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

【视频】放弃医学位 女子转行当电工年赚90万

(华盛顿13日讯)美国纽约27岁女子莱克西斯(Lexis Czumak-Abreu)放弃人人称羡的医学位,改行从事电工工作,没想到反而让她翻身成为网络红人,在各大社群平台上拥有超过220多万名粉丝,光是靠贴文一年即可让她赚到20万美元(约94.4万令吉)年薪。

27岁女子莱克西斯原本想成为一名外科医生,虽然顺利获得医学院学位,然而她实习时认为医院职场环境不适合自己的个性,后来选择了电工工作,2022年开始在网络上分享她的工作日常,意外让她获得愈来愈多粉丝关注,如今总粉丝数已经超过200多万。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由于用昂贵学费换来的大学学位,已无法保障年轻人毕业后就能获得高收入工作,所以近来有愈来愈多Z世代年轻人放弃学位,转而投入技职课程,而在社交平台TikTok上,蓝领标签(Blue-collar Hashtag)的相关内容也有增加趋势,显示年轻人比起当普通上班族,对于蓝领工职场更有兴趣。

从莱克西斯的影片中可看到,外型看似柔弱的她,却拿起各种专业工具在工地工作,认真帅气的模样让她爆红,每年光是靠网络贴文就可轻松赚进20万美元的额外收入。

莱克西斯表示,“比起上班族老是在同一个地点工作,我每天都在不同的场所工作,每天都能经历不同的事情,看到不同的人”。虽然现在她在社交平台上赚的钱比正职工作更多,但她并没有要放弃正职工作的想法,因为她希望公司能认为她是一个好员工,且网络上的发文内容也都与电工有关,所以需要继续从事目前工作才能产出有趣的内容。

(视频取自lexi_abreu TikTok)

 

 
 

 

反应

 

言论

基因战略刻不容缓/曾志涛

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郑立慷指出,政府通过“MyGENOM国家基因组研究计划”第一阶段,已成功收集2000名马来西亚国民的基因组序列。

MyGENOM于2023年8月启动,核心目标是建立一套具代表性的大马人基因组参考资料库,为疾病预测、药物敏感性分析与代谢特征研究等医学应用奠定基础。

卫生部长拿督斯里祖基菲里阿末博士表示,这些数据将成为研究疾病肇因的依据,也有助于纵向追踪及推动预防医学。

通过基因分析,医护人员可提早识别遗传疾病携带者(如地中海贫血),在临床病变尚未出现前,掌握分子层面的变化。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已展开大规模基因组研究计划。例如,英国的“10万基因组计划”涵盖超过7万1000个全基因组,并促成2018年成立的“基因医学服务”,将精准诊断纳入国家医疗服务体系。

美国的“All of Us Research Program”则计划招募100万人参与,特别强调涵盖代表性不足群体,包括女性及有色人种。法国、澳洲、沙地阿伯、日本等国家也纷纷启动类似计划,结合本地临床需求与族群背景,为精准医疗打下坚实基础。

精准医疗极具潜力

MyGENOM早前已在砂拉越启动,涵盖以往在基因研究中占比较低的原住民群体,对于建构具代表性的国家基因图谱至关重要。

在国家经济层面,MyGENOM的意义同样不容忽视。精准医疗是极具潜力的新兴领域,全球市场规模在2022年已达74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以年均11.5%的速度持续增长。

若大马能借此契机建构开放共享的数据平台,鼓励本地大学与生技公司协作研发,不仅有助提升本地科研能力,也可吸引国际药企设立试验基地与临床研究中心,实现技术转移与投资并进。

此外,MyGENOM在公共卫生安全及疾病防控方面亦具战略价值。冠病疫情期间,冰岛凭借其“deCODE Genetics”全国基因数据库,快速追踪病毒传播路径,极大提高卫生资源的调配效率。

从反应式走向预测式

相较之下,马来西亚目前在病原体基因监测方面仍多依赖外部技术支持。MyGENOM的推行,将有望逐步缩小这项差距,提高国家生物安全能力。

未来,MyGENOM也可与卫生部推动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系统互为补充。笔者认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系统可优化资源分配与设定治疗报销标准,而结合MyGENOM生成的大数据,则能进一步设定基于基因风险的医疗分级体系,推动医疗从“反应式”走向“预测式”。

当然,迈向精准医疗的道路仍需完善各项配套。卫生部应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大众对基因采样益处与隐私保障的认知;政府亦应启动伦理科研机制,优化知情同意制度、数据匿名化标准与跨部门监管框架,确保科研的持续性与公信力。

MyGENOM是一把通往精准医疗时代的钥匙,也是一场重塑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契机。唯有通过全民参与、跨部门协作,以及以循证为本的医学精神,我们才能真正释放基因科学的潜能,提高全民健康与福祉。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