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

这些西装配件能为绅士加分!

报道|洪诗迪  摄影|陈奕龙/受访者提供

穿好西装的第一步,一定是合身的剪裁,最好的是量身定制。但要如何给单调或一成不变的西装加分,“西装小配件”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惜,仍有很多男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基本上,西装在马来西亚较普见的穿法有3种:

(第一)衬衫配西裤,不穿西装外套,工作场所最常见。

(第二)从衬衫、西装外套到西裤的成套穿法,通常都是出席较正式或隆重的场合。

(第三)休闲的西装外套,配休闲的长短裤,多见于半休闲场合。

若说到配件,有近60%的人穿西装时,几乎都不穿戴任何配件,即使是有穿,也是领带、领带夹和袖扣等的基本配件。所以说,我国的西装文化仍偏保守。

实际上西装的配件,要比这些丰富得多,而且看似不起眼却都拥有画龙点睛的加分效果,能够让你的西装造型更具独特品位和个人风格;当然,如何配搭也是门深奥的学问,但本期首先要跟你浅谈的是,那些容易被男士忽略的重点小配件。

领棒(Collar Bar)

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很多的欧美电影中,譬如《大亨小传》和《占士邦》等,特别是上流社会的男士穿西装时都会佩戴领棒,而它佩戴的位置就在衬衫领的前端做固定用途;如果有系领带的话,它还能撑起领带结,让领带结看起来更饱满立体。

千万别小看领棒的影响力,它虽然小小的,所处的位置也不是很明显,但它却能给整体造型带来高级的质感和品味。

领针(Lapel Pin)

领针是一个很重要的礼仪装饰,通常是佩戴在西装外套的前领,跟胸针是一样的概念。其实早期的西装领上都有一个插花孔,顾名思义就是插鲜花用的,但现代人已经很少在用真花来作装饰,所以就发展出各种各样的有趣领针来取代;而在众多的配件中,这也是最能展现个人品味和风格的了。

袋巾(Pocket Square)

相信男士们对袋巾都不陌生,但真正会佩戴袋巾的却很少。

其实啊,袋巾是最能彰显儒雅气质的一个细节了,而且有很多的人都不知道,袋巾也有不同的折法来搭配整体的造型,譬如说一字平折法、泡芙折法、花式折法,以及几角式的折法等;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袋巾只是装饰性的用途,千万别当手帕用哦!

吊带(Suspenders)

很多男士穿西装都会系上腰带,其实比起腰带,吊带不仅更舒服,造型感也更强,尤其现在的吊带设计都很时尚;而且若有需要脱下西装外套时,也不会给人一种空荡荡的单调感,反而会有一种雅痞绅士的感觉。

【花俏领带领结】

老实说,除了高端的西装品牌,在国内要找西装配件真的不容易,即使有也是经典或保守的款居多。

最近在逛文创市集时,正好就看见一家挺特别的品牌,他们所贩售的领带、领结和袋巾,几乎都带有缤纷的色彩和繁杂的图纹,若你喜欢造型感较强的西装配件,那这家The Gentlemen's Bar就很适合你。

The Gentlemen's Bar的创办人陈忆霏,原本的职业是一名橱窗设计师。对男装一直深感兴趣的她,常认为国内市场的男装配件很匮乏,她说:“我在国外旅游时,经常会被他们的领带和领结吸引,因为他们的设计都很多元和花俏,不像国内市场都是素色的款居多。

填补国内市场空隙

“我相信国内是有这样的需求的,像我身边的男性友人就常抱怨找不到设计较独特的西装配件,所以才被迫购买较保守的款式。”

于是,她便决定要填补国内的市场空隙,贩售自己缝制的领带、领结和袋巾,让男士在国内也能买到很特别的西装配件。

2016年,陈忆霏先以袋巾打入市场,再慢慢拓展出领带和领结。而且她刚开始只是在自己的社群媒体上少量贩售,之后便慢慢地涉入文创市集,同时也在国内的罗宾逊高端百货(Robinsons)寄售;去年,当顾客群越来越扩大之后,她才辞掉正职全心经营The Gentlemen's Bar。

产品3大特色 

先给你说说,这品牌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特色。

1. 不同国家的特色面料

他们家的领带、领结和袋巾,有非常多元的色彩和图纹任你挑,从几何到动植物等图腾都有,而且都是来自不同国家的面料,譬如她就常用日本元素的面料,也有不同国家的特色峇迪面料,甚至是男装配件极少见的织锦缎等。

2. 单亲妇女的精致手工

陈忆霏的妈妈骆润芬是裁缝出身的。品牌初成立的时候,母女俩就一起钻研领带、领结和袋巾的做法,当需求越来越高后,骆润芬更把身边的单亲姐妹带进旗下的生产线,让她们有了稳定的工作机会。

3. 品质好却不贵

对陈忆霏来说,包括面料和手工的品质都很重要,即使是很小的细节都要坚持做好,最重要是耐用;而这样的品质,袋巾只要69令吉,领结139令吉,领带最贵要209令吉。以手工来说,这样的价格算是很合理了。

正面反馈 肯定自己

陈忆霏表示,目前是领带和袋巾的销量最好,领结是有特殊节日时才会畅销。

她说:“在国内,爱穿领结的男士还是偏少,通常都是出席特殊场合才会佩戴,而且他们比较注重方便性,所以我做的都是能直接穿戴的成品领结。反而国外的男士就较喜欢自己系。

“其实有很多顾客都会告诉我,他们找类似的西装配件找了好久,一般都要到美国或英国才能买到,所以他们很高兴有The Gentlemen's Bar这样的品牌存在。”而顾客的正面反馈,让陈忆霏更确定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更希望能扩大品牌。

希望更多住家裁缝

实际上,从拓展产品线到开店,陈忆霏已经都做好规划了,可惜却碰到疫情爆发,让她的计划都被迫暂时搁置,她说:“包括领带、领结和袋巾等的配件,仍然会是我的主线产品,但我未来也会推出一些副线产品。此外,我也打算要开一家店。

“虽然,现在有很多人都转战线上了,但我觉得实体店仍然有它存在的必要,因为仍有很多顾客会希望能看和触摸到实物。而且我也希望在生产线的部分,未来能帮助到更多的住家裁缝,以及需要帮助的女性群体们。”

反应

 

时尚

奥斯卡颁奖典礼上 又一大马之光!

报道|洪诗迪    图片|受访者提供

第一次看见他的作品,是在疫情期间的吉隆坡时装周(KL Fashion Week),当时年仅19岁的他,以在传统和大众眼中属“不正规”却异常出色的西装设计,赢得业界的如潮好评,让身为传统的西装定制师并曾反对他闯荡时尚圈的父亲刮目相看。今年,他的西装设计,还出现在了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呢!

来自砂拉越古晋的林孝胜(Dickson Lim),是难得在仅出道两年便已小有成就的新锐设计师,而且,他是丝毫没有受过“时装设计”的正规教育和训练,全凭先天天赋和后天努力,成为吉隆坡时装周出道的新人中“最年轻的一位”。

问他是如何办到的?只见他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实际上,我在2019年就去过吉隆坡时装周。当时的我刚开始对时装设计产生兴趣,有人告诉我吉隆坡时装周是免费入场的,但却没告诉我要受邀才能出席,所以乘兴而去的我就这样被拒于门外了,哈哈哈!”最终,他也只能败兴返回砂拉越。

为自己争取机会

“但很奇妙的是就在一周后,吉隆坡时装周的创办人Andrew Tan就来古晋出席演讲活动,这就像是命运的安排一样,所以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于是我就穿了自己设计的西装外套去,想说看看能否为自己争取到一点什么,没想到他就真的走过来说,‘这就是我要的!’然后就将他的联络给了我。这真的感觉太不真实了,但它却是真真切切地发生着。”

强打“解构主义”

但很显然的,他所设计和制作的西装,并不如大部分人印象中的那般“正规”,反而是强打“解构主义”,即对原有的构造进行分解和重构,打破制衣的传统、常规和思维限制,以全新的视觉去看待“时装”,所以你才会看到很多不对称、不规则或拼接等的设计元素。

在国际间已有不少以解构主义著称的设计师,但在国内却非常罕见,这也是他的设计能大获好评的关键原因之一。

然而,这也注定了,他那做西装定制出身的父亲,会较难接受他的“前卫设计”,毕竟传统的西装定制是有一套严格规范的。

从拍电影到时装设计

“其实我父亲一直想要我继承他的衣钵,接手他的传统事业,但我真的对西装定制一点都不感兴趣。”

原来,林孝胜原有的梦想是拍电影,但父母却不赞同他踏入创意产业,于是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的他,只能暂时向老师傅学习裁缝;而对裁缝不感兴趣的他来说,当时支撑他继续学习的动力,是一直困扰着他的一个想法。

他说:“我喜欢与众不同的装扮,我喜欢高级时装,但在国内市场却很少见。我很好奇,为何设计师做的一套衣服可以定价1万到2万令吉,甚至更多。那是我消费不起的,所以我就想何不我自己设计和制作?于是,我又开始自己探索和学习时装设计。

“但你知道吗,我生长在一个很典型的传统亚洲家庭,你所想要做的任何事都只会得到‘质疑’,而不是鼓励。即使我已经作出妥协,走他们认为对我好的路,他们仍然觉得不足够;他们会不停地‘提醒’我,你所做的事是在浪费时间,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设计,没有人会买这样的西装,你应该要做一个正规的西装定制师。”

为梦想奋斗

正因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当Andrew Tan看中他的作品时,他也忍不住质疑自己的能力,但同时也觉得很窝心,毕竟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你做得很好”;当时在他看来,自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做个听话的孩子,回归父亲的传统事业,二是为自己真正的梦想奋斗。很显然,他选择了后者。

他继续说道:“我还记得在我告诉父亲,自己获得了在吉隆坡时装周发表作品的机会时,一样是各种质疑,那么大型的活动为何要邀请一个不知名的新人?他们一定是在利用你等等。所以我决定暂时放弃获取他们的认可,暂时先集中在我的创作上,努力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

之后,他还将父亲带到吉隆坡时装周,亲眼见证自己的孩子在台上获得的热烈掌声和好评。

家庭背景奠定基础

实际上,林孝胜的出道首秀,不只是要给父母和业界见证自己的实力,同时也是在重新建立起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被击垮的自信心。

庆幸在见证过孩子的小成就后,林孝胜的父亲也开始释怀,并支持他继续在时尚圈中闯荡,而他也清楚知道父亲对他的各种“质疑”,其实就是一种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担忧”,所以他并不生气自己的父母,反而很感激父亲对他的严苛。

他说:“以前的我会说,我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启发其他的年轻创作者,希望他们能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要让别人的意见阻止你去追逐梦想,只要有信念就一定能成功等。但现在的我会觉得,这其实不完全正确。

“因为我也见过很多已经倾尽一切所能却仍然得不到回报的人,我能在短时间内就取得小成就,是因为我拥有一个稳固的基础,而能有如此稳固的基础,是因为我拥有别人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做西装定制的家庭背景,让我得以善用身边的资源去提升自己。

“若我没有这样的优势,我相信我要走的路会比现在更具挑战性。”

Q&A简问简答

【问】出身传统的西装定制家庭的你,为何会想要做解构主义的西装?

【答】在我的设计职涯中,要说影响我最深的,我觉得是Louis Vuitton的前任创意总监,即已故的维吉尔阿布洛(Virgil Abloh)。

其实在我创品牌之前,他在我们年轻人的圈子中就很有影响力,以前的奢侈品圈的受众群都较成熟,近年来却能够看见越来越多的年轻族群,正因维吉尔阿布洛将高级时装和街头时尚融合的设计,将我们引入了高级时装圈的,所以我有很多的创作灵感都是启发自他所留下的一切。

【问】毕竟在大众的传统观念中,西装是有一套严格规范的,但你却将冲突性的解构主义融入其中,这种做法是否也给你招来负面的评价?

【答】当然,很多人觉得我在破坏西装的传统美学,但对我来说,我就是不想做出跟其他人一样的东西;其实我曾经也很挣扎,到底是要做出别人想要的,还是做我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体现在我设计中的不对称或不规则的元素,其实就是在反映出我内心的这种挣扎和冲突,没想到就形成了Dickson Lim独有的品牌特色。

主要业务来自国外

【问】那你如何看待马来西亚的时尚产业?

【答】老实说,我认为我们的时尚产业,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首先,我必须很诚实地说,我在国内的业务非常少,主要的业务都来自国外。其实我认为我国不是没有购买力,而是我们不如巴黎、伦敦和纽约等城市般看重时尚和艺术的价值。以我的经验来说,很多人来跟我租借衣服都希望是免费的,但在国外,他们是会直接购买或是支付租借的费用,所以你会发现穿我作品的都是外国的明星,在国内比较少。

【问】现在你的作品,主要都是西装,以后会往其他方面拓展吗?

【答】我觉得很有趣的是,经常有人问我是否会推出女装?其实我的作品都是男女适穿的,但我确实有要往其他单品拓展的欲望,毕竟我目前还处在摸索和学习的阶段,但西装仍然会是我主要发展的一个版块;当然,解构主义也仍然会是Dickson Lim的特色。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