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中国走在“复常”路上/魏开星

相比于欧洲的俄乌战火纷飞,能源供应紧张,价格翻倍,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仍然是一片祥和景象,“和平与发展”持续构成主导区域未来的主旋律。

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高通胀、高物价、高利息截然相反,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依然处于低通胀、低物价、低利息的状况。

按理说,在欧洲动荡、美国通胀的困境下,中国内地正是发展经济、进一步改善民生的好时机。然而,眼下却有一只拦路虎横亘其中,那就是肆虐近3年的冠病疫情。

由于内地坚持执行“动态清零”,因此一时间经常性地打乱全社会的正常生产与生活节奏与秩序,导致经济增长付出明显的代价。然而,随着冠病病毒的变种与毒性减弱,疫苗的推广接种,病死率的大幅下降,内地在抗击疫情这场大战中逐渐看到隧道尽头的曙光,社会正走在“复常”的路上。

香港急起直追

内地执行“动态清零”政策或许有其基于国情及民情的“难言之隐”。不过,过于强硬的“封城”、“静默”、隔离却让社会、经济、生活承受了难以继续承受之重。由此产生的次生灾害、人道悲剧即使是极少数的个案,也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执政理念相背离;何况今年的全国经济增长5%的指标也遭“破防”了。

于是,如何在大原则不变的前提下,探讨新的更加灵活的防疫措施,摆到了中共二十大新产生的领导班子面前。 

其实,海外对于中共二十大后内地防疫政策会调整的说法,在今年年中即有传出。香港社会更是在翘首以盼,因为这涉及到何时可以恢复与内地通关的大事。

在二十大之前,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借内地朋友的说法称,二十大后政策将松动;接着,全国侨联副主席卢文端在香港《明报》发表文章谈内地防疫政策的改变。然而,待到中共二十大闭幕后,却不见下文。

香港社会与市场对于相关的预期逐渐落空,股市跌破十几年的低位,尽管香港已于9月23日起放宽入境政策,实行“0+3”。在“0+3“之下,香港在“复常”的路上急起直追!11月2日万众期待的世界金融投资领袖峰会举行,4日阔别3年的七人榄球赛重临香江……

研更灵活防疫措施

全球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发表报告称,中共二十大不是中国重大政策的拐点。意即中国的既定政策不会出现重大调整,包括防疫政策。与此同时,卢文端坚持认为中共二十大后逐渐放松疫情防控是必然趋势。

进入11月份的第一天,知名证券分析师、思睿资产管理集团的合伙人洪灏在推特发文称,据闻中央已经成立一个筹备重新开放的委员会,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领导。该委员会“正在检视来自美国、香港及新加坡有关冠病疫情的数据,评估重新开放的可能性,目标是明年3月”。这条推文导致当天港股反弹超过5%,恒生科技指数升幅将近8%。 

无论上述消息是否真实,内地防疫做法的改善却在悄悄地进行中。一是隶属解放军的陈薇院士主持研制的喷雾式疫苗已经开始在江苏试用,这有助于尽快提高内地广泛人口的疫苗普及率;二是地方政府在防疫做法上展现出弹性与柔性。

10月31日,河南省郑州市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发布《冠病不可怕,可防可治。郑州权威专家来解答!》一文,解答冠病疫情防控有关问题。西北的甘肃省兰州市强调坚决防止疫情防控简单化一刀切,杜绝工作生硬态度冷漠 。

港股暴力反弹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股市是政治经济社会的最佳晴雨表。11月4日港股一度大升逾千点,并重上16000点关口,收报上升821点。利好消息接踵而至,首先是美国PCAOB官员提前完成首轮中概股审计工作;其次是德国总理肖尔茨顶住国内外压力访华,并称不与中国脱钩;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据闻北京即将召开防疫工作会议。 

中共二十大真的不是中国内地防疫政策的转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反应

 

国际财经

拒绝卷在大城市 中国消费流向小地方

彭博社专栏

赵晓辉(译音)辞掉了北京咖啡师的工作,回到东北老家谋求发展,这件事几年前他想都不会想。

北京的物价太高,他每天只能勉强过日,去年6月决定回老家丹东,开了一家精品咖啡馆,用高档的瑰夏咖啡豆作滴滤咖啡,一杯卖到60人民币(约39令吉),赚的比在北京还要多。

今年25岁的赵氏表示,“我现在离家很近,回家就能吃到热乎饭,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了事业。”

反向就业大军缩影

他的经历,不过是反向就业大军的一个缩影。在经济低迷的中国特大城市,公司裁员现象时有发生,剩下的岗位也竞争激烈。

这种就业模式的变化也在改变着低线城市,主干道上西式快餐店、奶茶连锁店和电动汽车经销商到处涌现,满足着回乡就业和可支配收入更高的本地居民消费需求。

虽然大学毕业生和专业人士仍想在大城市找到高薪工作,但根据上海咨询公司脉策数据采集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和深圳的人口出现净流出。

根据1月份瑞银Evidence Lab对三线城市的调查,2023年下半年小城市的消费者几乎所有类别的月度支出都在增长,大城市则情况相反。与瑞银之前的调查相比,低线城市茶饮和咖啡店的消费次数明显加快。

百胜中国总执行长屈翠容2月份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低线城市的年轻人生活成本没那么高,所以有吃喝的预算,而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较高,年轻人就得精打细算。

涌入低线城市

百胜中国计划到2026年新增5000多家门店,其中超过50%位于特大城市之外地区。DPC Dash去年在中国内地开了180家达美乐门店,约八成没在北京和上海。

并非只有国际品牌看到了低线城市消费者的商机。根据北京餐饮数据平台窄门餐眼的数据,福州塔斯汀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和蜜雪冰城等,中国一些最大的快餐和饮品店品牌,约有一半的门店开在了三线及以下城市。塔斯汀和瑞幸咖啡去年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增加了一倍。

事实上,返乡就业的人们发现老家的大街上购物中心时尚别致,街上电动汽车来来往往,商店里人头攒动。

收入增加

老家的房价与大城市相差甚远,父母还能帮着付首付甚至更多。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在肯德基吃顿饭也不会放在心上,买件Lululemon的衣服也不会心疼。有人还买了特斯拉汽车。

小地方的消费者有工作更稳定的公务员、医院职工和国企员工,而在大城市,不管是互联网公司还是金融机构,人们在担心降薪或者被裁。一线城市的“996工作文化”,许多小地方几乎不存在。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