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

黄家和:应对辍学问题 用AI强化追踪学生动向

(吉隆坡12日讯)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指出,教育部正透过人工智能,强化追踪学生系统(SiPKPM),全面追踪学生动向。

“这包括有辍学风险、辍学及可能无法获得教育机会的儿童。”

他说,该系统能协助学校识别个别学生,从而落实针对性的干预,在早期阶段采取行动,同时该系统有助于提高应对辍学问题的效率。

他在国会下议院文化环节回答诚信党沙亚南区国会议员阿兹里的提问时,如是说。

他指出,教育部与州教育局、县教育局和当地社区合作落实的外展计划,2024年成功让883名小学生及1990名中学生重返教育体系。

“教育部推出K9特别模式学校,目前扩大至K11学校,此举是为了减少小学升中学及中三升中四学生的辍学率。”

黄家和说,教育部也开发管理在考试期间缺席的应用系统,该系统可让校方记录大马教育文凭考试期间考生缺席的原因,协助制定合适的干预策略。

“贫困是辍学的原因之一,因此该部提供18项上学援助,包括13项特别援助和5项一般援助,协助弱势学生。”

他说,该部透过数字教育学习措施(DELIMa) 提供数字教育,让学生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以数字方式获取学习材料。

此外,黄家和回答阿兹里提问班级学生过多的附加提问时说,根据经济部发布的2024年建筑规划指南和条例,每个班级的学生容纳人数为30人。

“其他考量包括工作空间、桌椅和窗口的距离、学生和老师的活动及其他等,可考虑的容纳人数为最多35人。”

他指出,该部将分析兴建学校和增设校舍的需求,包括考虑现有学校的容纳能力、人口密度和学校剩余土地是否足够扩建。

视频推荐 :

 

 
 

 

反应

 

文教

黄家和:高度重视华教发展 教育部愿探讨改进方案

(槟城14日讯)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指出,教育部高度重视华文教育的发展,并愿意与各界抱持开放沟通态度,共同探讨可行的改进方案。

“副教长办公室每3个月与董教总见面会谈,其实我们每月都会以不同方式见面,来了解问题及寻求对策解决。”

黄家和日前与槟威华校董事联合会理事聚餐交流,双方针对华教相关课题进行坦诚及深入探讨时,如是指出。

他说,教育部向来积极主动改善华小师资短缺问题,华小师资由师范学院培训,师范学院华小组去年784个名额全获填满,今年在争取下名额已增至1678个,只要每年名额填满,师资在5年后将获得很大改善。

“在董教总及我要当老师工委会的努力,以及副教长办公室的内部协调下,师范课程华小组去年共获得4311名申请者,让名额有史以来首次全数填满,而今年在各方更大力鼓吹下,共有6296人申请。”

他说,该办公室也积极改善中学华文科师资,在与依德里斯教育大学(UPSI)和马大中文系努力协商下,中文教育系学额皆得到翻倍扩招,将有助提升华中、国中师资人才库。

“过去依大中文教育系名额每年录取50至60人,我们去年多次与依大协商,成功让录取人数翻倍至103人,今年则将开放120个学额;马大教育文凭课程(中文系)从过往低于20人,去年录取33人,今年学额增至50名。”

李添霖:应包容多源流教育

槟威董联会主席李添霖说,教育部持续展现对华文教育的关注与支持,致力在政策层面推动多元教育体系的和谐发展。

“无论是在师资培训、学校建设、课程发展或资源分配方面,教育部都积极与各相关团体交流合作,聆听意见,回应诉求。”

他也提及华教面对的问题,包括华小师资短缺、国民型华文中学缺少华文老师和华裔老师逐渐减少、恒毅分校未取得独立行政准证及要求教育部关注2026-203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在落实计划过程中,能继续给予华淡小及国民型中学的教育发展应有的关注,以确保我国多源流教育体系能够实现平衡和包容发展。

较后,李添霖在交流会上移交备忘录予黄家和,由会务顾问拿督许海明、署理主席拿督斯里马良生、副主席骆万泉、杨式丰、总务黄芮姿及财政拿督郑荣兴陪同。

出席者包括副部长机要秘书司徒哲阳、特别事务官戴佩君、李汉文、程幼幼,槟威董联会理事曾文忠、罗月清、符利福、庄君辉、陈麒光、李琴侠、柯碧娟、郑年芯及杨志鸿。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