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大臣:放眼未来5年
建3万“我的雪兰莪屋”

(莎阿南24日讯)雪兰莪州务大臣阿米鲁丁说,州政府放眼未来5年兴建3万间“我的雪兰莪房屋”单位,让州内子民有机会拥有本身的房屋。

他说,当中60%房屋售价是20万令吉以下,其余40%售价则在25万令吉以下。



他说,州政府于2014年起积极兴建“我的雪兰莪房屋”,获得热烈响应,希望业者继续在雪州提供可负担房屋。

他说,随着如今州政府和中央政府同步调,政府机构之间的智能合作如雪州发展机构、雪州房屋与地产局,以及发展商配合,州政府这项目标将能实现。  

阿米鲁丁今早出席雪州物业价格管制发展研讨会时致词。

他也说,州政府也加以改进,包括缩小房屋面积及维持每英亩土地最高120个房屋单位的密度,以确保雪州每户家庭有机会拥有可负担房屋。

雪州政府意识到人民面对贷款问题,今年4月起,“我的雪兰莪房屋”面积从1000平方尺减少至900平分尺,而通过这这措施,每个单位屋价可降低2万令吉。



 

 
 

 

反应

 

财经新闻

地理位置欠佳交通不便 可负担屋市场供需失衡

(吉隆坡14日讯)国内可负担房屋市场持续面临供需失衡,尤其售价低于30万令吉的住宅类型,仍占据过剩房产的主要比例。

这类单位过剩的原因,被指涉及地理位置不理想、交通不便及整体宜居性不足等问题。

苏庆汉指出,问题的根源不仅在于价格,毕竟供需错配多出现在低价房市场。

“我们曾与政府机构和协会协商沟通,发现单凭价格无法决定需求。因为若距离市区偏远或位于交通拥堵地区都会缺乏吸引力,因为这将导致拥屋的整体成本更高。”

他说,根据产业估价及服务局(JPPH)的交易数据,售价介于30万零1令吉至50万令吉的房屋的成交量仍占据主导地位,表明该领域的需求强劲。

“对业内人士而言,每个人都应拥有安全、舒适且交通便利的住房。“

他也对产业市场前景评论道,尽管今年首季的房地产数据有所下降,但自冠病疫情重新开放以来,总体趋势一直稳步改善,包括需求、房价及租金增长。

“我们看到按年和按季的增长都未构成特别的危险信号。而且,近期下滑可能是因季节性因素或其他市场因素造成的。

总体而言,市场发展稳定,不同热点地区皆呈现出不同的动态,就如柔佛州,处于乐观正面增长情绪的。

“柔佛主要得益于该地区的积极发展、支持性政策及新加坡的溢出效应。吉隆坡市场则更加稳定,供需相对平衡。同样,槟城的整体前景也保持稳定。”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