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经济低迷 神龛暴增
拿督公神料买气旺

树下的拿督公神龛。

(关丹5日讯)经济低迷,人人图个希望,设立在路肩的拿督公神龛如雨后春笋,单单阿亦布爹大路旁至少超过20个红彤彤的神龛,在清明时节拜拜风气盛时,拿督神料买气上升了10%。

关丹花园住宅区的路边或树下处处可见拿督公神龛,拿督公神龛也不断增加,显而易见,关丹人对祭拜拿督公的重视以及盛行程度。



神料销量上升10%

走入神料店指明要买拿督公神料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清明时节,拜拜风气盛的时候,生意销量上升了10%。

经济低迷,激起关丹人民祭拜拿督公,祈求平安、生意兴隆、工作顺利,因此,拿督公神龛越来越多。一些拿督公主人不愿意其他人祭拜,所以就用围栏围住神龛,但多数拿督公神龛皆开放式,任人祭拜。

拿督公雪茄。

购雪茄蜡烛祭拜

旺盛香烛店老板娘●林美君
关丹人祭拜拿督公,主要是因为关丹人多数是后期移居,经济放缓的当儿,更多人祈求拿督公保佑工作顺利,生活安稳。
安拿督公神像很简单,主要购买拿督公神龛和神像或神牌即可,其实只需要香就可以祭拜拿督公。
由于关丹有很多善信在家外或商店外安拿督神,因此拿督公神龛或神像都很畅销。
拿督公是可以公开让附近民众祭拜的阴神,倘若拿督公主人不愿意让别人祭拜,可以自行围栏围住,要识主人祭拜拿督公的心态而定。
祭拜拿督公没有所谓的日子,要天天祭拜都可以,神料一般线香不可少,可是,很多善信会购买拿督公雪茄、蜡烛来祭拜,在大日子时,也会买发糕、水果祭拜。



神料量不多但畅销

顺原兴香料贸易东主●廖正雄

虽然祭拜拿督公的神料量并不多,不过,最近拿督公神料畅销,尤其是一整套的拿督公香料,有香烛、纸扎、拿督公纸等。

祭拜拿督公供奉咖啡乌。

书到用时

拿督公—保佑地方地基神
拿督公是东南亚民间信仰的神祇,通常见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的马六甲海峡沿岸地区,是一个融合前回教时期的马来祖灵崇拜、回教苏非主义和华人民俗信仰的阴神。

喜欢喝咖啡乌
据说,拿督公喜欢喝咖啡乌,因此祭拜者都会供奉一杯咖啡乌。
华人信仰拿督公可以追溯至19世纪初,初到南洋的华人将异地的神灵引入传统的民间信仰,再以香烛、生果、冥钞的传统方式祭祀,祈求庇佑地方的安宁,演变到后来,已经存在的神灵。所谓的“拿督”,是对马来王国的封臣、长老、酋长或贵族的称谓,当这些“拿督”逝世后,他的子民将他的灵格神化,称之为“圣迹”(Keramat),祈求他的神灵能够庇佑地方上的安宁。
华人社群会在住宅区、商业区或工业区处,设置一个角落専门供奉拿督公神龛,视为保佑地方和生活的地基神,华人信仰的拿督公形像是一个身穿马来传统服饰的长者,安置在大马路旁的红色神龛,神龛内有香炉、神主牌、令旗等道教法器。
在神主牌位的显眼位置有“唐”“番”的字样,“唐”代表的是华人的的土地神,“番”代表的是马来人的土地神,也被称为“Ang Kong”。
自马来亚独立至1980年代以后,马来亚马来人对回教的认识加深,强调信仰唯一的真主安拉,基本上已经摒弃拿督公信仰。不过,拿督公信仰仍有小部分在马来社群间流传,衹不过马来巫师捨弃召唤拿督公降灵的方式,改以“真主的名义”呼唤拿督公办事。
华人民间信仰认为“拿督公”和“大伯公”是职能相同的神祇,所以给予两者相同的祭祀仪式,可是马来人并不以同样的方式祭拜华人神祇,并将华人的神祇统称为“Tok Kong”

不愿意让别人祭拜拿督公的围栏。

 

 
 

 

反应

 

雪隆

嘉庚学堂5月办课程 探索拿督公信仰文化

(吉隆坡22日讯)嘉庚学堂将于5月开办“城市与社会正义”线上课程,并在5月7日、14日、21日及28日(星期三)晚上8时至10时开讲。

该课程由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陈爱梅副教授担任策划人及主讲人之一。

陈爱梅副教授除了担任主讲人外,也邀请了曾与她共同参与拿督公信仰研究的研究生一同担任主讲人。

该课程结合学理与实例,从马来社会的“科拉迈”(Keramat)泛灵信仰与华人的土地神信仰谈起,接着探讨马来西亚各地的拿督公信仰,最后延伸至马来西亚邻近国家的拿督公信仰现状。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