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

【视频】中美博弈加剧之际 习近平出访东南亚三国

周一(14日)开始,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将开始为期5天的东南亚访问行程,这也是今年习近平首次出访。中国正在努力加强同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以应对美国高额关税带来的冲击。

中国外交部周五(4月11日)宣布,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将于下周开始对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三国进行正式访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习近平将在访问期间会见三国领导人,此行“具有跨地区的重大意义”。

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周五与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奥孔乔-伊韦阿拉(Ngozi Okonjo-Iweala) 通话时表示,特朗普的关税“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严重伤害”。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由十个国家组成的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是去年中国出口商品的最大接收方,进口总额达5865亿美元。而其中越南又是东盟中最大的中国产品进口国,2024年从中国进口了1619亿美元的商品,其次是马来西亚,进口额为1015亿美元。

在特朗普最初宣布实施“对等关税”后,这些东盟国家纷纷寻求延缓执行,而特朗普随后也确实对多数国家给予了90天的缓冲期。不过,特朗普同时也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到了145%的极高水平。

国际危机组织亚洲项目副主任黄黎如(Huong Le Thu)表示,尽管目前美国出台了临时性的缓解措施,包括对部分消费电子产品的豁免,但“这些关税仍然在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中引发了重大焦虑,而如果这些关税真的在中国之外被实施,那些经济体将别无选择,只能进一步远离美国。”

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将在周一和周二访问越南,这是他自2023年12月以来首次到访越南。长期以来,越南一直奉行所谓“竹子外交”战略,力图与中美两国同时维持良好关系。

越南之后,习近平将于周二至周四访问马来西亚。马来西亚通讯部长法米 表示,习近平的到访是“马来西亚政府努力的一部分,目的是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建立起更好的贸易关系”。

接下来,习近平将于周四访问柬埔寨,该国是中国在东南亚最坚定的盟友之一。近年来,北京在柬埔寨的影响力正在迅速增大。前不久,柬埔寨首相洪马内在一项中国资助公路的启用仪式上表示:“柬中关系始终未变,我们将继续加强这份友谊。”他还表示,习近平的到访将再次确认中柬两国的密切关系,并称中国是“柬埔寨基础设施发展的关键伙伴”。

分析人士认为,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对中国来说,也有助于缓解美国市场关闭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直到去年为止,美国一直是中国商品的最大单一买家。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观看视频点击>>这里<<

 

 
 

 

反应

 

财经新闻

商界:李强26日出席东盟峰会 推马中制度化合作契机

报道:张燕苹

(吉隆坡24日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将于下周一(26日)起到访大马3天并出席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这也是紧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中的国事访问后,中国两位最高领导人先后访马,被视为外交与经贸“双引擎”,释放强烈的地缘政治与区域合作信号。

商界认为,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的大马,此刻迎来中方高层密集互动,无疑是一项国际认可,也象征着中国对大马作为本区域领导角色的高度期待。

在当前全球政经格局动荡不安之际,东盟需借助中国的外交影响力与经济资源,迈向更实质的跨境贸易、数字转型与中小企业合作新阶段。

一般看来,此次李强到访不只是外交行程,更有望成为推动亚太格局重塑的重要契机。商家促请大马把握当前马中关系的有利时机,积极推动制度化合作,借助中国“走出去”的动力,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

中国领导人访马经济效应:

-象征外交与经贸并进

-凸显合作风向已转变

-向东南亚释清晰政策导向

- 打造中国东盟合作新框架

最高领导人相继访马释3讯号
中国区域合作扮演后盾

本地商家认为,在短短两个月内中国两位最高领导人先后访问大马,这至少释放了三个讯号,即:

(一)为大马注入信心;

(二)向东南亚区域发出清晰政策导向及

(三)让企业界感受到合作的风向已转变。

马来西亚东盟商务协会会长刘振国说,当前最关键的是“政策明朗化”,只要中国先明确合作方向,友好国家自然会跟进制定新政策,而这些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对接也将更紧密。

他向《南洋商报》强调,相较于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中国若能提供更稳定的中长期合作路径,对区域国家更具吸引力。

他形容,中国在处理外交关系方面展现出一种“做朋友”的智慧,与一些大国的强硬作风不同,中国更倾向于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支持。

刘振国指中国国家领导人相继访问大马,不仅象征友好关系,体现出在区域合作中扮演后盾的姿态,也反映出中国对区域未来合作模式的整体规划。

他认为,即使相关合作尚未具体落实,只要方向明确,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就能嗅到机会,及时调整策略,布局未来。

他也强调,中小企业的转型能力较强,对明确政策尤其敏感,而大型企业由于投资额高、转向成本大,反而行动较为缓慢。

会议成果应落实长期机制

刘振国提醒,各国应将会议成果落实为长期机制与实际行动,例如3年或5年的合作框架,而非口头承诺。

他希望,这次峰会能成为亚太国家走出疫情后经济不确定性的转折点。

“从我国的角度来看,98%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一旦判断错误、投资失误,后果难以承担。

“因此,政策模糊只会加剧市场焦虑。如今,中国也正努力寻找新路径,而亚太区域若能采互补模式,将是一个更稳定的区域经济合作基础。我们不要模棱两可,而是需要明确方向。”

他呼吁各国扮演好各自角色,不要只是“开完会、拍完照”即可,而应推进实质性政策,打造更长期、更有利的营商环境。

李强将出席超级集团峰会

大马强化区域合作契机

大马中小企业公会总会长陈棋雄指出,东盟会议即将召开,李强此次到访并出席新成立的“东南亚与阿拉伯国家超级集团”峰会,这是我国强化区域合作的良好契机,身为主席国的大马,也应借中方高层的访问推动机制突破。

他分享其经历说,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上个月来马进行国事访问后,李强也即将来访,他近期访华期间也明显感受到中国社会与企业界对大马的态度是积极和正面的,这一连串发展正是深化双边合作的关键时机。

“希望中国总理此次到访,能为区域带来新突破。借助中国的外交影响力,东南亚各国应共同探讨应对美国压力的策略,推动更具实质性的区域经济整合。”

中国积极推动

与东盟应对贸易战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指出,李强此次访马并参与“东南亚与阿拉伯国家超级集团”峰会,象征中国正积极推动与东盟及中东国家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盟,携手应对全球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他说,通过“超级集团”的新平台,大马企业将拥有更直接的通道对接中东地区的资本、能源和市场,为深化“南南合作”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他指东盟、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各具优势,要是能深化合作,将有助于打造更具韧性和互联互通的亚洲。

“当前,东盟资源丰富,海合会资金雄厚,中国则是科技与制造强国。

“三方在半导体、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利益契合,合作潜力巨大,有望推动区域“新三角”战略重组,增强经济稳定性,为东盟注入发展新动能。”

他补充,三方合作也将为我国企业提供对接中东市场与资金的机会,有助于我国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与贸易环境中稳住阵脚。

应减少依赖单一市场

吴逸平提到,虽然我国4月出口增长16.4%,但这主要受企业为应对即将加征关税而提前发货的推动,属短期现象,长期来看,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与需求疲软仍可能拖累出口表现。

他表示,部分企业已感受到投资延迟与信心减弱的冲击,尤其中小企业面临高运营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令吉汇率波动及现金流紧张等实际挑战。

对于我国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他认为,政府应借此契机与东盟国家深化经济整合,推动落实与中国、日本、韩国及海湾国家的区域合作协议,强化供应链韧性与区域角色。

他也强调,我国应持续提升政策透明度及审批效率,积极发展数字经济、高科技制造与绿色产业,并加强政府与企业沟通,确保政策贴近市场实际。同时,落实财政预算案中对创新和中小企业的扶持措施,是提升投资吸引力重要环节。

面对国际市场变化,吴逸平建议华商善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及即将升级的中国—东盟自贸区3.0所带来的关税优惠与原产地累积优势,优化出口策略。

他也鼓励企业开拓中东、非洲与“全球南方”新兴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并透过政府支持计划与外企建立战略合作。

在自由贸易区、数字经济、绿色制造与人工智能等领域,马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潜力巨大,有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国际竞争力。

“为防止在区域合作中资源与利益过度集中在大型企业,政府应推动技术转移、供应链本地化与联合创新,以提高中小企业参与度。”

对此,吴逸平建议政府与商会如中总合作,建立产业配对平台,协助中小企业与中国、东盟等国家中型企业对接,共同开拓市场,并完善融资与人才培训计划,协助企业融入区域与全球产业链。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