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和:不是诈骗 拨电邀申请当中文教师

黄家和
(八打灵再也8日讯)“这两天,大家都收到陌生号码的电话,说是副教长办公室打过来,问大家有没有向教育服务委员提出申请。不用担心,这不是诈骗来电!”
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在脸书发文指出,其团队逐一拨电中文教育系毕业生,确保他们向教育服务委员(SPP)提出申请,以填补中学华文教师的空缺。
“有朋友问,我们是不是傻到一个一个去打电话?这样的做法可能不够先进,但它却是最直接、最有诚意的方法。”
他引用英语名言“疯狂就是重复做同样的事,却期待不同的结果”,表明教育部工作不能千篇一律,而是尝试不同的方法,才有机会取得不同的效果。
黄家和说,教育部新年期间已主动与苏丹依德利斯教育大学(UPSI)及马来亚大学联系,收集毕业生的申请资料,鼓励更多毕业生申请。
“新年回来后,我们决定逐个联系每个毕业生,确保大家都提出申请,而没有提出申请的,就要求大家即刻去做。”
他说,教育服务委员会今年首次招收具备大学资格教师的申请截止日期已到,教育部团队过去数天积极联系相关毕业生。
“除了去年的毕业生,小助理们也找来了去年没有获得录取、或没有提出申请的名单,一个一个去联系。接到电话的,也谨体谅我们小助理的唠叨,因为她们都很努力地重复又重复,尝试说服大家申请。”
他说,中学华文教师的主要来源是苏丹依德利斯教育大学(UPSI)的中文教育系毕业生(4年课程),以及马大中文教育文凭持有者(1年课程)等。
“UPSI的中文教育系去年毕业生共有54人,而马大中文教育文凭毕业生则有18人。”
“去年,教育部成功把UPSI中文教育系招生人数从52人增至103人,预计2028年可见成果。而马大中文教育文凭招生也从18人增至33人,相关毕业生将在今年底毕业,明年就可以申请当教师。”
“长期或短期方案,我们都继续耕耘。”
黄家和:高度重视华教发展 教育部愿探讨改进方案

(槟城14日讯)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指出,教育部高度重视华文教育的发展,并愿意与各界抱持开放沟通态度,共同探讨可行的改进方案。
“副教长办公室每3个月与董教总见面会谈,其实我们每月都会以不同方式见面,来了解问题及寻求对策解决。”
黄家和日前与槟威华校董事联合会理事聚餐交流,双方针对华教相关课题进行坦诚及深入探讨时,如是指出。
他说,教育部向来积极主动改善华小师资短缺问题,华小师资由师范学院培训,师范学院华小组去年784个名额全获填满,今年在争取下名额已增至1678个,只要每年名额填满,师资在5年后将获得很大改善。
“在董教总及我要当老师工委会的努力,以及副教长办公室的内部协调下,师范课程华小组去年共获得4311名申请者,让名额有史以来首次全数填满,而今年在各方更大力鼓吹下,共有6296人申请。”
他说,该办公室也积极改善中学华文科师资,在与依德里斯教育大学(UPSI)和马大中文系努力协商下,中文教育系学额皆得到翻倍扩招,将有助提升华中、国中师资人才库。
“过去依大中文教育系名额每年录取50至60人,我们去年多次与依大协商,成功让录取人数翻倍至103人,今年则将开放120个学额;马大教育文凭课程(中文系)从过往低于20人,去年录取33人,今年学额增至50名。”
李添霖:应包容多源流教育
槟威董联会主席李添霖说,教育部持续展现对华文教育的关注与支持,致力在政策层面推动多元教育体系的和谐发展。
“无论是在师资培训、学校建设、课程发展或资源分配方面,教育部都积极与各相关团体交流合作,聆听意见,回应诉求。”
他也提及华教面对的问题,包括华小师资短缺、国民型华文中学缺少华文老师和华裔老师逐渐减少、恒毅分校未取得独立行政准证及要求教育部关注2026-203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在落实计划过程中,能继续给予华淡小及国民型中学的教育发展应有的关注,以确保我国多源流教育体系能够实现平衡和包容发展。
较后,李添霖在交流会上移交备忘录予黄家和,由会务顾问拿督许海明、署理主席拿督斯里马良生、副主席骆万泉、杨式丰、总务黄芮姿及财政拿督郑荣兴陪同。
出席者包括副部长机要秘书司徒哲阳、特别事务官戴佩君、李汉文、程幼幼,槟威董联会理事曾文忠、罗月清、符利福、庄君辉、陈麒光、李琴侠、柯碧娟、郑年芯及杨志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