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好景将持续30年
现在种榴梿,不迟!

话望生毛生榴梿掀起抢购热潮。

(话望生17日讯)现在开始种榴梿,一点也不迟!

话望生榴梿园主看好未来20至30年的榴梿市场,鼓励更多投资者进军榴梿种植业,以在未来7年后,每年都可获取可观的回酬,同时提高本地榴梿产量,利于出口至中国。



榴梿园主们认为,话望生的毛生王榴梿(Musang King)已打响本身品牌,可惜因产量不足,仅够应付本地市场,暂时无法出口至中国或其他国家。

根据了解,目前话望生县内共有100多名榴梿园主,其中30至40名园主的果园较具规模,整个话望生的榴梿园地约有200至300亩。

话望生中华商会农业小组主任谢裕强受询时说,他种植榴梿有30多年经验,之前该县的许多果农因缺乏技术及资金,让榴梿树“天生天养”,大部分只是一年施一次肥,不过在半年前,经过一名来自劳勿的教授教导,尤其是施肥方面的技术,让果农更能掌握榴梿种植技术。

“我们要打响毛生王榴梿品牌,让人们想到毛生王榴梿就想到话望生,借此带动话望生的旅游业及其他领域发展。”

无论如何,他说,要打响品牌,就必须种出有品质的榴梿。虽然目前话望生的毛生王榴梿不足以出口至中国,不过目前已有两三组来自中国的收购商与他们接洽,足见榴梿在国际市场的价值非常高。



他相信在未来20至30年里,榴梿在国际市场的需求量,还是相当高的,因此现在开始投入种植榴梿,并不慢。

他希望有兴趣者,行动要快,勿等到市场饱和,才来投资。

谢裕强本身也是果农及有机肥料丹登总代理,他指出,只要掌握种植技术,榴梿树可在4至5年结果,不过这阶段的榴梿多用来试味,不适宜推出市面售卖。第7至8年之时,才算是真正有收成之时,此时的榴梿品质较好,所结的果相对增加,平均可结果70至200个。

他表示,进入10至15年,是榴梿树结果的高峰期,每棵树平均可结果200至300个。不过,进入第8年后,则要开始注意,此时的榴梿树很敏感,必须将根部清理干净,也不能过于干燥,否则易染上疾病。

他表示,榴梿树开花及结果之时,需注意灌溉,这时的榴梿树需水量高,园主要懂得控制。

谢裕强鼓励榴梿园主使用有机肥种植榴梿。

空窗期种蔬果帮补

谢裕强说,在首6年的空窗期,榴梿园主可种短期果树或农作物帮补,如木瓜、香蕉、酸柑及文冬姜等,这些果树只需10个月至1年的成长期。

他说,种植香蕉的风险较,除易于感染疾病,也面对销量及价格不佳的问题。目前红肉蕉每公斤仅售1令吉60仙,南卡蕉(Pisang Nangka)每公斤售1令吉50仙。至于木瓜,则是每公斤1令吉60仙,酸柑每公斤2令吉50仙,文冬姜则是每公斤12至13令吉,红毛榴莲则每公斤15令吉。

他建议有意投入种植榴梿业者,至少需有3至6亩土地,视投资者的资金而定。基本上,1亩地可种植植30棵榴梿树。

他说,以6亩地计算,初期开芭、灌溉及购买设备,约需投入6至7万令吉,每月员工薪金、车辆及其他维持,平均要7000至8000令吉。6亩地可种180至200棵榴梿树。

他表示,虽然首6至10年,需投入相当大的经费,不过10年后,每一年都可取得相观可观的回酬。

价格随产量浮动

谢裕强说,榴梿价格有所浮动,需视榴梿产量来决定,量少时,每公斤可售卖40至50令吉,量多时,每公斤售卖25至35令吉。

一般上,批发商会按榴梿的重量分级别,A级果为1.5公斤以上,B级果是1至1.5公斤,C级果是1公斤以下。

他欢迎有意投资种植榴梿者,可与他联系(019-982 9803),他们可提供技术、销售买卖等各方面的支援,或探讨合作方案。

他表示,实际上,话望生尚有许多土地适合用来种植榴梿。

谢裕强除种植榴梿,也种植红毛榴梿及龙珠果,不过后来因龙珠果患病,他已将龙珠果树夷平,不再种植。他早期种植的龙球果,也曾三度获奖。

吴友文投入榴梿种植业已有8年,目前其果园的榴梿树已陆续结果。

榴梿贼防不胜防

榴梿园主吴友文投入榴梿种植业已有8年,目前其果园的榴梿已陆续结果。

他说,榴梿价高,偷榴梿贼也经常出没,让他们防不胜防。几乎每天都有人到来偷榴梿,试过几次想捉,却让榴梿贼逃脱。

他表示,话望生的毛生王榴梿与劳勿猫山王及丹那美拉欢庆岛的黄姜榴梿,各有特色,无需追溯鼻祖是谁。重要的是,如何提高榴梿品质。

他认为,政府应该要有先知先觉,鼓励种植榴梿,同时给予园主贷款或奖掖,才能吸引更多人投资种植榴梿。

随着国外,尤其是中国对榴梿的需求增加,政府更应看好榴梿潜能及市场,致力协助农民。

钟玉红展示其种植的毛生王榴梿。

有机种植价量稳定

榴梿王后钟玉红同样看好榴梿种植业前景,并鼓励更多投资者往这方面发展。

她认为,未来10年,榴梿价格及销量应该会保持稳定,尤其话望生的毛生王榴梿都是有机种植,没有下农药,加上这里的榴梿都是一年产一次量,品质受到保证。

她说,在毛生王供应量不足时期,榴梿价格可炒至每公斤60至70令吉。

她说,本地已设两间榴梿加工厂,若货源充足,出口中国将不成问题。

无论如何,她坦言,种植榴梿是看天吃饭的行业,天气太冷或太热都会影响榴梿树结果,很多时候,她们是赚一年,赔三年。

钟玉红的榴梿占地20亩,其中70%的榴梿树已结果。除种植榴梿,她也种植山竹、臭豆及红毛丹等。

1亩地约可种植植30棵榴梿树。

 

 
 

 

反应

 

财经新闻

体验大马节在北京引热潮 3天料创收300万

(北京18日讯)正在北京举行的“体验马来西亚节”吸引逾50家马来西亚企业参展,展示地道美食、热带水果及文化工艺品,预计可带来300万至500万元人民币(约300万令吉)的总收入。

这次活动由中国马来西亚商会(MAYCHAM)、丰台区政府及马家堡街道办事处联办,并连续3年获大马驻中国大使馆支持,于上周五(16日)至今天在北京丰台区马家堡街举行,已成为大马与中国消费者和企业建立联系的重要平台。

中国马来西亚商会会长罗维坚指出,每位参展商每日可赚取2万至3万元人民币,取决于其产品类型。

“在超过50个展位及周末人流很高的推动下,3天总销售额有望轻松达到300万至500万元。”

今年的亮点是大马著名的猫山王与黑刺榴梿,以及椰浆饭、印度煎饼、咖喱角与拉茶等热门地道美食。

其他深受欢迎的展品包括马来西亚传统糕点及甜品,以及时尚生活产品如峇迪鞋及榴梿制品等。

访客也能欣赏马来传统舞蹈Joget及传统舞狮等现场文化表演,进一步展现跨文化交流的魅力。

大马驻中国大使拿督诺曼莫哈末致开幕词时说,这项活动反映两国人民关系不断深化及贸易关系增长。

榴梿成为焦点

“看到我们的国宝榴梿在丰台成为焦点,令我感到非常欣慰。

“仅在2024年,马来西亚出口至中国的榴梿已达4017万元人民币,中国也已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

他补充,中国也在2023年成为马来西亚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市场,出口总额达380亿6000万元。

此外,大马驻华大使馆(农业)一等秘书茜蒂祖丽安娜指出,大马共带来超过150公斤猫山王及60公斤黑刺榴梿,以及120公斤黄梨及80公斤山竹,以在美食节上展示。

“这次我们不是来销售,而是为了向中国消费者宣传、教育及介绍马来西亚热带水果独特之处,特别是我们的榴梿与泰国榴梿、越南榴梿的区别。”

另一方面,大使馆参赞努鲁胡达提到,自体验大马节创办以来,大马妇女协会就一直积极参与。

“今年我们带来更多的椰浆饭和中国少见的炒牛肺。目前最受欢迎的是咖喱角,我们也安排现场烹饪环节,让参观者有参与感。”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