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言商

AI Pin:人工智能驱动的穿戴式电脑/孙德俊

作者:孙德俊(Antsomi联合创办人)

2023年11月9日人工智能新创公司Humane发表了他们的第一款产品AI Pin,为穿戴式电脑的未来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由前苹果公司设计总监伊姆兰·乔杜里和软件工程总监贝瑟尼·邦吉奥诺创立的Humane,是一家创立了五年的人工智能新创公司。它的投资者包括微软、Tiger Global、OpenAI联合创始人山姆·奥特曼和Salesforce首席执行长马克·贝尼奥夫等,这些著名的公司和大咖们至今为它投资了超过2亿美元(约9.33亿令吉)。

乔杜里和邦吉奥诺通过一段十分钟的视频推介AI Pin。AI Pin就像一款“别针”一样,是一款依附在用户衣服翻领上的穿戴式电脑。

在某一个程度上,AI Pin希冀取代你的智能手机,它让用户通过语音控制,可以帮用户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和查找信息;它还有一个激光显示器,可把资讯如时间或日期等投射在你的手掌上,将你的手掌变成一个迷你屏幕。

让我们来看看AI Pin 的主要使用场景:

●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敲击,或将激光显示器投射在手掌上来和该装置交互。

●AI Pin 就像是你的虚拟助理一样,可以快速的帮你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播放歌曲,或是拍照。

●它也可以将实时的对话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 AI Pin的系统完全使用人工智能来帮助回答问题,你只要一声:“Catch me up.”它就会帮你快速的整理出传送给你的讯息简报。

Humane刚在2023年11月16日开放AI Pin的预购,其价格为699美元(约3263令吉),用户每个月也需要额外缴付24美元(约112令吉)的数据费用。

AI Pin会否大受欢迎,现在还言之过早。但是,AI Pin的推出,激发了业界无穷的想象空间。以下是我针对此新产品的推出的一些想法:

1. 穿戴式电脑

过去几年来的穿戴式电脑的战场都在手表类型,Ai Pin此一新类型穿戴式电脑的推出,再加上完全由人工智能驱动,绝对会在穿戴式电脑业界开辟新战场。

2. 大型语言模型

OpenAI推出Chat GPT让全世界惊艳后,各科技大厂纷纷加入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简称LLM)战场。AI Pin 的智能也是LLM驱动,这个代表着大型语言模型的战场已经从软件延伸到硬件去了。

3. 人机交互

之前我在谈Apple Watch Series 9时,特地提起其新功能Double Tap gesture,用户只需要通过拇指和食指的两次碰触,就可以透过手戴Apple Watch用户的血液流动的改变,和其他相关技术的配合,来对Apple Watch发出指令。AI Pin用户使用激光显示器和用户手掌的交互,也像Apple Watch一样,引领我们走向一个超越键盘、滑鼠和触屏的人机交互未来。

4. 荧幕

说到AI Pin的激光显示器,它意图测试我们是否可以适应一个没有荧幕的未来。从电视到电腦到智能手机再到虚拟现实头套,荧幕在我们生活中可说无处不在。AI Pin的大胆尝试,为未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能性。

5. 智能手机

AI Pin 的推出,让一些人开始在思忖智能手机有可能会被取代吗。今天的智能手机在经过了超过15年的迭代之后,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生活和工作上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AI Pin所展示的功能,只是智能手机许许多多功能的一小部分,所以以现有功能来看待的话,AI Pin是不能取代智能手机的,就好像今天的智能手机也无法完全取代手提电脑一样。

我认为,一个产品的成功,最重要的还是回归到使用场景,还有这些使用场景的广泛流行度,这是决定新产品如AI Pin是否可以广泛流行起来的关键。当然,AI Pin现在只是第一代的产品,未来经过不断地迭代之后,会成为怎么样的产品,还是值得让人期待的。

6. 电脑

乔杜里不止一次提出,Humane致力于让电脑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从大型主机到个人电脑到智能手机再到智能手表,电脑一直在“变小”。越变越小的电脑,会让我们看不见,实则,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无处不在。你可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它就在那里,它们无处不在。

2022年11月30日,OpenAI推出ChatGPT,让接下来的2023年成为了人工智能,乃至于生成式AI大爆发的元年。AI Pin 的推出,让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在未来电腦软件和硬件上的无缝接轨。AI主导的未来,现在才刚刚开始;AI的未来世界,充满各种可能性,只能说一句:“ AI未来,精彩可期!”

一起来看看乔杜里和邦吉奥诺介绍AI Pin吧!

视频推荐 :

 

 
 

 

反应

 

东海岸

杨安山:允许犯错但须纠正 学校应引导正确使用AI

(文冬19日讯)董总财政兼彭亨董联会主席拿督杨安山提醒各方,制作不当图像的事件确实令人遗憾,但他认为学校是个“允许犯错,也必须引导纠正”的地方。

他说,学生会做出这些行为,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他们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创意思维。大家应该通过教育的力量,在不伤害他入的前提下,引导他们把创意发挥在对的事情上。否则,很可能是抹杀了孩子们未来在创意科技领域的潜力

他今午在彭亨州华校教师联合会大会午宴上致词,针对最近闹得沸沸腾腾的学生利用 AI 工具,移花接术女同学头像制作不当图像的事件,发表评论。他的演词由儿子杨文豪在代读。

另一方面,杨安山说,当前华文教育面临着结构性的挑战,尤其是华文师资的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在此,他特别要提及一项值得鼓励的全国性计划,即由大马姓氏总会和宗乡青慈善与教育基金会所推动的“希望工程”。

“此计划旨在领养全国国中华文学会,鼓励更多华裔子弟报考华文科目,以部署华文师资短缺问题。各校若需要,可主动联系该基金会,提出合作或申请资源的建议。”

黄绍轩:微小反映社会结构变化

彭华小生10年锐减22%

彭亨华校教师公会联合会主席黄绍轩较早时会上指出,今年2月新学年开学,全国各地华小面对学生来源困境,截至今年3月31日的统计数据,全彭亨华小的学生总人数有1万6267人,分别是学前教育班有1712人、一到六年级有1万4475人,以及特殊教育班80人。

他说,相比10年前,全彭华小的学生人数有2万963;现今华小学生减少近4700人或22.4%。更严重的是,彭亨州有41所华小的学生人数少于150人,列入微型学校。

微型华小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的变化,包括了乡区人口持续流失,以及华裔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一些华小非华裔学生人数超过华裔学生,这种多元文化融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跨族群交流,但也可能对华小的母语教育带来挑战。

“我建议董联会、教联会、校长职工会、华小校长协会及各区发展华小工委会携手合作,深入探讨州内华小的现况与未来发展方向。探讨内容应包括关注与解决微型华小面临的生源问题,以及非华裔学生人数持续上升所带来的教学挑战等。

“老师与学生是构成一所学校最核心的两大要素。没有老师,学生便无法接受系统性的教育;而没有学生,教师的教学也无从开展。在这相辅相成的关系中,教师的角色尤为关键。过去数十年来,华文小学长期面临师资短缺的问题,这一挑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与学校的发展。”

面对这一困境,董教总、各州董联会以及华校教师公会持续努力,不遗余力地寻求解决方案。一方面积极与教育部沟通,从政策层面据理力争,推动制度化地培训华小师资,确保教师来源稳定且具素质;另一方面,也发动了“我要当老师”运动,号召华裔青年投身教育事业,成为下一代华小教师的生力军。

“我要当老师”运动奏效

华小教师课申请增46%

黄绍轩表示,根据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今年申请华小组教师课程者高达6296人,相较去年的4311人,增加46%,这有力地印证了“我要当老师”运动所带来的积极成效。

“我国华文教育已有200多年历史。这一路走来虽历经风雨,步履维艰,但在广大华社的坚持与努力下,依然一次次突破难关,取得显著成就,只要万众一心,再大的困难也无法将我们击倒。未来的华教路或许依然充满考验,只要我们继续携手同行,华文教育的明天,必将更加光明灿烂。”

出席大会的除州内各县属会代表,也包括彭教联顾问兼彭亨州教育厅华校助理厅长王秀玲督学、彭亨州教育厅华文科助理厅长陈慧琦督学、彭教联财政兼教总师资教育主任、彭亨华校董事联合会副财政董荣山、彭教联第一副主席兼东彭华校教师公会主席罗素君及全国校长职工会彭亨分会主席兼全国华小校长协会彭亨分会代主席拿汀刘维萍等。

中风后快速康复

杨安山坚持奉献华教

杨安山中风后,目前正快速康复中,除了步行上稍为缓慢,在大会上致词及签发多张支票也没有问题。

杨安山强调本身维护华教的使命未完成,因此必须勇于对抗“中风”,不想就这样离去。

杨安山今天是在康复后首次在公开场合担任大会开幕嘉宾,他向大家讲述他的中风遭遇,以勉励大家在面对困难时凭着坚持和信念,不屈服,敢于战胜眼前挑战。

他指出,今天刚好是他中风的9个月,回想起病发初期的痛苦和夜夜不能入眠,他已向家人作出“准备离去”的打算,但他还是决心要把华教工作完成才离开,结果他的坚持让他病况好转。

赞助彭教联大会3千

他形容,自己是病重后重生,今后要继续完成华教使命,他也勉励孩子和华社,华教工作不能停,大家必须保持身心健康,才能完成使命。

午宴上,杨安山也赞助3000令吉充彭亨教联大会活动经费,而杨文豪也赞助5200本单线簿给全彭75所华小,每所华小70本。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