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刘亦菲自认“亚洲人”挨轰

刘亦菲拥有美国国籍。

(洛杉矶24日讯)中国广电总局最近为加强监控影视圈,推出一项名为“限籍令”的措施,清楚指出“选用外籍人士不当的”,不少网民即点名有外国国籍的艺人,当中包括演出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Mulan》的刘亦菲,她本身拥有美国国籍。

近日她就被网民翻旧账,指她两个星期前接受访问时,竟自认“亚洲人”而非“中国人”,莫非是与“限籍令”有关?早前她于《花木兰》首映礼表示:“我为自己是亚洲人而自豪,如果我们有机会,就会尽力做到最好。”遭网民炮轰她“跳船”不认自己是中国人。



 

 
 

 

反应

 

娱乐

“片酬先课125%”? 刘亦菲卷入中美关税风波

(北京16日讯)中美关税战持续升温,两国对彼此分别加征145%和125%重税,影响范围从工业延伸至娱乐圈。因拥有美国国籍,中国女星刘亦菲意外“躺枪”,成为舆论焦点,有网友讽刺道:“她的片酬先课125%。”

刘亦菲近期传出将主演古装新剧《咸雪》,与《庆余年》男主张若昀搭档,引发粉丝期待。这部剧改编自小说,讲述她饰演的盐商遗孀苏靖瑶,与巡查特使沈一白联手查贪打黑、重建商誉的故事。然而,随着中美关税战升级,她的美国籍再次成为敏感议题,引发网友质疑:“赚着中国人的钱,却给美国缴税?”

其实,这并非刘亦菲首次因国籍被推上风口浪尖。她曾为华为新能源汽车代言时,就遭网友质疑“中国品牌为何请美国人代言?”

不仅是刘亦菲,整个演艺圈都感受到这波贸易战的寒意。

中国媒体指出,如美国天后泰勒丝(Taylor Swift)的世界巡演,受关税影响,演出设备进口成本暴涨,为弥补亏损恐将票价提高30%。一旦价格上涨,粉丝接受度与演出口碑都将受到冲击。

此外,好莱坞大片也将面临更高的进口成本,导致在中国市场的收益缩水,连带影响艺人的收入。关税壁垒,不仅限制了文化交流,也压缩了明星的收益空间。

更微妙的是,关税还悄然改变了明星的“红毯经济”。高定礼服历来是明星争奇斗艳的利器,以展现地位与审美,但关税加重后,成本也随之飙涨。

以杨幂去年出席Met Gala为例,其欧洲高定礼服因部分材料从美国进口,整体成本比原预算高出40%,其幕后团队坦言:“这跟新一轮关税脱不了关系。”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