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严格审查中企 小米:令供应商不安
(新德里12日讯)外媒周二(12日)报道,根据一封落款为2月6日的公司信函和直接了解情况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小米公司告知新德里,由于印度政府对严格审查中国公司,有关智能手机部件供应商对在印度设立业务持谨慎态度。
外媒报道称,小米这封信件是针对印度资讯科技部早前询问,印度应如何进一步发展该国部件制造业的询问的回复。
尽管在印度开展业务的中国公司不愿公开谈论审查,但小米回复的信件内容显示,这些公司在印度的处境仍然艰难,尤其是在智能手机领域,许多关键部件都来自中国供应商。
以小米为例,该公司在印度组装的智能手机主要使用印度本地生产的部件,但仍有部分部件必须从中国和其他地方进口。
小米印度分公司总裁穆拉里什南(Muralikrishnan B.)在信件中表示,印度需要采取“建立信任”措施,鼓励部件供应商在当地开展业务。
穆拉里什南指出:“有鉴于在印度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具有中国背景的公司,零部件供应商对在印度建立业务持忧虑态度。”但信件中并未直接指名任何公司。
信件称,这些担忧与合规和签证问题以及其他因素有关,但信中没有详细说明,“(印度)政府应解决这些担忧,并努力向外国部件供应商灌输信心,鼓励他们在印度设立制造工厂。”
对此,小米和印度资讯科技部均未回应。
据报,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市占排名第一(18%)。该公司在信件中也要求,印度政府应考虑提供制造激励措施,并降低包含电池、手机外壳等智能手机部件的进口关税。

小米手机常被嫌弃缺乏核心技术,让雷军感到相当委屈。
中印关系不佳影响商界
外媒报道,印度当局去年指责中国智能手机公司Vivo多名员工违反签证规定,在申请商务签证时隐瞒雇主为小vivo公司。同时还指控该公司从印度挪用了130亿美元(约619亿令吉)的资金。
此外,印度政府也冻结了超过6亿美元(约29亿令吉)的小米资产,指该公司涉嫌透过冒充特许权使用费,向外国实体非法汇款。但两家中国公司均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
除了对小米和Vivo等中资公司进行严格的监管审查外,印度自2020年起,还禁止了300多个中国手机应用程序,其中包括字节跳动的TikTok,并叫停了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和长城汽车等公司计划中的项目。
消息人士称,许多中国电子公司的高阶主管难以获得进入印度的签证,而且由于新德里的严格审查,他们的公司继续面临投资审批缓慢的问题。
今年1月,印度工业和国内贸易促进部部长辛格(Rajesh Kumar Singh)表示,如果两国边境保持和平,印度可以放松对中国投资的严格审查。
小米仍未放弃印度市场
彭博社曾在去年7月报道,虽然印度是继中国之后,小米的第二大市场,但小米在承认印度投资失利后,将削减其在印度的智能手机生产线。
不过,专注IT产业信息的台湾《电子时报》1月4号报道,在经历过去两年的动荡时期后,小米制定了3年路线图,寻求重新夺回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导地位,并制定了平板电脑在印度本地的制造计划。
《印度教徒报》(The Hindu)1月3日则引述穆拉里什南的说法称,小米将在印度继续推出价格实惠的5G智能手机,作为2024年成长的主要推动力。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国民遭不公待遇 中方向菲严正交涉

(马尼拉17日讯)中菲关系持续恶化,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称接到多起在菲中国公民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反映,中方就此向菲律宾政府提出严正交涉。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16日在官网发布《关于中国公民反映在菲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一封公开信》。
信中称,有中国公民日前反映,入境菲律宾时在机场遭受菲方人员不公正待遇,使馆也陆续接到在菲中国公民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反映,包括中国公民受到盘查滋扰、拖延中国企业员工工签办理、炮制并炒作中国公民涉“赌博案”“间谍案”等。
公开信认为,菲律宾有关机构和人员上述行为超出正常履职范围,严重侵犯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公开信指,中国驻菲使领馆高度重视中国公民和企业遭受不公正待遇问题,向菲政府有关部门持续提出严正交涉,并要求菲律宾立即停止无端干扰中国公民,保障中国公民人身安全及合法权益。
中国外交部和驻菲使领馆不久前已向中国公民发布安全提醒,指当前在菲中国公民和机构仍面临严峻的安全环境和复杂的执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