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言商

中国行收获多/拿督吴逸平

作者:拿督吴逸平(多美集团董事经理)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最近率领代表团访问中国。

配合首相访华,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作为马来西亚工商界的主要协调单位,筹组代表团赴北京参会。这是自冠病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中总代表团首次到访中国。我是中总署理总会长,有幸随团访问。

这次行程安排相对来说时间比较仓促,但是中总与中国各有关单位的良好配合,第一时间筹备面对面交流拜访,促使我们这一次在北京拜访了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经济联络中心、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以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与有关领导交流,加强彼此之间的联谊互动,并探讨加强双方关系的可能,开拓新的发展格局。

我本身在首相访华之前几天,已经到广州与深圳先处理一些公司的业务,并与当地企业探讨一些可能的合作项目,后来再飞往北京,参与首相带领的访问团。

这也是我第一次参与首相带领的访问团。这次随团访问的各领域商业和企业界领袖超过300位,阵容相当庞大,其中华裔企业家占了大多数。

在首相访华的活动中,大马工商界领袖在这短短数天内都齐聚一堂,用餐、参加诸如论坛、访问等会议的时候,都会经常碰面,很难得在海外与旧朋友及曾经在企业有过合作的商界领袖叙旧和交流。

结交新领域朋友

对我而言,此行最大的收获之一是结交更多不同领域的新朋友。

在访问中国期间,大马籍干细胞专家、清华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纪家葵博士,被安华点名为政府要招揽回国服务的人才而瞬间爆红。

在此之前,我不曾听过他的大名。碰巧的是,我在此行的一个宴会上就被安排到与纪博士夫妇同桌,可谓“有缘千里来相会”。他是个科研专才,我是个生意人。即便有这样的差别,在交谈后发现他是个随和健谈的人,让我对他的研究有了一些了解。

在国外与马来西亚人见面,特别有亲切感。回国后才发现,他曾留学美国,我们都是爱荷华州立大学校友。

这次随团访问的还包括数名内阁部长。在马来西亚要约见部长都是透过部长秘书安排时间,针对特定课题进行会议访谈,而这次却让我有难得的机会与外长占比里同桌。一聊之下,发现他也很健谈,我从中增长了对外交部的了解,并与他有了初步的认识。

90年代初,多美第一次筹备上市时与联昌银行(CIMB)有过合作关系,当时该银行的项目负责人是丹斯里纳西尔,当时他也是刚刚加入联昌银行。屈指一算,已经是30年前的事。

这次中国行,他也参与,因此,我主动上前打招呼,并且自我介绍,提到多美时,他马上就想起来了,我们的话题就这样打开了。

安华访华意义重大

首相安华此次出访中国,4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马中商务高峰论坛,见证了总额高达1700亿令吉、19项了解备忘录的投资签署,获得各国媒体的广泛报道,显示出安华访华的重要,更反映大马华社的关注。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也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签署其中一份备忘录,促进双边贸易和各自商业社区投资的潜力,合作建立和发展两方的商业和工业联系。

“1700亿令吉投资备忘录”,这项历来最大的中国对马投资,让我国商家及人民充满期待,但是需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落实。马中企业签署备忘录后,接下来将面对资金是否到位、两国各地监管难题等挑战,私人企业与政府机构的配合也很重要。

当然这个“利好”消息,对双边国家带来很好的效应。“一带一路”带动了很多中资往东南亚国家投资。一开始中资多数来自国企或大型企业。

中小企业增添信心

这一次我察觉到,参与签署的中方民营企业比重有所增加,首相访华后,现在很多中国中小企业也有兴趣过来了,这也给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增添信心,带来明显的效应和深化了两国民间在经济领域的合作。

自中国回来以后,中总接待的拜访团也明显增加了。中总作为马来西亚工商界的最高单位,也在加强协助企业招商活动,争取如何落实更多项目,帮助企业走向世界。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必须预先了解自身的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可行性调研,提升产业链的上游及下游完善度,给外资带来更快更好的效益,优势互补,创新合作。

目前国与国边境已经开放了,在大肆报道宣传马来西亚的良好环境下,我相信对旅游业方面会有所带动,希望能有更多人来马旅游。

政府方面也需加倍努力,因为目前希望来马的中国人很多,但是基于航班的有限,能来的人反而不多。当然,旅游业者本身也要准备迎接他们。

总之,官方及民间都要继续努力,确保落实所签订项目。

 

 
 

 

反应

 

财经新闻

吴逸平:审查易风险低 马中可合作“非敏感技术”

报道:张燕苹

(吉隆坡16日讯)面对美国“有条件”的芯片出口管控,长期奉行中立外交立场的大马,或将面临更艰难的平衡挑战,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认为,马中双方可优先在不涉及美方敏感限制的“非敏感技术”领域深化合作。

他说,我国可以和中国在其他高科技领域合作,例如芯片后段封装与测试(封测)、人工智能边缘运算终端(如安防与工业控制设备)、云基础设施运维服务,以及不依赖硬件的平台型软件系统,而这些领域相对容易通过国际合规审查,风险较低,合作空间广阔。

免灰色地带影响供应链

“面对当前科技脱钩与出口管制趋势,中总呼吁大马企业在与中美科技伙伴合作时,加强合规意识,特别是在实体清单、再出口管制及终端用途申报方面保持警觉,以免无意中触碰‘灰色地带’,影响供应链稳定。”

吴逸平今日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如此表示。

他说,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因为地缘位置、外交政策与中立立场,被视为区域“科技平衡者”。

“我们与中美双方都保持良好经贸关系,向来奉行不结盟与规则导向的对外政策,因而具备独特优势,能够在科技供应链中发挥桥梁作用。同时,我们也应积极拓展与其他国际科技强国的合作关系。

“多边合作可助本地企业分散风险,更可提升马来西亚在全球高科技产业链中的参与度与话语权,真正走向国际舞台。”

倡设高科技出口合规监管框架

面对日益严峻考验的环境,吴逸平也建议政府应未雨绸缪,研究设立本地“高科技出口合规监管框架”,以应对未来可能加剧的国际审查。

“中总建议设立高科技合规辅导平台或监管工作小组,协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升合规能力,包括合约审查、风控培训与出口流程咨询,避免受制于外部政策变化。

“马来西亚应继续强化与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数字科技领域的合作架构,同时也应积极拓展与欧盟、日本及韩国的科技标准对接,确保本地企业能在多边高科技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吴逸平指出,鉴于人工智能正成为驱动我国未来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政府也是时候考虑是否应设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特别是在制定标准、合规监管及资源整合方面,协助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业者稳健发展。

另一方面,美国取消部分芯片出口限制,被视为我国获取更多先进半导体芯片的契机,有望带动本地技术水平提升,并逐步进军价值更高的上游芯片设计领域。

然而,美国同步加紧对华为芯片使用的监管,凸显其遏制中国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的意图,也反映出“科技脱钩”趋势仍在延续。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