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济各造访中国成未竟之志 中梵关系走向受瞩

方济各的家乡是阿根廷,他是第一位来自拉丁美洲的天主教教宗。他过世后,布宜诺斯艾利斯主教座堂外聚集许多人点蜡烛哀悼。
(梵蒂冈22日讯)天主教教宗方济各离世消息引发国际关注,各国领袖纷纷发文哀悼。中国政府周二也回应了方济各之死。由于方济各生前积极改善中梵关系,他对中国的立场也再度引发讨论。
梵蒂冈周一(4月21日)公布天主教教宗方济各的死亡证明,显示他死于脑中风导致的昏迷和不可逆转的心血管衰竭。
方济各过世后,全球主要领袖纷纷悼念:美国总统特朗普形容方济各是“一个爱这个世界的好人”,并下令白宫降半旗致哀;特朗普夫妇也将前往罗马,出席他的葬礼。德国总理肖尔茨在X平台上写道,世界如今失去了一位“替弱者发声的倡议者”。
新华社、央视等中国官媒周一已报道方济各过世消息,周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方对方济各教皇去世表示哀悼。近年来,中国和梵蒂冈保持建设性接触,开展了有益的交往。中方愿同梵方共同努力,推动中梵关系持续改善。”
有记者追问,中国政府是否会派代表参加教皇方济各的葬礼。对此,郭嘉昆告知目前没有可以提供的消息。
天主教香港教区发声明表达“深切哀悼”,并指出方济各“让中梵关系受到关注”。
中梵关系何去何从?
方济各过世后,各界关注焦点之一是梵蒂冈与中国的关系将怎么发展、是否会延续他在任时的的方向,也就是对中国释出沟通善意。
方济各对中国的立场评价褒贬两极,有人赞许他改善中梵关系,但也有声浪认为他较过去的教宗更为“亲中”,质疑他向中国政府低头妥协,而且对于中国压迫维吾尔人权、限缩香港自由等议题批判不足。
中梵之间的争议核心,围绕在主教的任命:梵蒂冈主张各国各级主教的祝圣权(consecration)或任命权在教宗手上,但中国政府拒绝,认为这么做形同失去主权。
2018年,双方签署为期2年的《主教任命临时协议》,允许梵蒂冈和北京都承认的主教被“祝圣”。该协议后来三度延长期限,但内文细节一直没有公开。香港教区荣休主教陈日君等人批评,方济各为了跟中国谈判建交,而不顾神权底线、对中国政权让步。
中梵争议也涉及政治问题。当前,梵蒂冈是欧洲唯一不承认北京是中国合法政权的国家,跟中华人民共合国并没有正式外交关系,而是与中华民国台湾建交。
北京政府尚未决定是否要与梵蒂冈建立正式关系。若天主教“地下教会”正式获得承认,对于社会稳定可能带来的冲击,仍是中国政府担忧的原因之一。
盼与习近平会晤遭中方冷处理
方济各曾多次表达访中的意愿,但任内未能实现。
2022年,方济各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同时出访哈萨克;消息人士说法指,方济各有意安排与习近平见面,但中方回应“没有足够时间”。隔年,方济各造访蒙古,当时不少中国天主教徒低调前往蒙古,有教徒受访时也表示希望方济各有一天能造访中国。
去年,中国正式承认95岁的石洪祯为天津教区主教;对此,梵蒂冈 “满意”且乐见,认为“这项措施是教廷与中国政府长期沟通而带来的正面成果”。石洪祯被称为“地下主教”,他在2019年由于拒绝加入中国天主教爱国会而遭到软禁。
中国共产党秉持无神论立场,严格控制宗教活动。根据中国官方数据,约有600万名天主教徒生活在中国,属于国家监督的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一员,不承认梵蒂冈的权威。不过,中国天主教徒的实际人数,可能是这个数字的2倍;有估计指出,另有约600万人也忠于教宗,参加“地下教会”。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经4轮投票选出 良十四世薪资被热议

(梵蒂冈10日讯)罗马天主教第267任教宗、来自美国的良十四世(原名普雷沃斯特),是全球各地的枢机主教8日在梵蒂冈经过4轮投票后选出。
而教宗的薪资也引起讨论。据悉,教宗之位历年来未设固定薪资,他们的食衣住行等费用都由梵蒂冈教廷全额提供。
梵蒂冈的财政依赖捐款、投资以及观光收入,每年可收到全球天主教徒共约2000万英镑(约1.14亿令吉)的捐款,最著名的收入来自于圣伯多禄大教堂的捐款,来自美国、意大利、德国的信徒捐款金额也名列前茅。
理论上月薪1.2万
良十四世的前任已故方济各,在2013年至今年4月担任教宗期间以节俭闻明。他虽然拥有共约1200万英镑的净资产,但这些资源并非用于个人享乐。且虽然教宗理论上每月能领取2500欧元(约1.2万令吉),但方济各在位期间从未领过。
除了方济各,之前的教宗们也从未有人领过丰厚薪资,因为他们承担着信徒们对他们屡行宗教职务的期望,而非追求个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