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预科班增学额 大学收生更不公
火箭轰边缘化STPM生

(吉隆坡25 日讯)大学预科班固打制维持但学额狂增一事引起争议,民主行动党各级领袖今日发表联署声明,内阁星期三的这项议决,将进一步恶化大学收生不公的现象。

该联署声明指出,大学预科班狂增学额,将彻底边缘化大马高级教育文凭试(STPM,又称大学先修班)的学生。



声明指出,内阁议决,大学预科班(Matriculation)的2万5000个学额大幅度增加至4万个,同时维持土著90%,非土著10%的固打制,将进一步恶化大学收生不公的现象。

声明称,因为STPM生将更难进入大学,在不透明的入学制度下,预科班学生拥有比STPM学生更高的机会进入大学,尤其是热门科系,若大幅增加预科班高达1万5000个学额,将进一步挤压已苟延残喘的STPM生的机会。

190426A26-2_noresize

 

预科生进大学有优先权



教育部回答武吉免登国会议员方贵伦的国会提问,显见预科生比STPM生有较高几率获第一志愿。

声明指出,即使预科班文凭不如STPM文凭一样广为世界各地大学承认,许多非马来人学生依然争破头要挤入预科班,为的就是要获得一张“大学入门票”,这是因为预科班不论在考试积分或课外活动得分都比STPM来得更简易,更因为这样的因素,进入首要大学的热门科系往往获得优先权。

“综合各种不利的客观因素,未来将导致越来越少人报考STPM,其多年来建立的文凭认受性和公信力将逐步被摧毁。”

声明也认为,增加预科班学额后,大学也将扩大收取预科班学生的数量,在越来越少学生问津STPM下,大学招生将大幅度倾向预科班学生,在预科班文凭学术认可性不如STPM的情况下,将不利本地大学的学术表现,也直接影响各本地大学冲击世界大学排名的努力。

行动党16名领袖联署的声明点出,增加大学预科班学额,将挤压STPM生的机会。(档案照)

预科班一年多付3750万 

却浪费先修班现成资源

声明指出,增加1万5000个预科班学额肯定为国家财务带来极大负担,因为它是独立个体的学院式经营,并不像STPM一样附属于中学。

目前2万5000名预科班学生分布在全国17所大学预科班,平均一所预科班学院承担1470名学生,若再另外增加多1万5000个学额,则等同于要多10所预科班学院的规模,才能承担这些额外名额。

“教育部文告里提到或借用师训学院作为预科班用途,必然在软硬体上增加设备,加上预科班学生享有每月250令吉津贴(一年两个学期,共10 个月,就是2500令吉),多1万5000个学额,就是一年要多3750万令吉,是笔不轻的负担。

领袖联署提5建议

另一边厢,各地中学本来配备齐全的STPM班则因为乏人问津,而被关闭,完全是一种浪费资源的体现,根本不符合经济效益。

短期而言,为了避免部分政客炒作种族情绪的现实考量下,联署的行动党各级领袖也在声明中向内阁提出5 项短期建议,以解决入学及大学预科班的争议。

5 项短期建议:

●指示大学中心单位(UPU)在审核学生入学申请时,各大学和各科系都应录取50%预科班生及50% STPM生,以达致“两试平衡”,不再偏袒预科班生,边缘化STPM生。

●公开各大学各科系最低CGPA(预科班与STPM)积分要求,让学生在填写入学志愿时能有个明确参考,减低优秀生因填写入学志愿时的一些技术性失误而致无法进入属意科系的机会。

●检讨大学预科班的积分制度,透明化公开各学科考获等级的分数及要求,提高预科班考获4.0的门槛,避免黑箱操作积分,使预科班成为进入大学的“后门”。

●检讨大学预科班的课外活动分数,如现有预科班课外活动等同于州际级别,但STPM课外活动却等同于校际级别,此不公平的区分使STPM生永远在这入学的最后关键10分,吃尽暗亏。

●大学预科班维持2018/2019年予非马来人的配额,若今年预科班学额已不足,部分学生应被转至一些大学的基础班(Program Asasi)就读。

190426A26-1xx_noresize

 

应让各族公平进大学

从教育部回答怡保东区国会议员黄家和及方贵伦的国会提问整合出来的表,显见预科班生获4.0满分的比例远高于STPM生。

根据增加1万5000个预科班学额后的演算表,显见预科班未来的满分学生将全面垄断各大学,STPM学生毫无生存空间。

最终应废除预科班

联署声明总结认为,只要做到以上方案,短期内就可大量减少STPM优秀生无法进入大学或属意科系的事,更不会发生所有人都要涌进预科班,越来越少人报考STPM。

“长期来说,内阁不但不应增加大学预科班学额,反而应逐步减少,循序渐进朝向统一政府中学的大学入学试为方向,终极目标应是废除大学预科班,让所有人都报考历史悠久、具学术认同和社会公信力的STPM,让所有族群站在公平的入学起跑点,就算要设立扶弱政策,也应以‘需要’为基础,不是‘肤色’为基础。

勿延续前朝腐败

“我们衷心希望内阁能从善如流,从短期解决方案做起,逐步落实不分族群的入学正义,打造公平的马来西亚。必须紧记,改朝换代不是为了延续前朝的腐败,而是打造美好的未来予下一代。”

联署的行动党各级领袖:

1. 陈泓谦(亚庇国会议员)

2. 邹宇晖(都赖州议员

3. 梁誉升(社青团大专事务局主任)

4. 郑鸿杰(社青团总秘书)

5. 梁耀雯(直凉州议员)

6. 张玉刚(社青团署理团长)

7. 李政贤(美律州议员)

8. 郑传毅(社青团政教主任)

9. 吴家良(社青团中委)

10. 李伟翔(社青团组织秘书兼槟州团长)

11. 李明康(社青团直辖区团长)

12. 古征东(社青团雪州署理团长)

13. 陈泓宾(士古来州议员)

14. 黄文标(巴占州议员)

15. 杨敦祥(北干那那州议员)

16. 黄益豪(文打烟州议员)

反应

 

言论

安华力挺行动党?/洪东水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表示,即使本身的支持度受影响,他也会力挺民主行动党。

他也不断强调行动党不曾威胁回教或马来人的说法,也不断强调照顾多元社会,这是他站在团结政府的立场上发表言论。若是他坚守原则,并在马来人大会也坚持捍卫多元的好处,深信全马非马来人都会给他如雷掌声。

但恐怕事实却不是这样,安华在非马来人群体讲的是捍卫多元,但为了争取马来选票,是无法不乖离他的种族立场。

若是安华全力以赴,给予华社所需要的索求,华人必然感恩图报,绝对不会对团结政府离弃。

无法践诺如敷衍华社

由于无法兑现对华社的承诺,于是造成力挺行动党的气势无法显得磅礴,让华社感觉到安华似乎在敷衍了事。

若是安华真的力挺行动党,那就不可让行动党背上违背华社承诺的责任,在师资培训计划、制度化拨款以及兴建与迁移华小等课题给予正视。

如今法庭已经宣布华小的兴办并不违宪,若是团结政府给予法律上的承诺,将会阻止一些极端分子再次挑战华小存在的合法性。团结政府给予华社真诚的承诺,不只能够执政5年,甚至50年都不成问题。

若是安华真的力挺行动党,他就必须让华社对团结政府有所感动,而不是靠华社必定支持行动党,让行动党面对华社时常出现尴尬局面。尤其他身为财政部长,在每年的财政预算案中设定华淡小的拨款数额,避免华社所获得的拨款有所差距。

由于行动党时常面对团结政府的跳票对待,于是让华社对行动党产生质疑。虽然有些华人团体发表了意见,但却似乎都不是谴责的语气,而是低声下气的索求。看来安华非常幸运,他没有给华校很大的保证,但却获得华社坚韧不移的支持。

马华做不到的事,行动党也做不到,于是无法表现出捍卫华社的本色。若是安华想报答行动党,就要彻底让行动党做得比马华好,才能让行动党立下美好的威望。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