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

野鹿暴冲“反攻” 猎人遭刺瞎眼

(华盛顿14日讯)外国一名猎人日前持枪到森林狩猎野鹿时,反遭一头巨型野鹿冲撞,鹿角直插猎人右眼导致失明。

狩猎爱好者博特杰(Andrew Boetjer)日前在Instagram分享这起狩猎意外短片,强调片中并非他本人,而是一名友人传给他,目前也未知短片具体来源。

短片可见,出事猎人当时手持长枪瞄准在树丛中的野鹿时,对方冷不防奔袭而来撞倒猎人,脸部被鹿角刺中血溅当场。猎人其后送院救治,但右眼被刺穿救不回了。

博特杰借此短片提醒野外活动爱好者注意,强调“片中猎人的遭遇,就是为何你们尽量不要用脸部来挡鹿角”。

 

 
 

 

反应

 

旅游

蒙古驯鹰狩猎 看老鹰空中英姿

【蒙古驯鹰】(上篇)

图/文|张毅全

“Ki……啦……Ki……啦……”猎人在竞技场高声呼唤,声音穿透寂静。山丘上的老鹰听到呼唤,展开双翼滑翔而下,最终稳稳地降落在猎鹰人手臂上,赢得全场喝彩。

2018年,我第一次踏上蒙古的土地,正逢一年一度的金鹰节。那天在竞技场上,我见识到哈萨克猎鹰人非凡的驯鹰技艺。除了驰骋草原的骁勇,哈萨克人还精通驯鹰这一神秘技艺。此后,我欲罢不能,数年内去了4次。

蒙古人以骁勇善战著称,曾席卷欧亚,威慑西方。历史上曾被西方称为“黄祸”,显示了他们的巨大威胁与震慑力。

蒙古人从小便与马为伴,关于他们骑术高超的传说广为流传,甚至有人说他们能够在马背上安然入睡。这种与生俱来的骑马技能,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其卓越战斗力的根源。

回想起小学时,老师讲述这段蒙古帝国的崛起,我们听得如痴如醉。成吉思汗、忽必烈、拖雷等历史人物的名字深深刻在了我们的记忆中,他们的英勇与智慧塑造了这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

重点拍摄金鹰节

搞起摄影后,蒙古自然而然在我攻略版图中,占重要一席位。多番考察后,终于拟定行程。在2018年的秋天,我第一次踏上蒙古的土地。拍摄计划有几项,除了观赏乌兰巴托市内几个景点,重点是拍摄一年一度的金鹰节、拜访猎鹰人以及游览阿尔泰山脉。

抵达乌兰巴托,稍息一个晚上,第二天即刻飞往巴彦乌列盖(Bayan- Olgii)。这里是蒙古哈萨克人聚居的地区,占人口90%以上。19世纪末,部分哈萨克人迁徙至此,逐渐适应了草原生活,延续了独特的游牧传统。

猎鹰文化是巴彦乌列盖省哈萨克族独特的传统之一,他们世代相传训练老鹰用于狩猎,以此获得食物和皮毛。一年一度的金鹰节正是在这里举行,想拍摄猎鹰人,乌列盖是最佳选择。

猎鹰人之家

第二天早上约5时许,我们摸黑出发,务必赶在太阳升起前抵达猎鹰人的家。秋天,巴彦乌列盖与乌兰巴托有1小时的时差,意味着我们4时许已经出发。

精悍的哈萨克司机赫奈,开着前苏联制作的Uaz,在草原上飞驰。夜色中看不到道路,像是全凭直觉。赫奈可能察觉我的忧虑,微笑说:“不要担心,这是我回家的路,我住在那里。”他一句话,顿时让我如释重负。

抵达后,主人家和几位猎鹰人已在火堆旁等待。身披兽皮,手臂上栖息着雄鹰,突然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一幕仿佛数百年来都没改变过。

当太阳越过地平线,柔和的阳光打在每一人的脸庞上时,我们已经获得令人满意的一组照片。

拍摄了晨曦后,随团的厨师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一顿丰富的早餐。有面包、咖啡、牛油、香肠等。我对厨师说:“味道真好。”她故作神秘地笑笑说:“午餐将会更美味。”

湖边快马奔驰

吃了早餐,稍作休息,猎鹰人已经准备好,让我们拍摄他们在草原上和湖泊旁奔驰的英姿。

我们随着他们来到湖边,此时晨光洒在湖面,倒影着猎鹰人,那一刻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人、鹰与自然的默契,那是不可多得的画面。

跟他们沟通后,他们即开始从湖边奔驰过来。一瞬间,水花四溅,呼唤声,夹着按快门“咔嚓……咔嚓……”的声响,一幅幅充满动感的画面已经被定格。

用手往盘中抓

拍摄过后,很快就来到午餐时间。主人端出一道水煮羊肉。羊肉鲜嫩无比,毫无膻味,令我惊艳。主人说,这羊肉来自蒙古,它们在大自然草原觅食,简单烹饪就能尝出原汁原味。难怪随团厨师有那样的表情。

这道羊肉为:Beshbarmak。羊肉底下有好几片像我们的粿条的东西,叫 Gignesen guril。意思是5根手指,游牧民族豪迈万千,吃饭时都用手往盘中抓,故名。

放鹰狩猎惊心动魄

品尝美味的羊肉后,大家都休息片刻。午睡过后,便将开始拍摄猎鹰人寻猎的过程。一位经验丰富的猎鹰人提议去一个狐狸常出没的地方碰碰运气,于是我们决定跟随他的脚步。

下午时分,我们到达了猎鹰人所说的地点。这里被小山丘环绕,显得宁静而神秘。猎鹰人示意我们保持安静,随后他翻身上马,走向山丘。他轻轻抚摸老鹰的羽毛,然后取下老鹰的眼罩。老鹰的眼睛霎时锐利起来,仿佛已感知到狩猎的时刻即将来临。猎鹰人一挥手,老鹰腾空而起,翅膀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开始在天空中盘旋。

速度快得惊叹

我们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的每一个动作。突然,老鹰一个俯冲,锐利的眼神已锁定目标——狐狸。狐狸迅速意识到危险,拼命逃窜,但老鹰的速度之快令人惊叹。短短的追逐后,老鹰抓住了狐狸,猎鹰人随即策马奔向前去,准备将狐狸从老鹰的爪中取下。老鹰却不舍得松开,直到猎鹰人熟练地扭转它的头,老鹰才依依不舍地放开猎物。

任务完成后,它微微抖了抖羽毛,满意地返回猎鹰人臂上,显得英姿勃勃。

这一场惊心动魄的狩猎令我们大开眼界,深感震撼。

如置身另一个星球

很快到了日落拍摄的时刻,司机对这一带地形极为熟悉。他带领我们越过几个山丘,最终停在一处静谧的湖泊边。眼前的景象让我怔住了——湖面如同一面镜子,将对面的山丘倒映得分毫不差。

夕阳渐渐西斜,山丘顶端被染上一层金黄,而天空依然清澈湛蓝,整个场景美得不真实,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星球。我们立刻行动,迅速捕捉下这如梦如幻的画面,不愿错过这稍纵即逝的瞬间。

期待阿尔泰山脉下雪

回到猎鹰人家中时,随团的厨师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我们与猎鹰人围坐在一起,共享这顿美味。

不得不提的是,蒙古地广人稀,四周方圆数十公里往往毫无人烟,更遑论餐馆与住宿。因此,随团的移动厨房必不可少。而我们的厨师不仅经验丰富,厨艺更是堪称一流,甚至可媲美米其林餐厅的水准。

吃饱拍足,是时候与猎鹰人道别了。带着些许不舍和满满的回忆,我们踏上返程,赶回乌列盖,为明天入阿尔泰山脉做好准备。

根据气象预测,此刻阿尔泰很可能会下雪。对于一位长于热带的人来说,雪景总是那么迷人和神秘。我怀着满腹期待和一丝焦急,临睡前还在想:明天阿尔泰山脉会下雪吗?

【延伸阅读】Ki啦!

驯鹰艰辛且充满默契。猎鹰人从悬崖取幼鹰,为其戴上眼罩后开始训练,先通过饥饿引导它扑向食物,逐渐增加飞扑距离。接着进行户外训练,限制飞行高度,让幼鹰学会俯冲捕食,反复训练3至4年,终成可靠伙伴。

多年相伴后,猎鹰人会放生雄鹰,而有些雄鹰仍会回访,彼此间的深厚情感超越驯服,达到一种相知。

训练幼鹰时,猎鹰人颇爱叫它为“Kira”,意为黄金。可见其在猎鹰人心中价值。这也解释了为何在竞技场,猎鹰人高声呼唤老鹰“Ki……啦……”实为老鹰的名字。

下期预告:我们来到一个极具趣味的地点,这里分布着大量岩画,主要刻在天然石壁上,历史可追溯至青铜和铁器时代。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