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国内外游客闻香而来
榴梿老饕游东甲啖果王

凌运友(左)教导和解说如何应用榴梿掰开器。

(东甲11日讯)榴梿季节来了,过去两周到东甲的香港旅客团和“同学回乡吃榴梿”聚会,每场活动都吃掉逾百公斤的榴梿。

这些具份量的榴梿飨宴,在榴梿掰开器出现后,群聚吃榴梿已不像过去那般,须要花太多时间等待。



大伙边吃边交流、情系彼此,也可以品尝我国的其他水果,或是听听当地人介绍附近的景点,如比亚南佛寺(马来西亚半岛第2大暹罗庙)、金山瀑布、“布城”、道教百年庙宇等,有助带动东甲旅游、美食与土产生意。

其中,坐落在东甲麻坡路14支的榴梿山庄,提供顾客在原始自然的榴梿园内举行榴梿飨宴,榴梿饕客在大自然和原始果园包围下,任意品尝金山脚下盛名的各类名种榴梿,不但齿颊留香,还流连忘返。 

郑志彦:香港团最多

榴梿山庄董事郑志彦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说,目前该山庄以香港团最多,台湾团少数,中国团在策划中,星期六和星期日则以新加坡饕客最旺。 



他指出,榴梿飨宴是一项全新的旅游计划,得到东甲县议会的认可,并答应给予全面配合推广和打造未来东甲金山榴梿总汇市场。 

他说,金山脚下独特的大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壤,提供了美好的养分,盛产闻名遐迩的猫山王(昆玉)、101(又称Tiramisu金山公主)、D24、XO、金凤(奶白之王)、13号、88号、99号等品种榴梿。 

“此外也有许多经销世界市场的热带水果,如红毛丹、香蕉、水晶番石榴、J33菠萝等,在这里都能一一如愿以‘尝’。” 

该榴梿山庄摆放2台掰开榴梿的机器,轻轻一掰,榴梿皮就完美无损的“开花”,也不怕被榴梿尖刺扎到。

53岁导游李官华
港人慕名而来

榴梿对香港人并不陌生,但是他们吃到的都是泰国进口榴梿,这与直接在榴梿树下吃榴梿的感觉、氛围有天壤之别。 

许多香港人吃过新鲜、香味四溢的金山榴梿,都有口皆碑,竖起大拇指猛赞“没得顶”。我带的香港榴梿团都是冲着金山榴梿慕名而来,而且在短短1、2个小时品尝到各品种榴梿。

57岁香港游客麦耀云全新体验

对香港人来说,在原始榴梿园的榴梿树下品尝各极品榴梿,是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 这里的榴梿别有一番味道,太棒了。榴梿其貌不扬,却叫我们爱不释手,有机会,我一定再来。

60岁香港游客李娟娟榴梿山庄服务好 

我在香港有吃过榴梿,但是没有像这里这样过瘾和吃了这么痛快。

我没有来错,榴梿山庄提供一流的招待和服务,回去后我一定要告诉朋友,有机会还是会再来。 

39岁廖联前(有榴梿王子称号) 金山榴梿与众不同

我们的榴梿都是栽种在赤山,是道地的金山榴梿。33人香港团共吃逾百公斤各品种榴梿。

赤山榴梿口感一流,水份刚刚好,榴梿肉润滑饱满,金山山泉水不受污染,广物质丰富,所以孕育出的榴梿也与众不同。

过去的女生,今日的安娣,还是这么可爱搞怪,前为郑秀足,后左起康玉凤、符翠兰、张秀芳、余秀华、张秀明、林月娟、丘桂芳、锺春香及林桂娟。

40年首次回乡聚首老同学吃榴梿忆当年

榴梿情系同学心。 东甲启明两校1963年的毕业同学,劳燕分飞40年后,日前特地请假涌回东甲,赴一场“回乡吃榴梿”聚会。

他们欢聚在第一新村颜宗谊同学的榴梿收购站,大快朵颐。一箩箩的猫山王、金凤、D13、D101、D17、D135、红虾、太元名种榴梿,共约200公斤,任同学们吃个够外,还连带打包回家。 

除了诱人的果王,颜宗谊还贴心的准备了香蕉、西瓜、番石榴、家人合力制作的“笋糕”及东甲著名的土产豆沙饼宴飨老同学。

此外,从事皮革业的杨俊业,也贴心的赠送每名同学一个自家生产和设计,印上“Match Genuine Leathr 1963”的小皮包做纪念。 

过去是死党,今日再见还是打不散的死党,左起邱政辉、杨俊业、蔡庆伟、魏献前、苏育麟、刘永铭及谢章仙。

话匣子一打开,大家似乎恍世见面,聊童年、中学青涩的青春、大学美好幢景、踏入社会的起起落落、家庭、孩子,话题不尽。 

蔡庆伟律师(移居澳洲34年)满满回忆

 我是特地从澳洲回来,除了吃榴梿,更想看看40年不见的老同学,大家心里装着的都是满满的回忆。

颜彩珍(远嫁香港) 
特别感动和感触

很感谢同学们为了迁就我的时间,将聚会提早,我这趟回来就2件事,探亲和参加同学榴梿聚会,虽然身体健康已经在敲响警钟,但是太馋了,管不了这么多,先吃为快。

这些品种榴梿在香港都吃不到,还有同学们浓浓的真诚,真情流露的乡土情怀,让久居香港的我特别感动和感触。

拿汀张秀芳(吉隆坡女佣中介公司老板)盼同学注重健康

 没有过去,哪能成就今日的榴梿聚会!希望同学在开心背后,多注重和珍惜身体健康和养生之道,才能把正能量传递出去,出席以后的无数聚会活动。

张进光(聚会发起人)
盼同学加入群组

聚会不代表吃喝玩乐,希望还未加入WhatsApp群组的同学,赶快加入,除了可以知道更多同学的讯息,也可以获取其他资讯,也请看到讯息的同学自动联系,不要说“bo jio”(没有招)。

 

 
 

 

反应

 

财经新闻

体验大马节在北京引热潮 3天料创收300万

(北京18日讯)正在北京举行的“体验马来西亚节”吸引逾50家马来西亚企业参展,展示地道美食、热带水果及文化工艺品,预计可带来300万至500万元人民币(约300万令吉)的总收入。

这次活动由中国马来西亚商会(MAYCHAM)、丰台区政府及马家堡街道办事处联办,并连续3年获大马驻中国大使馆支持,于上周五(16日)至今天在北京丰台区马家堡街举行,已成为大马与中国消费者和企业建立联系的重要平台。

中国马来西亚商会会长罗维坚指出,每位参展商每日可赚取2万至3万元人民币,取决于其产品类型。

“在超过50个展位及周末人流很高的推动下,3天总销售额有望轻松达到300万至500万元。”

今年的亮点是大马著名的猫山王与黑刺榴梿,以及椰浆饭、印度煎饼、咖喱角与拉茶等热门地道美食。

其他深受欢迎的展品包括马来西亚传统糕点及甜品,以及时尚生活产品如峇迪鞋及榴梿制品等。

访客也能欣赏马来传统舞蹈Joget及传统舞狮等现场文化表演,进一步展现跨文化交流的魅力。

大马驻中国大使拿督诺曼莫哈末致开幕词时说,这项活动反映两国人民关系不断深化及贸易关系增长。

榴梿成为焦点

“看到我们的国宝榴梿在丰台成为焦点,令我感到非常欣慰。

“仅在2024年,马来西亚出口至中国的榴梿已达4017万元人民币,中国也已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

他补充,中国也在2023年成为马来西亚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市场,出口总额达380亿6000万元。

此外,大马驻华大使馆(农业)一等秘书茜蒂祖丽安娜指出,大马共带来超过150公斤猫山王及60公斤黑刺榴梿,以及120公斤黄梨及80公斤山竹,以在美食节上展示。

“这次我们不是来销售,而是为了向中国消费者宣传、教育及介绍马来西亚热带水果独特之处,特别是我们的榴梿与泰国榴梿、越南榴梿的区别。”

另一方面,大使馆参赞努鲁胡达提到,自体验大马节创办以来,大马妇女协会就一直积极参与。

“今年我们带来更多的椰浆饭和中国少见的炒牛肺。目前最受欢迎的是咖喱角,我们也安排现场烹饪环节,让参观者有参与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