有成效。华为虽历尽创伤,5G仍稳坐全球第一。此外,高铁与工程基建、重机械、无人机、电动车、量子计算机、卫星导航系统、航天系统,人工智能,都达到了先进水平。

中国每年培养500万理工科毕业生,人才储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出其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指出,2022年,国际“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中国是最大的来源国,数量达70015件 ; 其后是美、日、韩、德。热点科技论文方面,2022年中国1808篇,世界第一,美国次之。

美国有识之士对快速缩小的中美差距忧心忡忡。评论指出,“中国制造三步走”强调的“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虽方方面面都非水到渠成,但已彻底的改变中国科技面貌。政府为了达标,不惜投下几千亿美元资金,通过公民营合作、贴补私有企业或掌控国营事业,确保头角峥嵘。今天,中国已在一些关键领域领先美国。

政治影响美投入科技

评论提醒拜登政府,中国在半导体这个重项上正全速推进,企图攻破芯片至尊美国。业者豪言,准备在2030年一跃成为半导体的首席。

美国智库认为,相对于中国的凌厉攻势,美国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则越来越单薄,甚至已处在“停滞”状态;而对军工产业, 却独树一帜 ,军备支出风风火火。

美国智库并指出,美国下滑,问题出在政治体系短板,议员2到4年的任期,促使决策导向短程效益,对必须长程经营的科技议题则视而不见,加上不合时宜的移民政策作祟,外国精英已不再像以往眷念美国。

“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比喻一个群体非常排外,不容易打进去,准确的形容了美国现况。

21世纪大国争雄,已不再如往年以炮火就可以烧丹鍊汞。强国之道是科技 —— 以长程体系为骨干、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科技!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