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侗族大歌随《哪吒》走向世界/魏开星

据最新消息,中国国产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闹海》映期将延长至5月31日。截至目前,该片的全球累计票房已突破157.03亿元人民币(下同),稳居年度华语电影票房榜首。《哪吒2》在北美、南太地区、新加坡及港澳地区上映,不仅受到观众的喜爱,更是获得国际专业影评人的赞美和海外媒体的高度评价!
该片将中国元素推广到全世界,不仅是一次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输出,还让世界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其中,侗族大歌在《哪吒2》中光彩夺目。片中七彩宝莲盛开时,空灵悠扬的侗族大歌响起。古老而独特的音乐形式,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动画的完美结合。这是由10位侗族姑娘演绎的,她们来自黔东南的侗寨,组建乐团,名为“舞乐蝉歌”。
两进侗族第一寨
侗族大歌起源于贵州黔东南,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自然合唱形式,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侗族大歌、侗族鼓楼和侗乡花桥被称为“侗族三宝”。
香港资深媒体人参访团从贵州省会贵阳搭乘2小时高铁抵达从江县,不是直奔侗族大歌的最早起源地——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而是再转汽车去到位于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地段、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族第一寨”的美誉。
前不久的3月17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这个侗寨考察调研。这是他第二次视察此地。2021年在贵州考察时,习近平走进以苗族为主的化屋村,了解当地特色苗绣产业、民族传统文化;此次正值春耕时节,他调研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进展。
文旅相得益彰
我们追随领导的脚步。在解说员的介绍下,我们对当地侗族的人口分布、语言文字有具体的认识;对吊脚楼、鼓楼群、非遗乐器、侗族大歌、蜡染工艺、侗族纹样、银冠等也可近距离地欣赏。原来,侗族大歌不只是因《哪吒2》而名扬海外,早在1986年就曾受邀到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表演。之后,我们一行也来到习近平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共话乡村振兴的信团鼓楼。再沿着村寨逛逛,只见道路两旁商铺林立,酒店与民宿鳞次栉比;虽是旅游淡季,街上游人如织,可见侗寨的文旅事业甚为兴旺。
资料显示,近年来,肇兴侗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酒店、民宿、餐饮酒店400多家,培育传统手工艺企业60多家,带动村民就业创业2000余人。去年,累计接待游客102.7万人次,同比增长63.4%;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63.8%;村集体经济收入24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约4.16万元,同比增长12.3%。
侗族大歌传得很远
笔者从当地导游介绍中获悉,在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当地政府也重视对侗族村寨的保护与重建;加上中央电视台曾设此地为春节联欢晚会的分会场,“侗族第一寨”的声誉与形象逐渐为外界所熟知;令到古迹及民族特色文化的保育投入获得经济上的回报。如此一来,文化与旅游、保护与收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产生良性效应。家乡的建设与机会也吸引过去外出打工的侗族子弟返乡创业与就业,为乡村振兴增添生力军。
肇兴侗寨的经验引发思考,给人予启迪。贵州省委宣传部长卢雍政说了,贵州将香港作为该省对外开放的支点,借助香港深化贵港合作。笔者以为,两地确有互通有无之处;而且香港在保护原居民文化及文旅互动领域,还是要向贵州学习借鉴。
走完村寨的主街道,午饭时间也到了。当地安排我们在“侗族三宝”之一的一座花桥上享用独具特色的“长桌宴”。美食美酒当前、美景在远处,身边却是穿着传统服饰的侗族姑娘唱起侗族大歌。歌声传得很远很远……
领略民族原生态文旅

参访全球现存最大的侗族原生聚落——肇兴侗寨。
报道:平浩东
者还参访全球现存最大的侗族原生聚落——肇兴侗寨,领略民族文旅原生态的风土人情。当地侗族的千年鼓楼石桥保存较好,有侗族男女老少在街上售卖手工艺品,还有花桥、银饰、刺绣、蜡染、侗族大歌等民族元素,街道上有穿着侗族、苗族少数民族服饰拍摄照片的年轻女孩,充满原生态韵味的古装摄影在当地也形成了特色产业链。
贵州省政府还发起“锦绣计划”,旨在促进贵州传统民族手工业发展,促进少数民族绣女在家就业,受到当地村民的好评和欢迎。
目前,贵州从事苗绣产业的相关企业有近三百家,诞生“黔粹行”等一批非遗品牌。贵州凯里地区的苗族服装设计师杨春林(苗语名:古阿新)在凯里地区创办的村T(贵州省乡村非遗民族服饰T台秀)以及苗族服装品牌古阿新,也大受欢迎。
游客是穿越剧主角
在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古代宫殿群影视基地都匀秦汉影视城,贵州匀影文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影视城负责人李宏向《亚洲周刊》记者表示,正在推广别具特色的定制短剧项目,游客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穿越剧的主角。
《庆余年》、《陈情令》等影视剧均取景在此火爆出圈。李宏还有着对AI和机器人技术的成熟深刻思考,对现代科技直接引入古风影视城文旅市场的态度较为谨慎。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于2024年10月在贵阳启幕,融合AI交互、全息影像、虚拟现实等技术,成为红色文旅与数字科技深度融合的新标竿。
贵阳越界影城IMAX未来方舟店也在今年年初爆火出圈,凭借亚洲最大IMAX GT激光巨幕(32.16公尺×18.17公尺)、4K双激光放映及12声道环绕音效,打造出《哪吒二》的极致视听盛宴,实现由欠租到盈余的神奇逆转。央视称“一座影院带火一座城”,为三四线城市文旅升级提供科技新范式。
记者在贵阳民生路美食街发现,贵州已在突破大三线保守性山区的结构性堵点,民生经济持续改善,消费市场活力增强,海外游客和外地商贩很多,促使“黔货出山”走向外界。
贵州广电记者张杰表示,当地人几乎没有受到消费降级影响,政府还补贴发布了美食消费券,促进内需消费。方便65岁以上老年人的社区食堂也因价格低廉,种类丰富而大受欢迎。
海外和港澳台游客也会经常来此品尝特色老字号美食,挑选不同种类的辣椒,贵州商务厅也颁布了若干非遗美食。
贵州茅台近年与瑞幸咖啡携手打造的“酱香拿铁”创意十足,在年轻人中也引起了一波抢购热潮。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