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

【视频】冼都旧区重生

马星集团(MAHSING,8583,主板产业股)将在吉隆坡冼都推出M Centura住宅项目,让过往被称为“旧区”的冼都,顿时再受到大众瞩目。



随着吉隆坡市中心一带的土地和房产渐渐饱和,发展商和买家们开始往周边拓展,而冼都就是发展商们找到的一块宝地。

更可贵的是,这地区并不因为优秀地理位置而被炒高房价,虽然一开始由杨忠礼集团的高档住宅挥旗进军,但也不乏中低价发展商入驻。

这些发展商让中低收入群也能在当地买到心仪的房子,轻易就可到达“寸土尺金”的市中心。

171001bb noresize

马星等发展商看好潜力无限
冼都水涨船高



冼都这几年成为房屋买家热切关注的焦点,因为该区临近市中心,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却处于发展中的阶段。

同时,捷运的规划经过,更让冼都的居住价值跟着水涨船高,增长潜力之大,让不少发展商虎视眈眈。

最新在当地推介住宅项目的马星集团(MAHSING,8583,主板产业股)就是其一,直言冼都发展潜力无限,致力为更多买家提供可负担价位的房屋,享受居住当地的便捷度。

虽然冼都已有百年历史,但是与其他“同龄”或“年轻一辈”相比,这里的产业市场并不是很发达。

百思不解的是,冼都位于策略性地点,邻居非富则贵——繁荣的吉隆坡市中心、高级公寓林立的满家乐、富豪名流定居的武吉东姑(Bukit Tunku),为何发展商却忽略了冼都这个瑰宝?

可能是因为人们喜新厌旧,加上市中心产业价格日益攀升,促使人口向外迁移,发展商纷纷开拓新城镇。

近年来,发展商纷纷将目光转移回来,集中火力重新发展一些旧区,包括冼都。

马星首次在冼都发展公寓

国内知名发展商马星集团也不例外,该集团项目遍及全马,却是首次在冼都发展公寓——M Centura。

配合M Centura销售廊开张,马星集团总执行长拿督何汉生接受《南洋商报》专访,表示看好冼都市场潜力,因为持续改善的基础建设和捷运系统可直通吉隆坡市中心,交通便利吸引了买家的注意。

“根据我们的市场调查,冼都的新发展项目都有良好的认购率,且观察到附近许多居民都有意提升居家品质和对产业的高需求,因此我们相信冼都的可负担房屋市场将继续增长。”

他指出,毗邻吉隆坡市中心的冼都在过去15年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其优越地理位置,蜕变成具有现代设施和四通八达的新兴市场,同时保存了旧城镇富有人情味的特色。

值得留意的是,冼都也被许多成熟城镇包围,如甲洞、斯里鹅麦花园(Taman Seri Gombak)、文良港、泗岩沫和黑风洞等,为附近升级买家的不二选择。

自驾或公交皆方便

除了地点极佳,何汉生点出,冼都连接主要交通网络和公共交通,对驾驶人士而言十分方便。

大使淡江大道(DUKE)、古晋路、彭亨路、云顶吉冷路,第二中环公路(MRR2)等都近在咫尺。

倘若有意避开交通阻塞或无意购置汽车,该地区居民可考虑乘搭公交,因冼都设有2个轻快铁站,和3个电动火车站,可为住户省下不少车油费和通勤时间。

这包括距离M Centura约3公里的冼都东区及冼都轻快铁站,以及冼都、甘榜峇都站(Kampung Batu)和峇都肯多门站(Batu Kentomen)电动火车站。

捷运第二路线也会经过冼都,该区共有3个捷运站,就是冼都西区、怡保路和肯多门捷运站。

旧铁路城迎新生命

19世纪初成立至今,冼都成为铁路社会的核心社区,马来亚铁道局自1896年在这里展开大型的铁路建造工程,因此当地聚集了大量离乡背井的印裔劳工。

冼都主要人口为印裔,因此可以在这里看到许多兴都庙和教堂。

冼都位于吉隆坡市中心以北5公里处,在成为成熟社区之前,该地区建有许多工厂、旧店铺和宗教场所等,其中冼都巴刹更是有名的地标。

这些年来,冼都一直被定义为老旧社区,主要因为其受到良好保存的历史遗产和地位。

以往,该地区被遗弃的项目很多,但随着学校、医院和许多生活设施逐渐完善,周边地区也跟着增长。这吸引了许多新兴发展项目不断涌入冼都,使该地区演变成一个拥有时尚建筑设计的繁华社区。

再加上靠近市中心的地理优势,这让许多年轻的专业人士和外国人纷纷投入冼都的怀抱,在这具有古老的历史魅力的社区寻求居所,提高住宅项目的需求。

高楼受欢迎兼抗跌

根据Oregeon Property Consultancy提供的资料,冼都居民及投资者偏好分层地契产业。

若比较2013年平均价格及目前的开价,该区高楼产业看似具抗跌能力。

政府在2013年中开始打房,因此当年的产业价格普遍处于巅峰,接下来4年内大马产业市场放缓,至今还未走出阴霾。

冼都公寓目前的市价,普遍高于2013年的最低开价,除了一些项目,譬如价格涨幅不大的Pelangi Condo。

当然,会有一些业主急于套现,就以低于市价脱售。这些案例就出现在Sentul Utama、The Maple、The Saffron及The Tamarind。

不过,也有一些业主的开价比4年前高出20%至60%。

在新旧融合的冼都,也可以找到入门级、中端与高端产业。

入门级产业通常在冼都北部,靠近黑风洞;中端与高端产业则是位于南部,接近吉隆坡市中心。

此外,新发展项目集中在冼都巴刹路,譬如马星集团的M Centura、Maxim Citylights和One Maxim。

虽然未来冼都巴刹路会是冼都热点,但是居民也担忧,会造成交通阻塞。

某些地区规划不理想

Oregeon Property Consultancy董事经理黄玟杰认为,冼都是个设备完善、可自给自足的城镇,但是某些地区的规划不理想,给人一个“不整齐”的印象。

“交通和街道看似随性规划,因此许多空地散落在各个角落。对发展商而言,这是发展新项目的商机。”

由于近期的项目皆是高楼大厦,Oregeon Property Consultancy董事郭仁义指出,未来冼都将是高密度、拥挤,但是十分方便。

杨忠礼集团将铁道公司仓库转换为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使冼都成为中马艺术重镇。

杨忠礼置地成主要推手

吉隆坡周边地区迅速发展,但是冼都似乎没有搭上发展列车,没落了一段日子,直至杨忠礼置地(YTLLAND,2577,主板产业股)进驻。

在2001年,该公司宣布了对该区294英亩地皮的整体计划,可分为冼都东区及西区。

东区散发着浓厚的现代艺术气息,而西区则提倡丰富的绿色环境和宁静的户外体验。独特的区域规划方式,加上公交系统环绕两区,成功吸引各种买家。

驱车经过冼都时,目光一定会被外形特别的The Capers及The Fennel公寓吸引。

这2栋建筑物可说是冼都的新地标,也象征着杨忠礼置地在这里的贡献。

大兴土木带旺社区

杨忠礼置地大兴土木,带旺了这个社区,逐渐振兴成为吉隆坡极为重要的绿肺元素。

在巧妙地规划之下,冼都即实现城市的更新精神,又保留了该地区独有的文化遗产魅力。

杨忠礼置地的规划,包括建立私人花园,有效地保存了市中心的文化遗产。

该公司将铁道公司仓库转换为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klpac),为冼都带来浓厚艺术气息,成功吸引人流。

绿意盎然的冼都公园是冼都的绿肺,The Maple是唯一可以直接通达该公园的公寓。

马星M Centura价廉“屋”美

M Centura瞄准可负担房屋市场,以合理的价格搭配优越地点、健全交通网络、成熟设施、永久地契及附近城镇的人口等优势,成功在其销售廊开张前吸引高达5000位潜在买家。

备受欢迎的M Centura,发展总值高达13亿令吉,面积达8.9英亩。

马星集团预计今年末季推介B楼,面积为4.66英亩,发展总值达6亿5000万令吉。该项目共有1413个单位,分布于2栋大楼内,分别为46层(A楼)和47层(B楼)。

M Centura深色的外观和木质细节,与冼都的旧区文艺气息融为一体。

每栋大楼皆有6个电梯,A楼每楼层有5至15个单位,B楼则是14至18个单位。

格局方面,有650、854及1000平方尺3种面积供选择,价格从32万8000令吉起跳。

M Centura的卖点是100%住宅,没有商业活动和陌生人出入,加上3层保安系统,大大提高居民的安全感。

此外,M Centura全数单位面向北(黑风洞)或南(吉隆坡市中心),居民免于东西方向的日晒,也省下冷气费。马星集团还特地规划一英亩的“度假村”设施,包括奥林匹克规模泳池和漂浮健身室。

充满绿意的M Centura将是冼都巴刹路的新地标。

拥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M Centura也会配有只是高级公寓才有的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对于在冼都或附近地区长大的年轻人,M Centura拥有难以取代的亲切感,因地点靠近家人可兼顾共处的珍贵时光,前往市中心工作也十分方便。

马星集团相信,合适的产品、地点与价格,可成功赢得首购者、年轻专业人士,以及升级买家的青睐。

毗邻拥数公交车站

交通方面,M Centura距离大使淡江大道(DUKE)仅1.5公里、第二中环公路(MRR2)约5.6公里,7.5公里可达加叻大道(Karak Highway),附近可通往古晋路、彭亨路和云顶吉冷路等。

M Centura也十分适合习惯乘搭公交的住户,因毗邻2个轻快铁站,以及3个电动火车站。如果想要避开交通阻塞,住户可开车前往距离M Centura约3公里,备有停车位的冼都东区及冼都轻快铁站。

邻近的冼都、甘榜峇都站(Kampung Batu)和峇都肯多门站(Batu Kentomen)电动火车站也有停车位。该项目4公里处的冼都西区、怡保路和肯多门捷运站预计将在2022年次季正式启动,届时住户将享有更多的交通便利。

6公里范围2超市

此外,M Centura在6公里范围内就有2间超级市场、3家医院和8间学校,住户可在6公里内搞定日常所需,社区设施齐全。

8间学校中,6间为政府学校,剩余2间私立学校分别是Wesley Methodist学校和中华独中。

M Centura距离大型商场约5公里,邻近建有许多商店,包括对面的Sentul Village及Sentul Point。

另外,M Centura距离吉隆坡太子世界贸易中心(PWTC)和外贸发展局会展中心(MECC),分别为5.5公里及6.7公里。

冼都东区“d”系列备受市场欢迎,杨忠礼置地计划在该地区再推出3个新商业项目。

杨忠礼置地再推3“D”项目

随着冼都东区“d”系列广受赞誉的成功,杨忠礼置地(YTLLAND,2577,主板产业股)看好冼都市场前景光明,计划在该地区再度推出3个新商业项目,分别称为d2、d5和d8。

这3个项目将是零售和办公空间,并由各国建筑师设计,包括韩国IROJE Architects & Planners和日本建筑师山本理显,结合了不同国家的建筑文化和独特美感,增添冼都东区的文化气息。

d2建筑面积预计可达32万平方尺,通过园景庭院、露台和走廊连接各个办公楼,可轻易抵达楼内的各个位置。

d5项目建筑面积则是34万平方尺,并以天桥巧妙地连接由6个荚状结构所组成的建筑设计。d8提供一系列不同面积和配置的商业空间,以迎合买家更自由和灵活的工作需求。

同时,d2、d5和d8商业项目紧邻电动火车站,距离吉隆坡中环(KL Sentral)仅有很短的车程,步行可达冼都的轻快铁站。

Skyworld SkyAwani
料提前9个月完工

近年来,另一个在冼都名气响当当的发展商是Skyworld。该公司成功以SkyAwani综合发展项目在冼都闯出名堂。

于2015年11月推介的SkyAwani Residence,是与政府联手打造的联邦直辖区可负担房屋(RUMAWIP),售价为30万令吉。

距离吉隆坡市中心9公里的SkyAwani Residence共有1226单位三房式公寓,面积为800平方尺,分部在4栋大楼里。

虽然是可负担房屋,居民仍可享受公寓般的设施,包括健身室、泳池、篮球场、多元化礼堂等。

企业社会责任项目

除了住宅,这里还有28间店面或15万平方尺的零售空间,格局包括单层、双层及6层。

这里的每层店面均有分层地契,业主可灵活脱售及出租。Skyworld的路线为中高档,而SkyAwani系列属于企业社会责任项目。

SkyAwani已于上周一(25日)封顶,该公司预计会比预期提早9个月完工,从原定的2019年5月,提早至2018年8月。

SkyMeridien拥度假屋设施

位于冼都新镇的SkyMeridien的高楼住宅项目,是Skyworld旗下发展项目之一,占地2.94英亩,发展总值达4亿5000万令吉,并预计将在今年9月进行预览。

该项目主打悠闲与舒适的度假村居住环境,并提供32项类似度假屋概念的设施,以及3项独特的健身和多元化的运动设施,让住户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中得到缓解。

SkyMeridien拥有多种户型供选择,建筑面积达581至1318平方尺,以符合不同买家的需求。

此外,该项目也考虑到住户的生活与交通便利,距离冼都东区轻快铁站仅300米,住户可通过盖棚走道步行至轻快铁站,距离吉隆坡城中城(KLCC)仅5公里,且1公里处拥有一家国际学校。

为了保障住户的安全,SkyMeridien选择使用四层保安系统,提高住户安全感。

Maxim Citylights单位皆是空中独立式格局。

Maxim Citylights空中半独立式

占地9.59英亩的Maxim Citylights,是个时尚、精致与摩登的综合发展项目。

6层高的裙楼里是商业空间、停车场和设施,上面则是6栋服务式公寓大楼。

这里共有1338单位服务式公寓,面积介于856平方尺至2347平方尺。

每栋大楼有3个电梯,每层只有8单位,每单位皆是角头间,简直是低密度的空中半独立式。

Maxim Citylights提供的设施旨在推广健康及舒适生活方式,包括泳池、儿童游乐场、健身室、洗衣店、洗车区、多元化礼堂等。

Maxim Citylights竣工后,Maxim控股接着发展One Maxim。

One Maxim低密度住宅

与Maxim Citylights同一条街,只有几步之遥的One Maxim服务式公寓,于去年7月杪推介,售价34万1000令吉起。

该低密度住宅只有420单位,楼下是8层高的商业空间、停车场和设施。

该服务式公寓共有4种格局供选择,面积介于650平方尺至844平方尺。

与姐妹项目相似,One Maxim的设施也是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泳池、游乐场、园景、健身室、多元化礼堂、幼儿园和祈祷室。

这里采用三重保安系统,居民须使用磁卡才能进入停车场、电梯和住宅。

报道:谢梦苇、张馨文 摄影:姚春显、黄亮晖

报道:谢梦苇、张馨文 摄影:姚春显、黄亮晖

报道:谢梦苇、张馨文 摄影:姚春显、黄亮晖

报道:谢梦苇、张馨文 摄影:姚春显、黄亮晖

报道:谢梦苇、张馨文 摄影:姚春显、黄亮晖

 

 
 

 

反应

 

财经新闻

【金鹰奖2025】赞助商支持单位有话说

赞助商

金鹰奖是企业奖先驱

——马星集团副总经理林舒卉

《南洋商报》是有公信力和权威信的平台,《南洋商报》自11年前开始颁发金鹰奖时,其他平台都还未有,是颁发企业奖的先驱。

马星集团也希望在本身集团成长的同时,通过赞助企业奖来分享本身的经验及回馈社会,让大马的中小型企业有一个平台来认证本身的表现。

金鹰奖对中小型企业具有鼓励和启发性作用,期待金鹰奖未来有更多改革和想法,马星集团都愿意配合实行。

助中小企冲出国际

——天下人物总执行长张佳

《南洋商报》作为我国具领导地位的商业媒体平台,长期致力于推动企业成长与商业生态的进步,其主办的金鹰奖也因评选机制严谨、备受企业界认同,而具备高度权威性。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许多本地企业极需一个具公信力的认可平台,而金鹰奖正好扮演了这一关键角色,协助大马中小型企业冲出国际,更上一层楼。

我们也希望透过赞助金鹰奖的方式,支持本地中文媒体的发展。对于此次参与,我们秉持“意义重于得失”的初心,志在贡献与参与,并非基于回馈或回报的考虑。

深化跨领域合作机会

——Deluxe Food and Beverage董事刘成

《南洋商报》作为拥有高度公信力与广泛影响力的大马主流财经媒体,一直以来与我们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双方也长期互相支持彼此的重要活动;因此,我们非常荣幸加入金鹰奖赞助阵容,共襄盛举。

借助《南洋商报》这一专业平台,我们有机会进一步拓展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接触,深化跨领域的合作机会,并搭建一个促进各行各业中小企业交流与对接的桥梁。

未来,我们也计划加强与《南洋商报》的合作关系,并有意借助金鹰奖的广泛影响力,推动中国白酒文化在本地的传播。届时,我们希望结合旅游、品鉴与文化体验等形式,让更多本地企业客户深入了解中国白酒的历史底蕴与人文风貌,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与市场连接。

支持单位

企业积极数字化转型

——马来西亚中总中央理事/马六甲中总会长/金鹰奖评审拿督孙栋樑

实际上,从过去到现在,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力资源。来到科技新时代,企业必须积极拥抱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包括引入人工智能,扩大产业规模及增加产量,不是增加人力和成本,而是增加技术,用同样的资源取得事半功倍的绩效。

另外,在危机中寻找商机,突破固有思维,勇于承担风险并尝试创新,是中小企业在严峻挑战中实现增长和成功的关键。

金鹰奖为中小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展示平台,通过严格评审提升企业知名度、诚信度和品牌形象,是对企业及其团队表现的认可和推动力。这是一个让第三方评估企业实力的“成绩单”,鼓励中小企业不断进步和壮大。

从黄页转向数字科技

——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公会署理总会长拿督斯里邱进财

全球瞬息万变,企业必须改变思维,拥抱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过去可能“十年一变”,如今却是“三年小变、五年大变”的新时代。墨守成规只会举步维艰,企业必须与时并进,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和节奏,从过去的“黄页”(yellow page)转向数字科技。

马来西亚企业有能力跟上时代步伐,关键在于思维开放,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政府应积极协助中小企业融入国际轨道。同时,年轻企业家的崛起也将成为一股变革的力量,他们的创新思维将为中小企业带来巨大改变。

金鹰奖等有影响力的奖项能提升企业形象和业务,鼓励更多低调但杰出的企业家高调做事,让更多人知道、看见你的品牌。

有助增强品牌信誉

——大马零售连锁协会副会长拿督周国良

金鹰奖与大马零售连锁协会协助会员发展的目标一致,而参与奖项正是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一直都在行动上支持金鹰奖,这不仅能提升企业曝光率,也能增强品牌信誉,推动业务发展。

我们拥有逾500名会员,其中许多企业具有潜力可获得金鹰奖认可,但他们在努力经营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本身可获得荣耀的机会,因此我们会推动他们参与金鹰奖等重要奖项。荣幸能与金鹰奖,协助中小企业不断成长与突破。

助台企拓展知名度

——马来西亚台湾商会联合总会副总会长蔡欣恬

金鹰奖作为大马具代表性的企业奖项,一直以来致力于表扬表现卓越的中小企业,推动企业持续成长与品牌提升,因此我们非常愿意并鼓励会员们参与,相信这不仅能够协助更多台湾企业在大马拓展知名度,也能加强马台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也相信,许多台湾企业在大马发展良好,并具备角逐奖项的实力与潜力。通过参与金鹰奖,不仅是对企业成果的肯定,也有助于扩大市场影响力。

说好个人和品牌故事

——马来西亚品牌协会主席拿汀卢妙卿

这是一个品牌主导的时代,人们首先看的是品牌,其次才会进一步认识你的产品,体验你的品质。所以,新时代的企业必须说好个人和企业品牌故事,那是给人们对你的第一印象,也是建立认知的第一道门。

本届金鹰奖的主题非常贴合这一点,鼓励企业走出舒适圈,勇于尝试,不断打破界限,突破“天花板”,追求更伟大的成就。

本会积极与政府和相关机构合作,共同打造马来西亚品牌,推向世界。马来西亚有许多优质品牌,却未能被看见。品牌标识、定位和形象对个人和企业都至关重要,“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好的品牌其实就是业绩和盈利。面对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新时代,企业必须改变思维,重视和强化品牌。

金鹰奖本身也是一个强大的品牌。参与并获奖不仅是对公司的肯定,更能显著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公信力。不要害怕失败,最重要的是参与和尝试,这会成为公司和团队持续进步的动力。

公会/商会代表

数字化满足客户需求

——马来西亚礼品商会副会长童辉梁

对于礼品行业,打破进口依赖和同质化竞争的关键在于塑造鲜明的自有品牌和提供个性化服务。借助数字化技术,企业可从传统的大批量生产转向小批量、定制化产品,甚至实现为每位客户量身定制礼品,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和独特体验的新需求。

品牌形象、产品定位和公司知名度的全面提升,以及领导人个人品牌的塑造,将赢得客户信赖,助推企业在市场中破局。

已经11年的金鹰奖是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商业奖项,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外资冲击,企业急需通过差异化品牌策略脱颖而出。金鹰奖的严格评审机制,不仅是企业实力的证明,更是持续创新和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尤其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积极拥抱科技与数字化趋势至关重要。

立足全球市场契机

——马来西亚电脑及多媒体工业协会总执行长王健友

我们认为金鹰奖是一个极具声誉、值得大马企业家积极参与的重要奖项。它不仅是企业自我提升,也是在全球市场立足的重要契机。我们很高兴能与金鹰奖,共同推动本地企业的发展与提升。

根据过往曾参与金鹰奖的会员反馈,获奖带来的不仅是企业的荣誉感,更进一步提升员工士气,同时也让顾客对其产品与服务的品质有了更高的期待与认可。此外,获奖也增强了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

对企业软硬性影响

——马来西亚环境、社会与鉴管公会总会长谢国雄博士

南洋金鹰奖全面关注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寻求突破、互惠互利的平台,尤其是品牌建设和提升。

商业奖项对企业有双重影响,“硬性影响”在于它证明了企业的实力,提升品牌形象;软性影响则能极大地鼓舞团队士气,增强员工的向心力与归属感,促使大家与公司共同成长。

当前世界局势多变,尤其在疫情和贸易战之后,挑战升级。但我相信中小企业具备卓越的领导力和毅力,能够识别正确方向。成功者自有其优势和策略,懂得如何可持续经营。在这样的“乱世”中,企业应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方能脱颖而出,称霸一方。

政府援助能走更远

——马来西亚电业公会会长陈耀宗

面对国家新政策、国际竞争和外资涌入,企业必须破旧立新,提升竞争力。政府有不少的扶持计划,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这些援助计划,为企业提供启动资金和技术指导,帮助企业的路走得更远。

公会也将积极协助会员了解政策,提升科技和设备,并拓展海外市场,共同迎接挑战。

今年第二次参与金鹰奖,上届获得“明日之星”奖项,对企业和团队都是很大的认可及鼓励。今年我们鼓励更多会员参与,希望能有更多人获奖,藉此提升业务、形象和品牌。

鼓励会员积极参与

——马来西亚燕窝总商会总会长马珪福

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马来西亚燕窝行业前景广阔,每年出口量超过10吨,生意依旧可为。

本会非常鼓励会员积极参与像金鹰奖这样有公信力的商业奖项。

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商业奖项,有助于获奖企业刷新品牌、提升知名度,也是对企业实力和诚信的认可。获奖企业都经过严格评审,证明其健康、诚信和公信力,这无疑是一种增值。即使面临经济挑战,相信金鹰奖依然能更上一层楼。马来西亚燕窝总商会预祝金鹰奖圆满成功!

助提升品牌曝光率

——马来西亚巴生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陈杰辉

金鹰奖对企业而言,不仅是企业家在自身事业上的一种鼓励,更是推动他们不断追求卓越的动力,让他们通过这个奖项鼓励自己不断继续努力,为企业及员工获得肯定,同时也让客户有信心,进而提升品牌曝光率。

金鹰奖是一个极具声望的奖项,因此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目前我们拥有逾1300名会员,会透过讲座与资讯平台积极向会员传达金鹰奖的重要性,鼓励他们踊跃报名,藉此提升企业形象,拓展更多机会。

发掘有潜力企业会员

——马来西亚黄氏总商会副总会长拿督斯里黄新兴

金鹰奖对企业而言,不仅是企业家在自身事业上的一种鼓励,更是推动他们不断追求卓越的动力,让他们通过这个奖项鼓励自己不断继续努力,为企业及员工获得肯定,同时也让客户有信心,进而提升品牌曝光率。

金鹰奖是对企业成就的重要认可,也是企业家展示实力、提升品牌影响力的绝佳平台。透过此奖项,企业不仅能有效推广自身形象,更有机会获得市场与公众的广泛认可。

中医药服务持续创新

——马来西亚中医师暨针灸联合总会总会长黄保国博士

本届金鹰奖主题恰逢其时,映照当前世界局势与企业挑战:唯有破旧立新,方能在竞争中立足。这理念不仅适用于企业,也包括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服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诊脉开药,必须进一步迈向专业提升与持续创新,提供更精准、长效的健康管理。

中医药的未来在于创新。我们需借鉴商业模式,跳脱传统思维,提供超越“售后服务”的全方位健康管理,让中医药在时代变革中永续传承。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