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习马二会”的现实昭示/魏开星

在美国一手掌控台湾政坛及台湾各党派政治人物的情势下,中国大陆对台工作明显缺乏抓手,尤其是在岛内。

自台湾迈入选举政治以来,大陆对台统战主要依赖国共合作,也与赞成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政治人物打交道;国民党执政时,两岸直接官方来往,陆委会、海基会等等都与大陆的国台办、海协会等建立对等沟通管道;至于民间交流更是无甚禁区,商界、学界甚至军界(主要限于退伍军官),几乎畅通无阻。

同时,国共之间还设立了几个定期机制,如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台北上海城市论坛,半官方的还有福建厦门的海峡论坛等等。

中国大陆与国民党的交流与合作,在马英九执政8年达到顶峰,两岸的直接大三通、小三通等划时代的突破,都是在马英九执政时期促成的。

这时期的国共合作顶峰是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登场的“习马会”。

大陆对台没了抓手

2016年蔡英文上台,两岸关系从此陷入低谷。民进党第二次执政,台独倾向比陈水扁时代更加明显,以否定九二共识、一中原则为标志;妄图“倚美谋独”、“以武谋独”为特征;加上,特朗普上任美国总统,推行印太战略,自接受蔡英文的越洋祝贺电话始;任内通过签署一系列涉台法案,为美台交流大开绿灯;“以台制华”成为白宫对华政策的重要部分。

蔡英文政府有意配合美方,凡是在野期间反对国民党执政时的政策,到了她这里照做不误,比如,进口美猪美牛;以换取美方对其台独“国际化”的支持;充当美国在印太战略中的一枚棋子。

同时,美台军售在其任内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都达到历来之最。

在蔡英文政府的所谓“促进转型正义”中的“处理不当党产”政策之下,国民党的党产被剥离、没收及充公,令到该党从百年老店的大党沦为一个穷党;士气大挫的国民党,在面对民进党及其政府的打压下,在各大选举中鲜有胜绩。

于是,国民党的高层中的不少人对与对岸接触心灰意冷;萌生本土化、充当“小绿”、向美国投靠的念头,并一时上升为党的纲领。这样,在两岸处于“冷和平”状态下,国共交流也遭遇艰难险阻。

2024年1月13日台湾举行大选,国民党的侯友宜与民众党的柯文哲的合作,在美国势力及民众党内部因素干扰下,功亏一篑。

坐收渔翁之利的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以40%的选票险胜,民进党执政得以延续。

赖曾自称“务实的台独工作者”,令外界对其上任后的两岸关系及台海局势的和平稳定没有信心。岛内的不少有识之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就是其中之一。在卸任领导职务六年之后,马英九终于于2023年首次踏上参访大陆、回家省亲之旅。今年4月1日,马英九再次访陆,展开“和平及友谊之旅”。

防赖清德挺而走险

面对拜登政府加紧遏华,赖清德不排除在台独之路上铤而走险。在赖5月20日上台之前,马英九的个人行程,尤其是“习马二会”别有一番意义。

中国大陆对台系统及相关地方政府党政一把手均倾巢而出,给予马英九一行极高的接待规格。

到了北京,习马第二次会晤隆重登场。

岛内因处于民进党政府淫威之下,弥漫着一股台独、反中亲美的气氛,对于马英九这种怀有浓重中华民族情结、有着一颗中国心、致力于民族团结复兴、期望两岸和平的人,自然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岛内个别所谓的名嘴对马英九的人身攻击、冷嘲热讽,其实是自我矮化,是狭洋自重,是数典忘祖。

继马英九之后,还有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副主席郝龙斌、连胜文等政治人物,将陆续“登陆”。

这股旋风对台湾政坛、赖清德政府所产生的效应,将是巨大的;势必对台独政党、政府及势力构成无形的压力;形成一股强大的反台独、谋和平、求发展的正能量。

中国大陆以此为契机,掀起一股和平统一的浪潮,朝兑现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的诺言迈进。

外部阻挡不了家国团圆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10日下午4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马英九。习近平致词时强调“两岸制度的不同,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客观事实。外部的干涉,阻挡不了家国团圆的历史大势”。

习近平还称,“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没有什么问题不能商量,没有什么势力能把我们分开”,海峡的距离“阻隔不断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

在这语境之下,赖清德的520讲话在两岸关系部分还能说什么呢?

 

 
 

 

反应

 

灼见

【灼见】影视文化城可期/魏开星

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房地产行业曾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

据统计,房地产作为过去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之一,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7.34%,带动相关产业合计占比高达约17%。

然而,随着冠病疫情的冲击及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内地经济加速转型,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等新质生产力,房地产泡沫被戳破,行业发展逐渐回归理性。2024年,房地产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降至6.3%。

房地产曾是各级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这就是所谓的“土地财政”。

然而,同样是土地开发,一些地方政府在转让土地时跳出传统模式,不再单一依赖住宅开发或工业园区建设,而是另辟蹊径,建设影视文化城。

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后,这类文化产业的优势愈加凸显。

例如,在一些三四线城市,许多房地产项目不是“烂尾”,就是空置率极高的“空城”;而位于贵州南部的都匀“秦汉影视城”却是一抹文化亮色。

该影视城规划占地90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是集影视拍摄制作、文化旅游互动、古装饰品租赁、休闲观光与度假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文化项目,为西南地区增添一座文化地标。

都匀“秦汉影视城”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州都匀经济开发区,主题为“梦回长安”。

一条中轴主线贯穿全城,其中的未央宫为全世界最大的汉代宫殿式建筑,总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主殿宣室殿内含国内最长景深,气势磅礴。

“秦汉影视城”是都匀经济开发区三大影视基地之一。该基地原为电视剧《霍去病》的拍摄而建,自2016年启动、2017年建成,包含六大区域、230栋建筑。项目建筑风格、规模布局均依据史料记载与专家考证,尽最大限度还原秦汉皇都的历史风貌。

亲临现场,秦砖汉瓦、墙高院深、气势恢宏,皇家气派一览无遗。热播剧《庆余年》、《陈情令》、《大秦赋》均在此拍摄。

《大秦赋》中,秦王嬴政与吕不韦、李斯等大臣在此共商国是,唇枪舌剑、谋定天下,荆轲刺秦王的惊心动魄亦在此地重现……只可惜我参观当天,宣室殿正为五一活动作准备,暂不对外开放,未能一窥朝堂之威。

综合价值远超一般房地产

然而,在景区游览途中,偶有仿古民间技艺表演穿行其间,恍若“梦回长安”,时光交错,令人流连忘返。

思绪回归现实,我不由自主地为这一文旅项目点赞!与传统房地产相比,文旅项目更需远见卓识与全局意识。

从经济回报来看,文旅投资周期长、回报慢;但从社会效益、城市活力和就业带动等方面,其综合价值远非一般房地产可比。

以“秦汉影视城”为例,据经营管理人员介绍,为吸引更多影视制作团队入驻,场地租用不收取费用,当地政府亦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在门票方面,对不少地区游客实行免票,以期带动酒店、餐饮、交通等行业联动发展,实现整体就业增长与收入提升的综合效益目标。

都匀“秦汉影视城”作为中国内地同类项目中唯一位于西南地区者,具独特区位优势。

其他十大影视基地大多分布于江浙、华北。而西南地处多民族交汇地带,正可利用这一特色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吸引来自大湾区及海内外游客。

此外,影视创作不应仅限于历史剧题材。都匀可进一步打造少数民族与热带风情场景,为影视制作提供更多元的选项。同时,也应主动对接东南亚市场,推动跨境影视合作。

随着中国影视作品日益“出海”,中外合拍日趋频繁,相信“秦汉影视城”将迎来更多机遇,吸引更多剧组与游客,真正实现“文化及经济”的双赢。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