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富都女中行政大楼动工

坎蒂丽斯(左三起)、黄满兴、詹瑞霞、陈坤德、谢永良、蔡振文、陈厚梁、潘志雄一同出席富都女子国民型中学动土礼。右起李伟铭、黄成华及贺运鸿。

(吉隆坡24日讯)拥有105年历史的富都女子国民型中学即日起动工,耗费约350万令吉建设4层楼高全新课外活动与行政大楼,预计1年完成工程。

该校校长詹瑞霞日前在动土礼致词时指出,该校是在2017年策划及向有关当局申请启动工程,如今终于可实现计划。



富都女子国民型中学目前拥有约600学生,一直以来,这间学校是由圣公会管理,此学校校地在当年也是圣公会所赞助建设。

富都女中在1914年,由英国妇女伊迪丝·盖奇·布朗创办,校地属于基督教会,由政府提供半津贴援助。

在创校之初,该校旨在教导英语与一些基督教义,是所私人学府,所以未获教堂或政府的援助。

1917年,政府开始资助此校。1997年,此校正式从富都女子中学,改名为富都女子国民型中学。这是一间经历过战争时代,屹立不倒的历史悠久中学学府。

出席者有圣公会主教兼富都女子国民型中学总督黄满兴会督、董事会主席坎蒂丽斯、前董事主席米雪儿.杨、谢永良牧师、马来西亚联胜国术团主席兼该校建委会主席拿督陈坤德、署理主席罗宗文、副主席拿督潘志雄、陈厚梁、总务李伟铭、副财政黄成华、交际贺运鸿及雪隆工商总会行政顾问拿督斯里蔡振文等。



 

 
 

 

反应

 

旅游

岁月洪流推不倒 古建筑依旧美丽

《走一趟立卑百年筑物》(中)  图/文:阿简

建于1907年的木制建筑——彭亨俱乐部是典型都铎式建筑风格(Tudor Architecture)的代表作。英格兰都铎王朝的建筑特色,建筑精美,风格混合了传统歌德式和文艺复兴的特点,建筑结构为中间主体部分突出而两旁对称,内外墙皆是木构架混以石砖或灰泥。

兜入了1926年的立卑护士宿舍,往医院附近林子更深处走去,此时一座木板老建筑伫立眼前。这是一座建于1907年的彭亨俱乐部(PAHANG CLUB)。 

116年的立卑彭亨俱乐部,屋顶是典型的陡峭双面坡顶,建筑本身的淡白色墙面与木构架的深色木材形成强烈对比。它也是英国殖民政府在这里所建的最早建筑。建筑物本身原是乌鲁彭亨的总司令休罗克里夫爵士的住所。

1922年总司令搬去邻近山上的总督府,此处则转身一变,成为英国警察及政府最高专员的住所长达4年。1926年则化身英专员和高级会员的活动中心。

气势依旧恢宏

站在斑驳的俱乐部前,我遥想当年……此时一个马来老伯驾摩托经过,看我拍照,他停下摩托,我则赶紧向老人查询,老伯告知当年人们在这儿打网球板球举办聚会舞会等活动。谢过老伯,我蹑手蹑脚走上屋前台阶。

白色黑框的木板大门没有上锁,旁边的窗口已然破败。往屋里头走去,天色尚早整座建筑里头却昏暗有点阴森,抬头一看,天花板的石膏构造依旧美丽气势恢宏,遥想当年人们在这欢声畅舞,而今屋子旁边可见绿色植物探进头来或在墙边攀墙而上,感叹大自然的力量之际,也让我不禁叹惋——再美丽的建筑于时间老人面前也得俯首称臣啊!

告别彭亨俱乐部旁边,沿着旁边的小路行进,小路旁边一个大操场,远远看见SMK CLIFFORD 中学大字母在操场另一方的草坡上。绕过篱笆来到一座校门,见许多车辆载送孩子下车。守卫告知今天是人们送孩子入住宿舍的日子,并交代若要参观,得绕过门边的“有钱人草场”(PADANG ORANG KAYA)往另一边的前门去。

建筑架构精美

循着守卫的清楚指示,走在车子零落的大马路,来到克里夫中学。这是一座英国人建于1913年的学府,迟至1929年由克里夫爵士开幕,里头两栋主要建筑架构精美,当中包括宿舍与行政楼。

根据当地史料记载,这是彭亨首间设有文凭班的学府。二战时期此处为日军司令部,如今的食堂是当年拷问战俘之地,而校园内中六班的某间课室则是当年的囚禁室。日军将战俘送往马六甲前先囚禁在此。

而介于两个校门之间的“有钱人大草场”则建于1949年,在彭亨州未迁都到关丹前,此地一直是彭亨主要官方活动的主要地点,包括各类州内田径运动比赛等。

马来乐坛天后拿督西蒂诺哈丽查是克里夫中学的杰出校友。

18世纪文艺复兴特色

早上8点多,我登上市中心一个台阶,来到位于市中心的县政府行政大楼。这座猩红色的外墙建筑实在让人惊艳。新古典主义色彩浓厚大柱矗立红白分明的宏伟建筑,我在外头远看近看走左边看走右边看,看得痴了……很美很美的建筑。拱形窗户和柱子,混合18世纪的古典文艺复兴特色,远观犹如古希腊罗马建筑。建筑前方的停车场,恰逢人们办公时间,好些车子驾驶进来。

我向一位刚下车的大姐道明来意:“KAKAK,这儿可以进去参观吗?”

妇人是立卑土地局员工,热情欢迎说可以慢慢走吧!

谢过她,我踱步走向里头。

行政大楼古意庄严

行政大楼建筑保留得极为完善,白色墙壁和天花板显得庄严。建筑通往二楼的楼梯扶手散发浓浓古意。二楼的大堂天花板石膏等及分隔间极为别致。这座建于1919年的大建筑在当年是英政府主要办事处。当时二楼是殖民政府办公厅,楼下则为财政部及税收局。举凡州内的山珍矿石金锡米橡胶及各种森林产物譬如藤类树桐等等,皆在这缴税。

1952年彭亨首设州首长一职,故此处有州首长办公室及州务大臣办事处。

在建筑里头慢慢踱步欣赏,将搭档小鹿放在圆形窗口的窗沿拍照,小家伙顿时登上凤凰枝头,在老建筑前留影竟也沾了些文化气息。这儿如今有4个立卑县政府部门办事处。大楼后方实际上还有一座建筑,这处当年是商业银行,现在是立卑道路发展局。

废弃建筑都有诗意

从县政府大楼出来时间还早,到警局前方的小花园闲逛,与在浇花的麻吉话家常。

土生土长的麻吉是市政局园丁,她详细说明往BUKIT BIUS 的道路及和我分享县内大小趣事。旅途中最美的永远是遇到的人们。谢过麻吉,我依着指示往BUKIT BIUS 去。经过兴都庙,往街上方向,无意间在大街后巷的丛林里头发现一栋两层的老屋子。我走入两旁大树上头长满鸟巢蕨的小巷,近距离看老屋子。

老屋子外表斑驳透露岁月的痕迹。屋子大门深锁从屋子外表看来是荒芜了。

历史小镇,连废弃的建筑都显得特别有诗意,让人充满想象。

镇子很小很小,转过街角,都处于历史的氛围中!

下期预告:建于1898年的天后宫在老街的大河对面,葫芦型大门很特别!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