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部招收教师学士课程 华校董联会吁把握机会
(吉隆坡16日讯)雪隆华校董联会呼吁符合申请条件,并有志成为华小老师的华裔青年(2021、2022和2023年应届SPM考生)和华文独中生把握机会,踊跃申请有关的教师学士课程。
雪隆董联会发文告说,教育部日前宣布,将于2024年3月14日至4月15日进行招收本年度教师学士课程(PISMP)和统考教师学士课程(PISMP—UEC)的新学员。
“教师学士课程是一项为期5年的师范课程,以培训各源流小学的学士资格教师。今年的华小组课程包括了马来文、英文(TESL)、马来文(副修课业辅导)、华文(副修体育)、美术、音乐、体育(副修道德教育)、体育(副修健康教育)、学前教育、历史、科学、数学、特殊教育(学习障碍)、特殊教育(听觉障碍)、咨询与辅导,以及设计与工艺,共有16项课程。至于统考师范课程则设有华小华文组,是开放给同时拥有SPM和统考文凭的独中生申请。2024年的华小组教师学士课程拟招收及录取784个名额。
“教师学士课程和统考教师学士课程的基本申请条件如下:教师学士课程(PISMP): SPM考获5科特优(A-/A/A+)、SPM马来文、英文、历史优等(Kepujian)、符合相关课程的附加条件;统考教师学士课程(PISMP-UEC): 高中统考三科优等、SPM考获六个科目优等(kepujian)、SPM马来文和英文优等(Kepujian),历史及格。
“教师学士课程和统考教师学士课程的申请必须是马来西亚公民,身心健康及活跃于课外活动,并且年龄于2024年6月30日不超过20岁(即2004年6月30日或之后出世)。
4月22起线上测试
“刚考完2023年SPM考试的考生可先申请教师学士课程,待SPM成绩放榜后,当局会再开放网站让大家更新课程选项等资料。至于2021年和2022年的SPM学生则必须以SPM考试成绩来申请。申请者可在教育部的教师学士课程招生网站获取详情,申请网站是 https://pismp.moe.gov.my/。在填写表格前,申请者务必要详细阅读招生网站中的资料,以免因不必要失误而错失申请机会。
“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者将被安排参加在4月22日至26日举行的线上教师资格测试(E-UKCG),只有通过教师资格测试的申请者才能进入面试环节。申请者必须根据教育部指定的日期和时间参加E-UKCG,错过了就不能补考,也就失去面试的机会。实体面试及体能评估测试的日期在7月1日至5日,以及7月8至12日。
“申请者若面对相关疑问也可洽询雪隆董联会,以进一步了解申请教师学士课程的详情(雪隆董联会联系电话:03-41422960)。”
霹董联会委托“华研智库” 研究小学教育目标呈教育部

颜登逸(左4)在会员大会上发言;左起为黄仲贤、黄志伟、陈德杰、黄胜全、叶建成及黄印兴。
(怡保3日讯)霹雳董联会主席颜登逸指出,该会已委托“华研智库”进行“小学教育目标与学生基本能力之研究”报告,以期为2027年即将推行的新课纲提供参考,使内容更符合时代需求。
他说,该研究已于今年2月启动,目前正处于成果整合阶段,完成后将提呈予教育部参考。
颜登逸在出席霹雳董联会2025年会员大会致词时强调,当前小学课纲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举例而言,课程中纳入理财、资产及股票等内容,超出小学生的理解与实际需求,反而占用正常上课时间;此外,华文科原本安排7至8节分布于5天,因教育部调整课程模式以减轻学生书包重量,致使华文课缩减至3天,严重影响学习成效。
他强调,政策制定不能脱离教育理念,课纲改革必须建立在实际教学需求之上,霹雳董联会将继续代表华社发声,提出具建设性的意见与监督。
谈及人工智能时代来临,颜登逸指出,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已重新定义人类角色与社会运作方式,教育的核心任务亦需由“传授知识”转向“培养能力”。
他指出,人机协作时代中,人类的关键竞争力在于共情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意思维及跨界整合能力。教育工作者必须迅速转型,将上述四项素养置于教学核心,以确保下一代在智能社会中立足,同时保有人性的温度与智慧优势。
当天会员大会顺利进行,由总务黄志伟主持。
会议共通过5项提案,内容包括呼吁华社关注乡区小型学校,适时调动资源给予支持;承认独中统考,以留住独中人才;加强华中与华小师资的招生与培训;要求政府建立合理透明的拨款机制,依据各源流学校的实际需求公平分配资金;建议教育部推动教育改革,纳入人工智能(AI)时代所需的核心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共情能力、创意思维与跨界思维,培养适应人机协作时代的人才。
出席者包括该会第一副主席陈德杰、第二副主席拿督黄胜全、副总务黄仲贤、财政叶建成及副财政黄印兴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