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绘画艺术传承千年


全马第一间唐卡展示厅。
唐卡(Thang-ga),也称作唐嘎或唐喀,是藏语的音译,原意指各种质地的卷轴画,如今通常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它是一种传统的藏族绘画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宗教意义。
这种绘画形式源自藏族本土的苯教布画,具有鲜明的藏族佛教特色。唐卡以藏文化历史和佛教经典为基本题材,是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品。它展现了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后人赞誉为“藏文化百科全书”。
唐卡不仅是宗教信仰表达,也是藏族文化宝库,2006年被列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制作唐卡涉及绘制、织画布、研磨颜料、装裱等工序,融合工艺与艺术。起初源自墙面壁画,但由于藏族是游牧民族,需要一种便捷的朝拜方式,于是发展成为一种便于携带和存放的卷轴画形式。

时轮金刚坛城唐卡。
马来西亚起玺国际集团区域经理胡堡贵表示,在初次接触唐卡时,即对这种古老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除了宗教意义,我们将它看作一幅艺术画。想象古代艺术家们在没有现代化化学原料的情况下,如何运用矿物原料来绘制这些唐卡。这些原料为他们的创作带来了独特的限制和挑战。”

胡堡贵初次接触唐卡时便深感兴趣。
藏族文化瑰宝
唐卡是深受藏族文化和佛教影响的独特绘画艺术,展现了宗教色彩和特有艺术风格,以明亮色彩和神圣主题吸引了全球艺术爱好者。
胡堡贵说:“唐卡融合信仰、艺术和文化,不仅是绘画艺术,还具深刻宗教内涵。制作严苛复杂,需要画师精湛技巧和对唐卡宗教仪轨深刻理解。”
制作唐卡非常严谨,包括选材、勾线起稿、布色、渲染、勾复线、金色布设、修饰整理、开光装裱等多步骤。完成一幅唐卡可能需要3至6个月甚至更久,而品质优秀者的价格可能高达数千至数万令吉。

唐卡作为一种艺术品,经常被制成各种装饰品。
他指出,全球只有少数国家能制作唐卡,如不丹、西藏、中国青海热贡和尼泊尔。起玺集团致力保障唐卡真实性,与西藏、热贡和尼泊尔的唐卡结缘,确保售出唐卡为真品,内附保证卡,提供回收优惠。

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研磨而成,色泽明亮鲜艳不褪色。
传承宝贵文化
唐卡作为中国西藏的重要绘画形式备受全球瞩目,代表了热贡艺术的多重价值。内容丰富多样,堪称藏文化百科全书。
2006年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价值显著攀升。近年来,唐卡在收藏市场上价格飙升,甚至创下惊人拍卖纪录。曾经在香港举行一场拍卖会见证了唐卡的惊人价格,一张小小的唐卡竟以3.48亿港币(约2.1亿令吉)拍卖出去,突显其国际市场热度。
胡堡贵是唐卡艺术爱好者,两年前加入起玺国际后便致力传播古老神秘的西藏文化。公司标语是“起玺落款,传递西藏祝福”,努力将其美传播到全球,除了马来西亚,起玺在新加坡、台湾、中国和香港设有分行。
他说,起玺国际希望不懈努力,将西藏文化与祝福传递给更多人,传达对世界的美好祝愿。同时,他们积极参与慈善公益,献出爱心。

起玺国际至纯天珠。
天珠裴翠工艺精湛
除了唐卡,天珠和裴翠也是起玺国际的主要品牌。
起玺国际天珠负责人周明辉表示,天珠是一种具有宗教、文化和艺术价值的装饰品。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常使用高贵的宝石、珍贵的金属和稀有的材料。天珠的制作工艺和设计多样,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独特风格和特色。
天珠通常呈圆形,中间有孔,可以穿线串成项链,也可以独立作为挂饰。上面的花纹、符号和图案往往具有特定的宗教含义,如八吉祥、六字真言等。常见的材质有骨、木、水晶、珊瑚、玛瑙、黄玉等。
他强调起玺国际的天珠与众不同,因为它们具有与藏地寺院深度结合、获得寺庙认证与背书的特殊品质。这不仅是一件工艺品,更是对宗教信仰的真诚表达,是文化的传承与印证。
脸书:起玺国际集团 Qi Xi Global Group Sdn Bhd
INSTA: qixi.global
TIKTOK: QI XI GLOBAL
WHATAPP: +60 16-454 0815 / 017-891 4311
地点: No 6,Jalan Beringin,Taman Melodies 80250,JB。
(资讯)
让人敬佩的藏族司导/李桑

中国现在最夯的一条自驾旅游路线,非“318国道”莫属。从上海到西藏西边全程5746公里,而中途从成都到拉萨也得有2094公里;全程崎岖蜿蜒,需要跋山涉水。虽然步步惊心动魄,却也是风光旖旎,引人入胜啊!
中国法规规定外国人不可自由行入西藏,这也意味着我们不能边唱着韩红的《天路》,边自驾着越境入藏。
事实上,这条横跨北纬三十度几千公里的国道,超级刺激又有点危险,的确也不太适合外国人自驾漫游。关键是一路上大卡车不仅多,休闲车更不少,大家都在赶路似的,经常是追逐着超车、危驾、碰撞、车祸、石落、土崩等等,导致大堵车、超长龙。
不得不提的是,塞车时间可以是30分钟至3个小时,也是家常便事。这样的情况,就已经不是自驾旅游所能带来的轻松休闲与乐趣咯!
外国人跨越318国道
最好的办法就是,雇用藏族司机师傅吧!他们普遍有着上上下下国道318的数百次驾驶经验,非常熟悉路况,了解每一个转弯处、每一个景区景点景色,也知晓每一个城镇的特色与小食,还知道途中哪处的公厕比较干净。
重点是,藏族们的驾驶技术与掌控能力,总是让乘客们倍感安心。
疫情之后,中国掀开进入西藏的初章,我等22位旅朋友有幸赶上了第一批入藏的旅团,成为第一批踏上318国道的外国旅人,兼穿越世界屋髓进入西部的陆路车队呢!
我们的车队由7位拉萨藏族的驾驶员担起掌控兼导航重责,其中的大队长是拥有25年驾驶川藏天路的旦旦师傅;有趣的是,这却是旦旦师傅第一次载着外国人跨越318国道呢!
那是个细雨绵绵的早晨,我在成都遇见了旦旦,他说他在4天前就开着空车子,从拉萨出发来到2000公里外的会合点接载我们;眼下,我们的7部丰田Land Cruiser 4.0四轮驱动车一字排开,就要出发啦!
启程前,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旦旦为我们准备的设备,最吸睛的是那樽可以同时让3人共用8小时的氧气筒,另外,好一些药物与干粮也让我们端详片刻,看来这段旅程可不是游山玩水那么简单呀!
还好,旦旦察觉我们的忧虑,他说:你们尽管放松心情欣赏沿途的风光,其余的事情都有我们担当,确保大家安全无恙。
好了,终于要从成都市512米海拔出发,咱们浩浩荡荡朝向中国西边奔去!
一路上,旦旦师傅重申他的立场与观点:在这段为期9天的路程上,虽然风景宜人、惊喜无穷,我们同时也会遇上不少挑战,除了天气难以预测之外,每天需要完成300至450公里的路程,更是行驶在九拐七十二弯的山路。每天早出晚归,午餐会当晚餐用,晚餐是当宵夜来吃……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不过嘛,还是得说明一下,先让大家设立一个旅者该有的心里准备。

西藏是个自驾旅游的好地方,然而,在这“天路”上开车确实是太危险了(特别是首驾者),所以藏族司导们才会格外地“抢手”。
呼吸开始急促
旦旦师傅语毕的霎那间,我却想到了“侘寂”(Wabi-Sabi)这词,它是一种以接受短暂和不完美为核心的传统日本美学,也让我咀嚼出几分“凡事都是好事”的哲理在其中。走吧,我们出发向西而行啦!
果不其然,车子刚过天全服务区再朝向康定而去时,海拔瞬间上升到2395米高,我们的呼吸开始急促,而且眼前的山路弯弯,汽车卡车又多,紧张感也开始浮现。
但是,一号车的旦旦依然保持着一贯处之泰然的淡定从容,他稳稳的掌控着驾驶盘,一边拿着无线电指挥后方其余车子,诸如前方有卡车迎面而来大家不能超车、有超速照相、有大转弯等等,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熟练与经验吧!
以此类推,一般第一次在梦寐以求的318国道上自驾的旅人们,很难掌握这些层出不穷的状况,再加上遇上接二连三的车龙,或许会激发急躁易怒的情绪……你看,这一路我们所见的好几起车祸都是因自驾者们的鲁莽与不文明驾驶所造成的!想到旦旦师傅,坐在驾驶副座的我,却渐渐可以放松入眠了!
大山路窄小
特别一提的是,丰田四轮驱动车确实是稳当可靠,而整个西藏只有不到50部!
在旦旦的淡定操控之下,2个小时后,我们从512米上到了2395米,然后是5130米的东达山……要知道,我们所经都是一座座大山的窄细路,有时得沿着悬崖与缝隙中惊险前行,不时又得在河川边上奔驰,这一且多亏了这些藏族司导们,如此悠哉悠哉地带着我们周游在属于他们的大山大谷里!我敬畏川藏的大山大谷大河,更敬佩藏族的朋友们!
这是疫情之后,我与旅朋友们又一段精彩的深度旅程!9天内我们穿山越岭,跨过了北纬30度的大山深处,行驶了总共2746公里的318国道之后,再登上了4998米高的藏教圣湖羊卓雍措,最后我们一起欣赏了“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史诗演出,在海拔3650米的拉萨市布达拉宫前与旦旦等人分道扬镳了!
接下来,他们会载着另一批国内旅者,踏上又一个12天的“阿里“之路!
预告一下,那“阿里”是我与旦旦的下一个约定,2024年5月末的主题深度西藏探索之旅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