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

关税战牵动全球时尚产业链 奢侈品牌谁先倒下?

报道|金伊恩

时尚向来风云变幻,但这次“风向”来自白宫。随着美国再度扬言调高进口关税,时尚界可能迎来一波“涨价潮”。

对品牌而言,是成本转嫁的抉择;对消费者来说,则是荷包的考验。这场看似政治的关税博弈,正在悄悄改变你买下一个高奢包前的犹豫时刻。

关税如何牵动全球时尚产业链?这就来一探究竟!

美国总统特朗普早前宣布大幅上调进口关税,一旦落实,时尚奢侈品牌势必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之一。

这项近百年来最全面的关税措施,将对全球时尚产业链带来重大震荡,尤其对依赖美国市场的高端品牌影响深远。

产品非产自美国

近年来,奢侈品牌将美国视为全球消费趋缓中的“避风港”,但如今也难逃成本上涨的冲击。要知道,大多数国际高端品牌并非在美国本土生产,如今将因新关税面对更高营运成本。

再者,过去几年不断涨价的背景下,新的加税措施可能进一步打击“向往奢侈品”的中产消费群体。

例如,LVMH是少数在美国设有工厂的奢侈品牌之一,从2019年起就在当地开了第3家厂房。有专家估计,LVMH在美国销售的商品中,大约有一半是在美国制造的。

原本专家以为统一加税20%就已经会影响不少品牌的利润,如今一些国家的税率竟高达31%,可能让影响更为严重。

时尚品牌股价跌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一开始公布的详细关税清单显示,多个时尚产业关键制造国面临极高税率。从越南进口的商品要加46%税,柬埔寨的是49%,孟加拉国是37%。中国的商品税上加税一度高达125%,就连欧洲国家的商品也被加了20%税。

接着,特朗普税务又再改变,4月10日宣称接下来90天内,只征收相同的10%“基准关税”,除了部分国家。

税务的一再提高,美国时尚产业协会(USFIA)对此批评说:“这项政策将严重影响美国本土的时尚品牌与零售商。”

消息发布后,美国时尚类股应声下跌。Lululemon重挫逾10%,耐克(Nike)与拉夫劳伦(Ralph Lauren)跌幅达7%,Tapestry、Capri和PVH Corp均下滑约5%,跌幅超过标普500指数期货的近4%。

高额税提高成本

不仅如此,新关税措施也打击了运动品牌。耐克去年有50%的鞋类产自越南,而瑞士运动鞋品牌On更高达90%。虽然这些企业近年来已积极将生产线移出中国,但如今再次落入关税重击的国家名单中。

最近,爱迪达(Adidas)总执行长比约恩古尔登(Bjorn Gulden)不忍了,跳出来警告说,由于美国难以本土生产,特朗普推动的高额关税将显著推高在美销售产品的成本,尤其是包括Gazelle和Samba等热门款式的运动鞋。

他表示,这些更高的关税最终会反映在产品价格上,增加消费者负担。

“目前还无法精确估算成本的增幅,也难以预测是否会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

尽管相关关税目前已暂缓90天,以便各方谈判,但不确定性仍笼罩整个行业。

不过,爱迪达已采取措施降低冲击,例如在关税实施前加速对美出口,并将原本面向美国的中国产品转销至其他市场。

“若关税长期实施,成本压力将不可忽视,公司仍无法就未来策略做出最终决定。”

整体来看,这波关税影响的不只是品牌,而是整个生产链都会受到冲击。即使部分品牌选择在美组装成品,原材料仍大量依赖进口。

对品牌来说,眼前的难题是自行吸收成本维持价格,还是将压力转嫁给本已精打细算的消费者?在通胀持续、消费信心低迷的当下,涨价风险极高。

事实上,在特朗普宣布关税之前,消费者信心指数已跌至冠病疫情以来的最低点。

雪上加霜客户流失 

自疫情后消费热潮降温以来,奢侈品的吸引力也有所减弱。专家指出,若价格再涨,恐怕只会让市场更疲软。

贝恩公司全球时尚与奢侈品主管达皮齐奥(Claudia D’Arpizio)表示:“在关税之前,品牌就已经需要重新建立客户满意度和信任。2024年客户黏着度下降,反映在净推荐值下滑,以及客户群减少5000万人。”

这些流失客户大多是“渴望型消费者”,而今年则可能连核心高端客户也会流失,因为关税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发酵。

市场极度分化

去年奢侈品牌的表现也反映出消费者热情减退。贝恩指出,2024年仅约三分之一奢侈品牌实现增长,远低于2023年65%的增长比例,显示市场“极度分化”。

传统观点认为,奢侈品牌的高净值客户不会受到价格波动影响,但达皮齐奥提醒,在连续两年大幅涨价后,哪怕是5%的涨幅,也可能动摇消费者信心。

她进一步警告:“比起关税的直接影响,更可怕的是其对整体经济与消费者信心的冲击。即使是超级富豪,他们也会根据股市表现来衡量自身财富,而当前的动荡正引发一连串负面效应。”

美国引领奢侈品潮流

从市场角度看,美洲,尤其是美国,是仅次于欧洲的全球第二大个人奢侈品消费市场。

2024年,美国占全球市场份额28%,略低于欧洲的30%。不过,美国游客推动了欧洲奢侈品市场的增长,因此美国消费者仍是全球奢侈品潮流的主导者。中国市场份额则较低,仅占12%,而且在2024年销售量下跌20%。

供应端方面,欧盟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供应者。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欧盟占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供应量的70%,涵盖时尚、配饰、珠宝、腕表、皮具、香水与化妆品,去年总额达2880亿美元(约1兆2429亿令吉)。

·意大利

意大利国家时尚协会指出,时尚业是该国第二大产业。2024年,该产业(包括纺织、服装、鞋类、珠宝、眼镜和皮具)下滑5%,总值降至1060亿美元(约4574亿令吉)。

意大利许多奢侈品都销往美洲。以普拉达(Prada)为例,去年17%的营收来自美洲市场,Moncler也有14%依赖该市场。

提到意大利奢侈品牌,古驰(Gucci)是最知名之一,但其母公司开云集团(Kering)总部位于法国,并未公布品牌按国家划分的营收数据。不过,开云集团的24%营收来自北美。

·法国

法国2024年对美出口奢侈品约50亿美元(约215亿令吉)。作为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在美国设有生产基地,得以部分避开关税冲击。

此外,LVMH集团总裁阿尔诺(Bernard Arnault)与特朗普的长期友谊也可能发挥作用。LVMH约有四分之一的营收来自美国。

爱马仕(Hermès)是市值仅次于LVMH的第二大奢侈品牌,约20%的销售来自美洲。

执行主席阿克塞尔杜马斯(Axel Dumas)已表示,若关税实施,公司将再次提高本就高昂的售价,例如Birkin和Kelly包售价动辄上万美元。

·英国

英国奢侈品产业价值1050亿美元(约4531亿令吉),严重依赖出口。根据英国奢侈品协会Walpole的数据,该国约70%奢侈品用于出口,其中22%销往美国。

 

 
 

 

反应

 

国际

特朗普关税乌云未散 传中国企业新加坡上市意愿猛增

(北京18日讯)随着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中国企业寻求在东南亚拓展业务。据外媒18日引述4名消息人士说法称,至少有5家来自中国或香港的公司,计划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在新加坡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双重上市或配股。

知情人士称,上述公司包括一家中国能源公司、一家中国医疗保健集团和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生物科技集团,但计划尚未最终确定。

新加坡交易所一直难以吸引大型企业上市并提高交易量。报道指出,2024年新加坡交易所仅进行了4次IPO,其竞争对手香港交易所则有71家新公司上市。此次上市将为新加坡交易所带来提振。

中国银河国际投资银行部集团主管苏君钦表示,在与美国的贸易战中,中国企业希望进入东南亚市场或扩大东南亚业务,因此正考虑利用新加坡交易所。而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加大对中国的行动力度后,有关在新加坡上市的谘询“猛增”。

据透露,中国国有券商中国银河证券正与至少2家中国公司合作,希望最早于今年在新加坡上市。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部分中国和香港公司可能透过在新加坡的第一上市筹集资金约1亿美元(约4.3亿令吉)。

一名资本市场顾问表示,在中美紧张局势升级的背景下,北京努力加强与东南亚的关系,此举鼓励了一些中国企业增加在该地区的业务。

新加坡交易所全球业务发起和拓展部主管保得胜保得胜指出,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中国通往世界的门户将变得更加重要,而在新加坡上市将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