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常见感冒病毒为基底 冠病疫苗效果堪忧

俄罗斯加马列亚研究院研发的疫苗是由国家赞助研发。
(莫斯科4日讯)俄罗斯和中国开发的疫苗可能都存在一个显著缺点: 这个疫苗以常见的感冒病毒为基础研发而来,由于一般大众很可能都接触过这种病毒,疫苗的效果可能不如预期。
康希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疫苗在中国获准用于军事用途,是5型腺病毒载体或Ad5的改良形式。据《华尔街日报》上周报道,该公司正在和几个国家谈判,争取在完成大规模试验之前获得紧急批准。
莫斯科加马列亚研究院(Gamaleya)开发的一种疫苗,是以Ad5和第二种不太常见的腺病毒作为基础。尽管测试量还不多,八月获得俄罗斯批准。
疫苗被认为是解除冠病疫情的关键要素。但是,疫苗可能只能对没有抗体的人有效,对于已经拥有高浓度抗体的人,疫苗无法发挥作用。
专家表示,在亚洲及美国,约四成人口拥有高浓度抗体,在非洲则有高达八成的人拥有高浓度抗体。
俄罗斯加马列亚研究院(Gamaleya)开发的疫苗会分为两剂施用: 第一剂基于Ad26,跟娇生公司的候选疫苗很相似;第二剂是Ad5。
加马列亚研究院的主管金兹堡格(Alexander Gintsburg)表示,双载体的方法解决了免疫问题。专家也认为在只接触过其中一种病毒的接种者中,疫苗仍可能产生足够的效果。
俄罗斯政府宣布打算在缺乏大规模试验的状况下给高危人群注射疫苗之后,许多专家对俄罗斯出产的疫苗抱持怀疑态度。
帮助娇生公司设计冠病病毒疫苗的研究员巴洛奇(Dan Barouch)博士说,证明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他提到,大规模试验的结果不见得符合设计者预期或想要的结果。

中国康希诺生物以及中国军方传染病专家共同合作开发了Ad5为基础的新冠疫苗。
疫苗可能提升感染HIV风险
专家也担忧,以Ad5作为基础的疫苗可能会增加接种者感染HIV的机会。
在2004年一次审判当中,默克药厂(Merck & Co) 以Ad5所制作的HIV疫苗会让本来有免疫力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毒。
包括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弗契(Anthony Fauci)博士在内的研究人员在2015年的一篇论文中表示,这种副作用很可能是HIV 疫苗所特有的。但他们提醒说,在高危人群中对所有以Ad5为基础的疫苗进行试验的期间和之后,应监测HIV的发生率。
美国冠病疫苗预防网络的共同负责人科瑞(Larry Corey)博士说:“我会担心在任何有HIV风险的人群或国家中使用这些疫苗,包括在美国。”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平均每周600冠病病例 卫长:低于警戒门槛

祖基菲里
(吉隆坡17日讯)卫生部持续密切关注国内外的冠病疫情发展,并强调马来西亚目前的病例宗数仍低于国家警戒门槛。
卫生部长拿督斯里祖基菲里阿末博士指出,大马注意到邻国如泰国和新加坡通报的冠病病例上升趋势。
他今日在其X平台发文说:“在此期间,大马每周平均录得约600宗病例,仍低于国家警戒门槛,并且今年尚未出通报何死亡病例。”
他指出,根据曼谷邮报的报道,泰国在5月4日至10日期间新增1万6607宗病例和6宗死亡病例,而海峡时报则报道,新加坡在4月27日至5月3日之间估计新增1万4200宗病例,较前一周的1万1100宗有所上升,并录得133宗住院个案。
祖基菲里指出,相关预警已传达至全国危机准备与应对中心(CPRC),以便持续进行风险评估与应对准备工作。
另一方面,卫生部疾病控制组在文告中指出,截至5月10日的2025年第19个流行病学周,全国一共累计通报1万1727宗冠病病例,其中今年初的病例最多,分别为第1周的960宗,以及第2周和第3周各有1229宗。
“单日新增病例呈持续下降趋势,并在第15周降至210宗,在第16周至第19周期间,每周平均病例维持在600宗左右,仍低于国家警戒门槛。”
文告强调,根据1988年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法令,冠病依然是强制上报的传染病。
“公共与私人医疗机构的病例通报均通过e-Notifikasi系统实时更新,该平台是由卫生部疾病控制组负责监督,旨在确保能够及早发现病例并迅速采取应变措施。”
它提到,卫生部也透过“舆情监测系统”进行疫情动态监控,借助来自社区、媒体及其他可靠渠道的非正式资讯,实现对潜在突发事件的早期预警,从而强化国家的预警系统。
文告指出,卫生部将适时通报任何可能危害公众健康的威胁,社会大众应持续遵守公共卫生措施,在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并以负责任的态度保护高风险群体。
卫生部也呼吁民众继续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尤其是高风险群体应积极接种冠病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可能性。
有关冠病的最新资讯可浏览卫生部官网www.moh.gov.my。
病例略有上升
卫生部数据显示,冠病确认病例略有上升,从4月30日的8488宗增至5月3日的8609宗;今年5月12日至18日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马共录得1230宗冠病病例。
据报道,专家将今年病例增加归因于免疫力下降,出行频率增加以及检测减少,但大马的疫情仍在掌控之中,无需恐慌。
然而,邻国如泰国、新加坡和台湾近期的病例激增更为明显,部分国家及地区在过去数周内录得数万宗感染病例及数宗死亡案例。
自2024年7月15日起,确诊冠病的民众已不再需要接受居家隔离令,也无需通过MySejahtera手机应用程式进行通报。
新病例症状较轻
根据国大(UKM)卫生经济学及公共卫生专家莎丽法医生说,大多数新病例症状较轻,不会导致病患需插管或出现呼吸衰竭。
“许多病例仅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轻微症状。”
她告诉《马来邮报》:“这是因为人们已接种疫苗以及或者通过感染获得了完全或部分免疫力。”
然而,她提醒免疫力较弱者,例如年长应求诊,因为他们可能需要抗病毒药物和支持性治疗。
她指出,若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接受检测以排除流感的可能。
尽管,整体上人们减少对冠病的关注,但多个亚洲国家在今年首季度经历了疫情反弹,不过,莎丽法指出,除非出现具高度传播力和致病性的全新变异病毒株,否则大马人无需为此感到担忧。
“多数人都已完成疫苗接种并接种加强针。”
鼓励感冒时戴口罩
根据卫生部临床实践指南,被归类为第2和第3类的冠病患者可接受冠病口服药Paxlovid治疗。
大马公共卫生医药专家协会(PPPKAM)前主席拿督再纳阿里芬医生说,公众仍可在诊所检测或进行自我检测,标准作业程序与以往相同。
“冠病自检快速抗原检测试剂盒(RTK Antigen)仍可在药房购买。”
尽管不是强制措施,他仍鼓励民众在出现咳嗽或感冒症状时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就医,前往人多或通风不良的场所时。
在泰国,今年1月至5月10日,泰国共录得5万3676 宗病例及16宗死亡病例。单在曼谷,4月27日至5月3日的一周内,便录得1万6723宗确诊病例,随后的一周数字下降至1万2543宗。
新加坡方面,4月27日至5月3日期间,冠病病例从1万1100宗上升至1万4200宗;台湾在5月4日至10日的一周内通报约1万宗相关病例,当中包括6宗死亡和34宗重症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