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

2种足迹世纪交会 “恐龙高速公路”出土

(伦敦4日讯)英国牛津郡一座采石场中,科学家发现了“英国史上规模最大”的恐龙足迹遗址。这片足迹形成于约1.66亿年前,包括5条足迹路线、总计200多个巨大的脚印,纵横交错于石灰岩地质上,生动再现了两种恐龙的出没场景,被誉为“恐龙高速公路”。

从2024年夏季开始,超过100名科学家、学生和志愿者投入挖掘工作。工人加里·约翰逊(Gary Johnson)驾驶挖掘机时首先注意到这些足迹。“我当时只是在清理黏土,突然感觉地面起伏不平,”他回忆说,最初以为只是土壤不均匀,后来却发现这些规则的间距正好每隔约3米出现一个脚印。他很快意识到自己可能正在揭示恐龙的踪迹,“这感觉超现实,让人不禁毛骨悚然,我想我是第一个亲眼见到这些足迹的人。”

据BBC报道,研究团队共发现了5条足迹路线。其中4条属于蜥脚亚目的鲸龙(Cetiosaurus),这是一种四足草食性恐龙,体长可达18米,其脚印形似大象的足迹,但大得多;另一条属于巨齿龙(Megalosaurus),一种灵活的双足肉食恐龙,是侏罗纪时期英国最大的食肉恐龙。这些三趾特征明显的足迹清晰地展示了它的存在。研究人员分析了足迹的交叠顺序,得出鲸龙先行、巨齿龙随后而至的结论,因为巨齿龙的足迹稍微压扁了前者的痕迹。

目前发现的最长足迹路线已延伸至150米,研究团队认为未来可能挖掘出更长的路径。伯明翰大学微古生物学家克尔斯蒂·埃德加(Kirsty Edgar)表示:“无论从规模还是脚印大小来看,这都是我见过最壮观的遗址之一。我们可以想象当年这些庞然大物在这里漫步的场景,仿佛穿越回恐龙时代。”

古生物学家理查德·巴特勒(Richard Butler)指出,足迹提供了恐龙活动的生动画面和生态环境信息,是化石骨骼难以呈现的动态资料。至于为何这些足迹能保存至今,巴特勒推测可能是暴风雨带来的沉积物迅速覆盖了脚印,使其免于被侵蚀。

研究团队使用超过2万张照片拍摄记录,并制作了遗址及单个脚印的3D模型。如今,他们正与采石场经营方Smiths Bletchington及英格兰自然署(Natural England)合作,保护这些宝贵的遗迹,确保其得以长期保存。

新闻来源:ETToday

 
 

 

反应

 

大千

巴西发现2.37亿年前爬行动物化石 有助解释恐龙起源

(圣保罗27日讯)巴西南大河州的圣玛丽亚联邦大学研究人员在南大河州南帕拉伊苏市,发现距今约2.37亿年前中生代的新爬行动物化石,长约80公分,有助于科学解释恐龙的起源。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巴西新闻频道(CNN Brasil)26日报道,这个新物种属原鳄龙科(Proterochampsidae),古生物学家认为它在爬行动物的进化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可能是短吻鳄、鳄鱼和恐龙的相同起源。

报道引述在科学杂志《波兰古生物学报》(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这种爬行动物被命名为“Retymaijychampsa beckerorum”,名称结合希腊语和巴西原住民瓜拉尼语,意指“长着强壮腿的鳄鱼”,其骨骼特征使研究人员认为它是四足和肉食性动物。

根据研究人员的描述,强壮的腿骨表明该物种具有非常强壮的后肢,可能用于推动快速攻击以试图伏击猎物。

发现化石的土地属于巴西贝克尔(Becker)家族,研究人员为表彰该家族向圣玛丽亚联邦大学捐赠几块化石,以家族姓氏贝克尔为新物种命名。

圣玛丽亚联邦大学表示,由于稀有化石的发现率很高,对出土化石进行分类和准备的团队仍在现场,希望今年内对外展示新发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