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港演员倾力呈现 《半斤百两》揭诈骗真相

(吉隆坡17日讯)由曾志伟担任顾问,林德荣监制,赖健雄导演的大马贺岁片《半斤百两》,即将于农历新年爆笑上映。汇集了马港两地实力派演员,以喜剧手法深度剖析当下最热门的金钱游戏和诈骗集团。这部大制作影片,不仅有明星阵容加持,更以新颖的题材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势必掀起新一轮观影热潮,引起深刻共鸣,放眼票房再创新高。
走老千的路
《半斤百两》延续林德荣贺岁片一贯的搞笑风格,同时融入社会议题,以诙谐幽默的方式揭露诈骗真相,提醒观众警惕金钱游戏,勿因贪念而掉入陷阱导致倾家荡产的悲催人生。

林德荣强调,《半斤百两》虽是以金钱游戏、诈骗、老千为题材,但核心主题很简单——做人别贪心。
“电影中的‘千门八将’虽然听起来神秘,但其实就是利用人们的贪婪心理进行诈骗。我们用老千的手法去骗回老千,希望观众能从中了解诈骗的手法,从而提高防范意识。”
喜剧效果爆棚
《半斤百两》电影集结了曾志伟、苏志威、欧阳震华、林雪卉、程玲、林德荣和“steady gang”等一众演员。
此次曾志伟在片中饰演“反千会”的师父,欧阳震华则一改往日形象,饰演反派角色。

赖健雄表示,电影通过展现人们一步步落入骗局的过程,希望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让他们意识到诈骗的危害性。
“电影中有一幕是林德荣游说大家参与金钱游戏时,天上掉下很多钱,人们瞬间变得疯狂。这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很多人明知道是骗局,却还是忍不住心动。”
曾志伟认为,这部电影能够将严肃的社会议题变得通俗易懂。
“我们将最热门的话题,用最搞笑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观众在笑中反思。相信这部电影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一整排观众里,总有一个会代入其中的角色。”
三人认为,“为何人们会一再上当? ”这个问题,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这部电影将人们不愿面对的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面前,不止看到骗局的荒诞,也看到人性的复杂。

曾志伟说,电影依然给予观众一个温暖的结局,所有的骗子都被绳之以法,所有的损失都得以挽回。
但故事并未结束,片尾为观众留下无限遐想,不仅制造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暗示着“骗局无处不在,也一直存在”。
从早期的“巴刹骗子”、后来的电话诈骗及至天价的网络诈骗,亚洲的诈骗数额突破6000亿美元(约2万7015亿令吉),而马来西亚反复受骗次数及损失金额则高居亚洲之冠,去年更突破541亿令吉创历史新高!
曾志伟:大马贺岁电影未来可期
林德荣说,在拍摄之前,摄制组通过与曾经受骗及被迫参与诈骗的人的深度交流,对诈骗集团的运作模式和心理操控手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剧组提供了最真实、最鲜活的素材。
“他们是最熟悉整个操作的人。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受骗者并不仅仅局限于普通民众,还包括医生、律师、运动员等高学历、高收入人群。这些都是有常识、有知识,有见过社会的人,但还是被骗,并且往往被骗数额最多。”
新年歌曲及贺岁电影是马来西亚农历新年的两大文化特色,比起香港,大马的贺岁电影起步较晚,但无论是题材创作、摄制技术、演员表现和团队专业都日趋成熟,曾志伟认为“未来可期”。
曾志伟多次来马参与贺岁电影的拍摄,他坦言:“距离上一次大概有5年了,当时觉得大马贺岁电影还在起步,这次却明显感觉到马来西亚电影工业的进步和趋向成熟。”
他说,过去来马拍摄需要带自己的团队,如今不但能提供非常专业的服务,许多外国电影也来马征聘工作人员,证明大马的电影工业已很发达。

大马贺岁片《半斤百两》于农历新年爆笑上映。
视频推荐 :
【独家】FINAS强制上映制度 4中文贺岁片票房悬殊

(图取自GSC IG)
独家报道:何燕羚
(吉隆坡24日讯)原来国家电影发展局(FINAS)最后再增加名额,今年破天荒共有4部中文电影,在贺岁档期获得强制上映制度(Skim Wajib Tayang)的“扶持”,包括《半斤百两》、《阿妈有喜》、《守护者》和《我是Kelefe》,但之间票房差距甚大,政府即使撑起保护伞,也未必能保证影片收获成功。
4部获得国家电影发展局 “照顾” 的中文贺岁电影票房差距非常大。根据国家电影发展局网站数据,当中最卖座是《半斤百两》票房达877万9946令吉,观看人次为49万4218,也是15部强制上映制度电影中,票房最高。
耗资120万令吉并在槟城和怡保取景的《我是Kelefe》,票房在 4 部影片中垫底,仅收获 13 万 8441 令吉,光看人次只有9108。票房惨淡,严重亏损,制作方的心血和投入皆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
由蔡业翰执导,笑匠朱咪咪主演的《守护者》,票房也不理想,收32万1744令吉,观看人次1万9791。
至于《阿妈有喜》已算是一部成功的本土电影,票房达到240万8893令吉,观看人次14万8060。
话语权提升
在国家电影发展局推行的强制上映制度下,全国院线每周国产电影强制上映配额从1部增至2部,且每部影片至少需维持两周排片。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贺岁档创下历史性突破,往年农历新年期间3个强制上映名额中仅保留1席给中文电影,但去年12月则宣布首次全由中文贺岁片覆盖。
但《南洋商报》在国家电影发展局的强制上映制度电影名单中,竟发现最后原来共有4部中文贺岁片,获得名额。
除了大年初一(1月29日)上映的《半斤百两》、《阿妈有喜》和《守护者》,于年初九(2月6日)公映的《我是Kelefe》,也被列入强制上映制度的名单中。
这反映出国产中文电影在马来西亚电影行业的话语权渐提升。
国家电影发展局的强制上映制度,旨在推动本土电影业的发展,为电影创作者提供更多机会和支持。但从这 4 部中文贺岁影片的票房来看,即便有政府这把保护伞,电影能否成功,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内容质量、题材吸引力、宣传推广力度及同期其他影片的竞争等。
从剧本创作到拍摄制作,再到后期的宣传推广,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