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

无国界记者公布新闻自由指数 香港排名崩跌

(纽约3日讯)长期关注全球新闻自由相关议题的“无国界记者”周二(5月3日)发布2022年的世界新闻自由指数,以“分化的新时代”来形容过去一年全球新闻自由的发展趋势。

根据2022年的最新指数,排名前三名的国家是挪威、丹麦与瑞典,而排名最后三名的则是朝鲜、厄立特里亚与伊朗。排名下跌幅度最大的是香港,从2021年的第80名下滑至2022年的第148名,而中国则是在持续使用立法为武器来限制人民,并将其隔离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下,在180个国家中排在第175名。

“无国界记者”东亚办事处的代表艾玮昂(Cedric Alviani)向德国之声表示:“香港的新闻自由情势的大幅恶化并不令人惊讶。实际上,这是一个不幸的预期。香港政府通过《国家安全法》时,并没有立即将该法转化为针对记者的措施。该法在第一年先打击的对像是政治反对派,记者在该法生效的第一年幸免于难。”

但他说,2021年至2022年,记者和任何捍卫香港新闻自由的人都成为香港政府镇压的主要目标。艾玮昂指出:“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从《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法治在香港不再得到充分的应用。新闻自由在香港已不再存于现实,因为香港政府透过攻击记者或新闻自由捍卫者来证明的这点。”

今年因“无国界记者”调整了计算指数的方式,所以部分国家在排名上与去年相较出现变化。然而,艾玮昂强调,香港排名大幅度下降,并非因计算指数方式出现变化。他说:“这完全是因香港政府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在过去的一年里,香港政府镇压媒体业的速度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加快了。”

上周,“无国界记者”公布了一份报告,仔细记载香港政府过去两年来对新闻自由的侵犯。该报告中写道:“香港首次出现20多位记者与新闻自由捍卫人士遭到逮捕,其中13人目前仍在拘押候审中,更有2间独立媒体受到政府打压而被迫关闭。为了取悦中国政府,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锁定公共广播机构香港电台(RTHK)等新闻自由的象征加以打压。”

“无国界记者”在声明中提到,中国过去一年持续向海外扩散其资讯控制模式,进而影响到香港与亚洲地区其他邻近国家对媒体的控制。艾玮昂表示,一些表面上看似民主的亚洲国家,例如泰国与柬埔寨,因受到中国的影响,开始采取更威权主义的方式来控制媒体。

他告诉德国之声:“中国在意识形态和技术方面支持他们,让他们加强对信息的控制。另外,在部分民主国家,有些政治人物会使用中国政府常用的一些话术,称信息控制会提升政府的效率,以及减少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

“无国界记者”在2022的报告中也提到,亚洲地区过去一年的新闻自由因两个事件而剧烈恶化,其中一个是缅甸因军事政变使记者遭受严厉打击,也进而成为监禁媒体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另外,阿富汗在塔利班重新掌权后,记者与新闻机构面对的处境也进一步恶化。

另一方面,部分外界认为较民主的国家,也出现政府日渐专制,或透过鼓吹国族主义向媒体施压的情况。“无国界记者”指出,印度、斯里兰卡与菲律宾等国都有部分批判政府的记者,成为密集骚扰行为的目标,其中一个案例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瑞萨(Maria Ressa)。

艾玮昂指出,“无国界记者”的2022世界新闻指数地图显示,被认为新闻自由情况理想的国家数量正在减少。他向德国之声表示:“我们正在走向一个良好的新闻自由水平成为例外的世界,这不仅是由于中国的行动,也是由于民主的弱点。”

他补充道:“事实上,世界大多数民主国家,媒体内部存在著一些重大的利益冲突问题,他们对何谓新闻自由也有所误解。中国已看清这点,也就是新闻自由在民主国家也没发挥什么作用,所以他们会尝试说服其他国家,参考威权体制的作法。”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反应

 

德国之声

德国为何跌出新闻自由度排行榜前10?

(柏林3日讯)在无国界记者组织最新发布的新闻自由度排行榜上,德国名列第11位,跌出前十名,属于“满意”之列,而非“优良”。共有7个国家跻身优良之列,依次为挪威、爱沙尼亚、荷兰、瑞典、芬兰、丹麦和爱尔兰。

总部设于巴黎的无国界记者组织(RSF)5月2日发布新闻自由度排行榜。德国从去年的第10名下滑至第11名。无国界记者组织称,做出这一评估的原因之一是德国媒体从业人员受到日益增长的敌视,尤其是右翼极端分子的攻击。

经无国界记者组织核实的去年德国发生的袭击媒体工作者的事件比上一年增加了一倍。无国界记者组织共记录并调查了89起针对媒体工作者的袭击事件(2023年:41起)。其中75起涉及踢人、推搡或投掷物体等。仅在柏林的中东示威活动中就发生了38起针对媒体工作者的暴力事件。另外21起袭击来自阴谋论者和右翼极端分子。

报道中东冲突面临困境

无国界记者组织指出,德国记者在报道中东冲突时也面临困难。特别是在2023年10月7日之后,巴勒斯坦消息来源、大赦国际、人权观察等人权组织以及联合国的声明受到了根本性的质疑,而以色列军方的声明则不然。许多记者还表示担心被在其他媒体以及社交媒体上曝光。

在新的新闻自由度排行榜上,以色列本身的排名下降了11位,降至第112 位。无国界记者组织称,“在加沙,以色列军队摧毁了新闻编辑室,杀害了近20​​0名记者,并对加沙地带实施了长达18个多月的全面封锁”。

无国界记者组织敦促德国,必须始终如一地执行《欧洲媒体自由法》(EMFA)和《数字服务法》(DSA)等欧盟法规,确保媒体多元化和独立性。

无国界记者组织还指出,德国红绿灯政府联盟协议中的几项立法提案并未得到实施,其中包括无国界记者组织所倡导的一些提案,如为新闻界提供财政支持以抵御多样性的持续下降,对非营利新闻业的税收认可,以及计划中的反数字暴力法。与此同时,加强电信监控等立法提案也遭到失败。

德国记者联盟呼吁保护记者

在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即将到来之际,许多组织和协会呼吁更好地保护媒体工作者。德国记者联盟(DJU)认为媒体行业的雇主和政界对此负有责任。该联盟主席之一拉尔斯·汉森(Lars Hansen)本周五(5月2日)表示:“新闻自由取决于那些每天以巨大的奉献将其变为现实并捍卫它的人。”他表示, “在媒体经济面临临界点的时代,保护记者就是推动民主。”

德国记者协会(DJV)主席米卡·博伊斯特(Mika Beuster)表示:“新闻自由是一项必须予以捍卫的宝贵财产——不仅在德国,而且在全世界。”他表示,尤其从美国的情况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在错误方向上可以发展多快。 “这应该让我们警醒!”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